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喝酒使用的青铜酒器 青铜器古代喝酒的酒具


古人喝酒使用的青铜酒器 青铜器古代喝酒的酒具

文章插图
中国是酒文化的发祥地,谷类酿成酒,始于殷,而用来盛酒的青铜器皿也盛行此时 。殷商时代的青铜酒器形制丰富多样、造型独具匠心、美轮美奂,各式各样的青铜酒器,不免让后人惊叹于古人想象丰富的艺术创造力 。而酒文化与青铜文化交融悠悠绵长,更为中华民族文化留下了深厚的积淀 。
青铜酒器大致分为以下五类:
1、盛酒器: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以下一些:尊、壶、区、厄(zhī)、皿(mǐn)、鉴、斛()、觥(gōng)、瓮、瓿()、彝()等 。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的,有取动物造型的 。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盉()等也是盛酒器,盛于商周 。卣(yǒu),园形或椭园形,深腹圈足,有盖和提梁;商代壶多扁园,周代壶多园形、大腹,春秋时的壶扁园,长颈,也有方壶,战国时有壶有园形、方形和瓠()形等 。
2、饮酒器:觚()、觯(zhì)、角、爵、杯、舟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信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一般来说,饮酒三要用爵、斝(jiǎ)、觚、觯、角等 。角的样子似爵,但前后都有尾,无柱,有的角还有盖,盛行于商代;觚,圆形侈口,相当于后代的杯,觥也作盛酒器,多为椭园形,口上前有流,后有把手;,形似尊而小,用以饮酒或盛酒 。“觥筹交错”的觥也是常见的饮酒器 。此外还有青铜杯 。铜陵出土过青铜杯,两边有耳,或称之“耳杯” 。
3、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sháo),便于取酒 。温酒器有的称为樽,汉代流行 。
4、冰贮酒器: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
5、量酒器:青铜钟是商代量器 。战国时的齐国以四升为豆,四豆为瓯(ōu)、四瓯为釜、四釜为钟、钟、豆、釜等都是当时的标准量器,周朝时,对青铜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日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 。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
青铜爵 通长14.5cm,高13.5cm,重0.75KG,1984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出土
爵,古代饮酒器的总称,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器流,尾较长,无柱,束腰,平底,镂空鋬(pàn),三足呈细锥状 。合金成分为铜92%,锡7%,属锡青铜,是目前所知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青铜容器 。此青铜爵器壁较薄,器表粗糙,无纹饰,表现出早期青铜器特征 。


青铜觚 高28.5厘米,口径16厘米,底径9.1厘米


酒器,亦是礼器中的一种 。此觚喇叭形口,颈腹修长,高圈足 。纹饰分作三段:颈饰蕉叶纹,下有一周龙纹;腹饰四道扉棱,间以纵向龙纹;腹足间饰两道弦纹 。圈足饰龙纹及饕餮纹,亦以扉棱相隔 。圈足内壁铸有铭文,
器内铭文
,似人荷贝乘船贸易之形,当为族徽或人名 。此觚造型雅致,纹饰精美,是商代中后期典型的器物 。
铜方斝 商 公元前14-前11世纪 通高67厘米,足高25厘米,重18.45千克1967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
妇好墓同出3件大方斝,形制、花纹基本相同,底里中部均有“妇好”2字铭文 。商代早期斝口外侈,颈和腹多为分段式,两柱较短小,平底,锥足中空外撇 。商代后期则双柱明显加高,还流行腹部不分档和突底,三足也有所提高,除锥足外还有“丁”字形足 。商周之际多为兽蹄足,西周以后渐渐消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