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了刮痧刮哪里 刮痧减肥的办法


感冒了刮痧刮哪里 刮痧减肥的办法

文章插图
一、风寒感冒的刮痧疗
(一)症状
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大椎、风门、肺俞及肩胛部、中府及前胸、足三里 。放痧穴:少商、大椎 。
(2)定位 风池:在头后项部,头枕骨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风门:在背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
中府: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
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 。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及背部肺俞、肩胛部,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放痧少商,最后刮拭足三里 。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 。由于肩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从风池穴一直到肩髑穴,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 。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 。刮拭胸部正中线,从天突穴经膻中穴向下刮至鸠尾穴 。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 。中府穴处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 。
少商、大椎放痧 。针刺前先推按被刺部位,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经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被刺部位或按摩穴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分深,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少量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
二、风热感冒的刮痧疗法
(一)症状
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
(二)治法
(1)选穴 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风池 。
(2)定位 大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
合谷:第一、第二掌骨问,第二掌骨桡侧中点 。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
外关:在前臂背侧,在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
(3)刮拭顺序 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
(4)刮拭方法 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 。从风池穴直向下刮3寸,中间不要停顿,用力不宜过重 。颈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轻柔,不可用力过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为度 。刮拭上肢内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尺泽穴可重刮 。刮拭上肢外侧部2穴,由上向下刮 。
三、刮痧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1、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刮拭部位,在皮肤上均匀涂上刮痧油等介质;
(2)手握刮拭板,先以轻、慢手法为主,待患者适应后,手法逐渐加重、加快,以患者能耐受为度 。宜单向、循经络刮拭,遇痛点、穴位时重点刮拭,以出痧为度 。
(3)可先刮拭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循行路线,振奋一身之阳、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再根据病情刮拭局部阿是穴或经穴,可取得更好疗效 。
(4)刮痧后嘱患者饮用温开水,以助机体排毒驱邪 。
2、用途
刮痧具有调气行血、活血化瘀、舒筋通络、驱邪排毒等功效,已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的多种病症及美容、保健领域 。尤其适宜于疼痛性疾病、骨关节退行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的康复;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呼吸系统病证临床可配合拔罐应用;对于痤疮、黄褐斑等损容性疾病可配合针灸、刺络放血等疗法;还适用于亚健康、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疾病的防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