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肛门闭锁双叶征的病因有哪些 肛门闭锁双叶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二 )


由于肛门闭锁是先天直肠肛门发育不良造成的 , 出生后通过手术人造肛门 , 其局部的肛门括约肌不会象正常人那样健全 , 或是括约肌薄弱无力 , 或是括约肌缺失 。所以 , 术后大多数孩子在有肛门狭窄的同时 , 又伴大便失禁 , 尤其是稀便控制不住 , 经常有粪便污染内裤 。另外 , 由于手术时将直肠粘膜直接与肛门皮肤缝合 , 而没有一段“肛管” , 所以还常伴有肠粘膜外翻 , 外翻的肠粘膜受到摩擦和粪便污染后会出现炎症反应 , 可有粘液血便 , 肛周皮肤出现湿疹等现象 。因此 , 这类孩子在生活护理上一定要勤洗勤换 , 积极治疗其并发症 。对先天性肛门闭锁的治疗 , 均以为主 。
①低位锁肛:常规消毒 , 不用局麻也可 , 只要将会阴部皮肤切开 , 稍加分离 , 然后进行扩张 , 就可以治愈 。
②高位锁肛:一是切开骶尾部和腹部 , 把直肠盲端拖至会阴做成肛门 。
二是先在腹部作一个人工肛门 , 等小儿长到1~2岁 , 再作切开腹部或骶尾部的直肠肛门吻合术 。
三是用自动间歇电磁吸引治疗锁肛 。即作乙状结肠造瘘(即人工肛门)后 , 把适当的圆柱状铁块(直径在约0.5cm)送入直肠盲段 , 然后用间歇性磁力吸引装置在体外肛门部位进行吸引 , 使直肠由高位逐渐下降到低位时 , 再作低位切开肛门成形术 。该方法创伤小 , 并发症少 , 肛门失禁等后遗症较少 。
四、肛门闭锁双叶征有哪些种类
先天性肛门闭锁症病变复杂 , 类型较多 , 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婴儿出生后不易排便 , 仔细检查可发现肛门存在 , 但由于肛管和直肠之间狭窄 , 不易排出粪便 。
②肛门膜闭锁:肛门处可见凹陷 , 但无肛管 , 肛门与皮肤之间有一层膜而无贯通 。在临床上把这种叫低位锁肛 , 容易治疗 。
③肛门直肠闭锁:肛门处可见凹陷 , 但与直肠尾端之间相隔的距离大 , 直肠尾端在肛门直肠肌环以上 , 又叫高位锁肛 , 该种锁肛症较多见 。
④直肠内闭锁:肛门外观正常 , 肛管存在 , 但肛门与直肠之间不贯通 , 且有一定的距离间隔 。这种畸形经常被忽视 。
由于原始肛发育障碍 , 未向内凹入形成肛管 。直肠发育基本正常 , 其盲端在尿道球海绵肌边缘 , 或阴道下端附近 , 耻骨直肠肌包绕直肠远端 。会阴往往发育不良 , 呈平坦状 , 肛区为完整皮肤覆盖 。可合并尿道球部、阴道下段或前庭瘘管 。
出生后无胎粪排出 , 肛区为皮肤覆盖 , 哭闹时肛区有冲击感 。倒置位X线侧位片上 , 直肠末端正位于耻尾线或其稍下方 , 超声波、穿刺法测得直肠盲端距肛区皮肤1.5cm左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