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后背疼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反流性食管炎的诱发病因有哪些( 二 )


(三)食管粘膜抗反流屏障功能的损害 食管粘膜抗反流的屏障功能由下列因素组成:
① 上皮前因素包括粘液层粘膜表面的HCO-3浓度;
② 上皮因素包括上皮细胞膜和细胞间的连接结构,以及上皮运输、细胞内缓冲液细胞代谢等功能;
③上皮后因素系指组织的内基础酸状态和血供情况 。当上述防御屏障受损伤时,即使在正常反流情况下亦可致食管炎 。研究发现,食管上皮细胞增生和修复能力的消弱是反流性食管炎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四)胃十二指肠功能失常
1、胃排空异常 在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在40%以上,但两者的因果关系尚有争论 。
2、胃十二指肠反流在正常情况下,食管鳞状上皮细胞有角化表层,可以防止H+渗入粘膜以保护食管粘膜面免受酸性反流物的损伤 。当幽门括约肌张力和LES压同时低下时,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十二指肠液中的胆酸、胰液和溶血性卵磷脂等均可同时反流入食管,侵蚀食管上皮细胞的角化层并使之变薄或脱落 。反流物中的H+及胃蛋白酶则透过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层而深入食管组织,引起食管炎 。
因此反流性食管炎通常是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共同作用于食管粘膜的结果,而在胆汁引起食管损伤前,必先存在幽门和LES功能失调;反流性食管炎者多伴有胃炎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因常致LES和幽门功能失调而易并发本病;十二指肠溃疡多伴以高胃酸分泌而易致胃窦痉挛与幽门功能障碍,故并发本病也较多 。肥胖大量腹水、妊娠后期、胃内压增高等因素均可诱发本病 。
三、反流性食管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一)食管滴酸试验(acid perfusion test)患者取坐位经鼻腔放置胃管 。当管端达30~35cm时,先滴入生理盐水每分钟约10ml,历15分钟 。如患者无特殊不适换用0.1N盐酸,以同样滴速滴注30分钟,在滴酸过程中出击胸骨后痛或烧灼感者为阳性反应,且多于滴酸的最初15分钟内出现 。如重复二次均出现阳性反应并可由滴入生理盐水缓解者,可判断有酸GER,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约80%
(二)食管腔内pH测定将一置于腔内的pH电极逐渐拉入食管内,并置于LES之上主约5cm处 。正常情况下胃内pH甚低 。此时嘱患者取仰卧位并作增加腹痛部压力的动作,如闭口捂鼻、深呼气或屈腿,并用力擤鼻涕3~4次如食管内pH下降至4次下,说明有GER存在 。亦可于胃腔内注入0.1N盐酸说明300ml注入盐酸前及注入15分钟后,分别嘱患者仰卧并作增加腹压动作 。有GER者则注入盐酸后食管腔内pH明显下降 。近年来,24小时食管pH监测已成为测定有无酸性GER的标准测定包括食管内pH<4的百分比、卧位和立位时pH<4的百分比、pH<4的次数pH<4持续5分钟以上的次数以及最长持续时间等指标 。我国正常24小时食管pH监测pH<4的时间在6%以下,持续5分钟以上的次数≤3次反流最长持续时间为18分钟 。这些参数能帮助确定有无酸反流,并有助于阐明胸痛及肺部疾病与酸反流的关系
(三)食管腔内压力测定通常采用充满水的连续灌注导管系统测定食管腔内压力以估计LES和食管的功能 。测压时,先将压导管插入胃内以后,以0.5~1.0cm/min的速度抽出导管,并测食管内压力正常人静止时LES压力约2~4kPa(15~30mmHg),或LES压力与胃腔内压力比值>1 。当静止时LES压力<0.8kPa(6mmHg)或两者比例<1,则提示LES功能不全,或有GER存在
(四)胃-食管闪烁显像此法可估计胃-食管的反流量在患者腹部缚上充气腹带,空腹口服含有300μCi99mTc-Sc的酸化桔子汁溶液300ml(内含桔子汁150ml和0.1NHCL150ml),并再饮冷开水15~30ml以清除食管内残留试液,直立显像 。正常人10~15分钟后胃以上部位无放射性存在否则则表示有GER存在 。此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约90%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