胸椎神经鞘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神经鞘瘤的病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胸椎神经鞘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神经鞘瘤的病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文章插图
一、胸椎神经鞘瘤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有哪些
1.绝对卧床 。最好卧木板床,以免脊椎不稳,加重脊髓损伤 。
2.如术前没有截瘫,而术后出现运动及感觉功能障碍且逐渐加重,应考虑有脊髓水肿或硬脊膜外血肿的可能性 。单纯水肿可在应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和激素后减轻 。如截瘫平面逐渐上升,考虑有血肿的可能时,应作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有无梗阻,对血肿和水肿不能鉴别时,应作ct扫描或拆线探查 。
如术前已有截瘫,应加强术后护理,定期翻身、捶背,以避免褥疮及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并于恢复期行综合治疗 。
3.截瘫病人应留置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导尿管一次,以锻炼膀胱功能 。每日冲洗膀胱一次,每3~5日在无菌操作下更换导尿管一次,防止尿路感染 。
4.术后常有腹胀等消化道神经功能紊乱,应进流质饮食2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
5.注意有无脑脊液漏使切口敷料潮湿,如有脑脊液漏,应立即送手术室将漏口缝合 。
6.如切口组织有水肿、渗血或对合不良,拆线不宜过早,可于7~9日后拆线,必要时先间断拆线 。
7.切口感染多于术后3日后发生,应在术中注意无菌操作、仔细止血、消灭死腔、防止脑脊液漏 。在已发现感染后应及时拆线引流,并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 。
二、神经鞘瘤的病理特点主要有哪些
普遍认为此种肿瘤是一种神经鞘的肿瘤,神经鞘瘤又称雪旺氏瘤,来源于神经鞘,头颈部神经鞘瘤主要发生于颅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迷走神经;其次可发生于头面部、舌部的周围神经,发生于交感神经的最为少见 。但究竟是起源于Schwann细胞,还是起源于神经鞘的成纤维细胞,尚有争论 。可以自然发生,也可能为外伤或其它刺激的结果 。本病也可与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伴发 。
1、患者多为30~40岁的中年人,无性别差异 。常生长于脊神经后根,如肿瘤较大,可有2~3个神经根粘附或被埋入肿瘤中 。神经根粗大,亦可多发于几个脊神经根 。少数患者可伴发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可见患者皮肤上有咖啡色素斑沉着及多发性小结节状肿瘤 。脊髓神经鞘瘤的大小通常为长约2~3cm,直径约1~1.5cm 。
2、来源于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 。有完整包膜,大小不一,质实,呈圆形或结节性 。不发生浸润,与其所发生的神经粘连,可引起压迫症状 。多数能手术根治 。
3、来自神经鞘细胞的良性肿瘤 。在颅内多见于听神经,称听神经瘤 。位于小脑脑桥角者可压迫小脑 。在颅外,好发于较大的周围神经干,特别是四肢的屈侧 。肿瘤多为单发性,生长较慢,为圆形或椭圆形,常有完整的包膜,与其发源神经粘连 。切面灰白以至灰黄色,可有黏液变性及囊性变 。镜下有束状型及网状型两种 。束状型较常见,由密集的梭形细胞 。
三、神经鞘瘤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哪些
(1)早期症状多由听神经的前庭神经及耳蜗神经损害开始,表现为眩晕、进行性单侧听力减退伴以耳鸣 。首发症状多为耳鸣及耳聋,耳鸣往往持续时间较短,而耳聋症状发展缓慢,可持续数年或十数年,大多数不被患者所注意 。
(2) 肿瘤邻近脑神经损害表现,一般以三叉神经及面神经损害多见,表现为患侧周围性面瘫,或患侧面部麻木、咬肌无力或萎缩 。
(3) 出现走路不稳,动作不协调等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或一侧锥体征表现 。
(4)头痛、恶心呕吐、视盘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声音嘶哑等后组脑神经损害表现 。根据病人典型的病情演变过程及具体表现,诊断并不困难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 。最好能在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受损的“耳科”阶段或肿瘤局限在内听道时就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危险性,使面神经、听神经功能得以最大可能的保留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