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为人民服务》教学:抓住构段规律和关联词语的使用


六下《为人民服务》教学:抓住构段规律和关联词语的使用

文章插图
上初中时学过《为人民服务》 , 那时候没有课标 , 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课文 , 怎么教怎么学是老师说了算 。现在我们要基于课标和学生来教 , 要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
第四单元阅读要素为:关注神态、外貌、言行的描写 , 感受人物的品质;查阅相关的资料 ,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但是《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为议论文 , 小学阶段 , 议论文不作为学习重点 。我根据课文的结构和行文的语言特色 , 再结合课后练习 , 确定了两个教学的方向:1、发现作者构段规律 , 2、体会关键词表达效果 。
一、梳理中心和各段观点之间的关系上节课 , 师生阅读课文、进行讨论 , 理清了课文的中心意思为“为人民服务” , 这个意思在第1段“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 , 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提出来的 , 2、3、4、5段分别写了:
如何对待生死、如何对待批评 , 如何对待困难 , 如何对待牺牲的同志 。
我把中心意思和分意思列成一列 , 问学生中心意思和分意思之间有什么关系 , 学生反复朗读和比对 , 学生只是说中心意思分了四个方面 。李姝佳说中心意思和分意思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 我提示她用一个因果关系的关联词把他们之间的联系表达出来 , 她整理了一下思路说: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所以要正确 对待生死 。
李姝佳的分享为大家打开了思路 , 我请她坐下 , 又请了几个同学来仿照李姝佳的思路来陈述其他三个方面 , 帮助更多的同学领会作者行文思维逻辑 , 大家总结出: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所以要正确对待生死;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所以要正确对待批评;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所以要正确 对待困难;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 所以要为牺牲的同志开追悼会 。
通过这个中心意思和分段意思的梳理活动 ,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 还使用因果关联词表达了对课文的理解 , 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
二、研读第二段 , 发现作者的构段规律学生朗读课文第二段 , 明确作者先子安开头点出“人总是要死的 ,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的中心句 , 然后围绕中心句展开整段 。我发问:作者在开头摆出自己的观点 , 大家信服吗?作者怎么把“要死得有意义”说清楚的 , 请大家再次细读课文 。
学生在读课文 , 我则随机观察学生的读课文状态 。我走到段鑫宇跟前问他发现了什么 , 段鑫宇说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王嫱说她发现了作者引用了司马迁的话 。三分钟后 , 我们分享 。我把第二段设置了一些空 , 让同学们看着PPT填空齐读:
人总是要死的 , 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 。”为___________ , 就比泰山还重;替____________ , 替_______________ , 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 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
学生这样一填空 , 本段所使用的方法就明显地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大家说第三句中有个分号 , 分号前后写出了人两种死法 , 经过对比突出了人要为人民的利益而死 , 这样才有意义 。学生还说作者引用了司马迁的话 , 我问司马迁是谁时 , 学生不知道 , 有个学生提到了《史记》 , 我就给大家介绍了《史记》和司马迁 , 又问大家:毛主席当时的威望很高了 , 还有引用司马迁的话吗?有个学生马上说:当然 , 司马迁是名人 , 史学家说的话更能让人信服 。同学们听了 , 马上鼓起掌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