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梳辫子就是东北蛮族?秦人:搞清楚先有辫发文化还是游牧民族


爱梳辫子就是东北蛮族?秦人:搞清楚先有辫发文化还是游牧民族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最近 , 热映的《大秦赋》已经收官 。大家都知道 , 秦人王族乃是商人后裔 , 其先祖飞廉乃是大商最后的忠臣 。但也有人指出 , 商人有辫发的传统 , 因此怀疑商人并非华夏族而是来自东北的蛮族 。那么 , 作为商人后裔的秦人 , 为何不辫发呢?《大秦赋》中对于秦军发型 , 是否说得上还原?
▲圆髻


▲扁髻


我们来看看陶俑中的秦人发型 。秦人发型分为圆髻和扁髻两种 , 圆髻类似头上顶个丸子 , 由于戴帽子的需要 , 常常向侧面偏 。扁髻则是干脆将发髻压扁了 , 将头发全部拢在脑后 , 变成几股宽辫子再折叠成长方形、梯形、圆鼓形(也有不编辫子直接梳了再用笄固定的)等形状 。我们从陶俑上可以看到 , 无论是圆髻和扁髻 , 都需要先束成辫子 , 然后再编织成发髻 。秦人有时还会在扎圆髻时在发丝中混入丝带 , 用于定型 。




笔者随手找了一张大秦赋里边的人物造型 , 很明显 , 这个人物的发型就是偏圆髻 , 不戴冠的状态 。虽然剧情争议巨大 , 但服化道上大秦赋还是做得很认真的 。


a




那么商人的辫发呢?商人的发辫相对自由 , 有的是将头发周围剪一圈 , 然后结发辫至顶 , 梳下来;还有的是将头发周围剪干净 , 编成发辫 , 然后围脑门一圈 。我们惊异地发现 , 这两种辫发风格 , 竟然与秦人的扁髻与圆髻相对应 , 盘发于顶类似圆髻 , 而垂发辫于后则可能演化出扁髻 。事实上 , 商周文化很多存在一脉相承的地方 。秦人重视殉葬 , 不仅仅是对商文化的继承 , 史党社先生在《秦关北望》中指出 , 这一血腥嗜好的源头 , 也源于对丰镐一带的先周文化的尊崇 。相比于吴人的断发文身 , 华夏民族大部分族群 , 包括楚人 , 似乎都很早形成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传统 。对于商人而言 , 由蒙昧时代的披发 , 到辫发结冠 , 事实上既是一种进步 , 也有利于劳动生活不被长发所干扰 。而辫发在周代发展为发髻 , 并在后面逐步褪去辫发的痕迹 , 比起商人的辫发又是进步了 。


那么 ,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辫发传统 , 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商人真的与东北地区的游牧、渔猎民族同源嘛?考古证据显示商人祖上很可能来自辽河流域 , 有些暴论者便不假思索地认定商人出自东胡 , 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 , 华夏民族很早就扎根在东北地区了 。上古时期远比现在温暖 , 因此农耕民族能够分布在比后世更偏北的地区 。冷兵器研究所之前的文章《商朝王牌部队有多牛?虽没《封神演义》的神仙 , 但他们有战象兵》就指出 , 商人甚至可能有战象部队 。


▲红山文化玉人


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 , 南至河北北部 , 东达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 , 以辽河流域中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 。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 , 距今五六千年前左右 , 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 。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期的红山文化 , 与中原古文化互相存在交流和影响 。红山文化重视祭祀、制玉手艺高超的特点 , 我们可以明显从商人身上看到 。也就是说 , 来自辽河流域的商人 , 很可能是红山文明的后裔 , 红山文化是华夏族的重要源头 。甚至有学者认为 , 汉字的源头也源于红山文化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