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病因主要有哪些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二 )


6.白血球总数增高、可达2-4万/立方毫米中性白细胞数增高 。血培养为阳性 。
7.X线拍片早期无明显改变、发病两周左右方具骨破坏、增生和病理性骨折表现 。
三、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如何治疗
1.全身支持疗法包括充分休息与良好护理,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少量多次输血,预防发生褥疮及口腔感染等,给予易消化的富于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使用镇痛剂,使患者得到较好的休息 。
2.药物治疗及时采用足量而有效的抗菌药物,开始可选用广谱抗菌素,常二种以上联合应用,以后再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及治疗效果进行调整 。抗菌素应继续使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2周左右 。大多可逐渐控制毒血症,少数可不用手术治疗 。如经治疗后体温不退,或已形成脓肿,则药物应用需与手术治疗配合进行 。
3.局部治疗用适当夹板或石膏托限制活动,抬高患肢,以防止畸形,减少疼痛和避免病理骨折 。如早期经药物治疗,症状消退,可延缓手术,或无需手术治疗 。但如已形成脓肿,应及时切开引流 。如脓肿不明显,症状严重,药物在24-48小时内不能控制,患骨局部明显压痛,应及早切开引流,以免脓液自行扩散,造成广泛骨质破坏 。手术除切开软组织脓肿外,还需要在患骨处钻洞开窗,去除部分骨质,暴露髓腔感染部分,以求充分减压引流 。早期可行闭式滴注引流,伤口愈合较快 。
四、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如何预防
本病除了积极预防感染外,无其它有效的预防措施,而重点是对病人的护理包括术前和术后的护理:
一术前护理
1急性骨髓炎初起时,伴有高热,寒战,厌食,烦躁等症状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是局部症状,应按危重病人护理,高热时应用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酒精擦浴等 。
2全身支持疗法也不容忽视,如退热补液计出入量,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贫血时,可输新鲜血给予高蛋白饮食并补充多种维生素 。
3术前,必须清洗皮肤,以清除皮肤污垢备皮时,应避免损伤皮肤 。
4饮食管理:一般手术前8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 。
5术前检查配合:术前检查对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极为重要,护理人员应密切配合,如督促患儿家长留置大小便标本,护送患儿做好X光拍片,特殊检查的准备以及做好皮试等 。
6心理护理:患儿到医院后,护士应对患儿有高度同情心和责任感,细心护理患儿与患儿,建立起融洽的友好关系,并且多与家长交谈,让家长了解一般疾病知识与护理方法,使家长和患儿对医护人员有一种信任感,从而改善患儿心境提高信心,促进患儿身心康复 。
二术后护理
1观察生命体征:小儿手术时,大多数采取全麻,待返回病区后一般采取去枕仰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测生命体征每30分种一次直到全麻清醒 。
2术后,给予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因制动卧床活动少,易引起便秘多给予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
3患肢用石膏托固定,有利于减轻疼痛,防止骨折,但触到骨突部位若疼痛明显,表明有石膏压迫现象,需及时处理,并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注意按摩,受压部位皮肤防止褥疮 。发生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注意皮肤色泽,温度,感觉疼痛及肿胀等情况 。
4骨髓腔摆入两根硅胶管,持续冲洗和引流,渗液可用生理盐水,内加庆大霉素冲洗骨髓腔,24小时冲洗液,应均匀滴入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要详细记录,若差额数大时,可能有输出管堵塞 。应用生理盐水冲洗,使之通畅,观察引流量,气味颜色的变化,每日更换无菌引流瓶,并观察患肢伤口敷料外观是否清洁,拔管指征:①引流液清亮;②肢体肿胀消退;③患儿体温正常时根据患儿全身情况可以拔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