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下肢丹毒 下肢丹毒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得


中医治疗下肢丹毒 下肢丹毒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得

文章插图
一、下肢丹毒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疗
银花芍药汤治丹毒
疏风解毒 , 凉血通腑 。主治丹毒 。
银花12克 , 赤芍9克 , 黄芩6克 , 连翘9克 , 荆芥3克 , 山桅9克 , 竹叶6克 , 枳实4.5克 , 大黄4.5克 , 薄荷2.4克(后下) 。
每日1剂 , 水煎服 。
李某,女 , 51岁 。患者三天前开始自觉面部瘙 , 如虫行之状 , 嗣后面部皮肤隐现掀红 , 即痒且痛 , 常感恶寒发热 , 头痛恶呕 , 胸闷不舒 , 呼吸急促 , 大便干结已三天未行 。检查眼睑、前额和鼻梁三处皮肤.红 , 赤色如丹 , 形如云片;体温38.3℃ 。经西医诊断 , 为颜面部丹毒 。诊见舌赤 , 少苔 , 脉浮数 。证系热邪郁于血分 , 外受风邪 , 风热相搏 , 诱发而为抱头火丹 。治宜疏风解毒 , 佐以凉血通腑 。以此方煎汤内服 , 另嘱其以消炎软膏敷贴局部 , 每日换一次 。用药之第二日 , 寒热已解 , 大便畅行 , 红肿亦见小退 。惟中焦之热尚盛 , 将方中荆芥、大黄去之 , 加人黄连2.4克 , 嘱其再进2剂 。药后红肿完全消失 , 胸膈爽快 , 食之味香 。但面部皮肤尚有微痒 , 转用以凉血疏风之剂 , 其方为:菊花9克 , 丹皮4.5克 , 玄参9克 , 桑叶9克 , 生地12克 , 蝉衣4.5克 , 炒山桅6克 , 甘草3克 。又连进3剂 , 诸症皆除 。
苦参治丹毒
主治丹毒 。
苦参适量 。
将苦参研粉 , 加绿茶浓汁调成糊状 , 外敷局部红肿处 , 1日2次 。药面用薄膜覆盖 , 用针穿薄膜呈蜂窝状小孔 , 其范围根据疮面大小而定 。
疮面溃烂者不可敷药 , 外敷内服药期间忌食腥辣之品 。
李某 , 男 , 37岁 。左小腿内侧红肿疼痛1天 , 伴恶寒发热 , 头痛口渴 , 体温39.7℃ 。诊断为急性网状淋巴管炎 。给予青霉素静滴 , 口服先锋霉素治疗 , 用药3天热未退净 , 小腿红肿不退 。改按上方局部外敷苦参糊 , 1日2次 。内服龙胆泻肝汤方加减 。治疗3天后热除纳佳 , 局部红肿基本消退 。继用苦参糊外敷3日而愈 。
二、下肢丹毒是因为什么原因引得
下肢丹毒(Erysipelas)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 。好发于下肢和面部 。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 , 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 , 颜色鲜红 , 并稍隆起 , 压之褪色 。皮肤表面紧张炽热 , 迅速向四周蔓延 , 有烧灼样痛 。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丹毒虽以“毒”命名 , 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 , 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 。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 多由皮肤或粘膜破伤而侵入 , 但亦可由血行感染 。
本病可在原部位反复发作 , 称复发性丹毒 。患病日久 , 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 。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 , 亦称象皮腿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