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山及山脉之名除了单 我国的所有山脉名称


我国山及山脉之名除了单 我国的所有山脉名称

文章插图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我国的山以及山脉名字,以单字或者双字的居多,比如单字的有五岳“嵩山、泰山、华山、恒山、衡山”,还有双字的昆仑山、太行山、长白山等山脉;当然也有不少有着更多字的,比如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等,不过这样的名字一看就是音译而来 。
中国主要山脉图
此外在一些地方也有着多字的山名,比如清朝编修的《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锦州府部》中记载的广宁县里就有:千家寨山、分水北山、马市堡山、镇边堡山、羊肠河山、公诺儿山、小籽粒山、贺家尖山等三个字的山名,甚至还有座名为“白台子团山”的四字山名 。
这样的山名一看就是具有浓郁地方气息的名字,在全国范围来看,这样的情况估计也不在少数,正是因为这样的名字“通俗”,所以在正规的场合以及资料记载中很少出现 。但是有两座三个字的山名却是例外,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它们却拥有着极大的名气 。这两座山分别是医巫闾山和华不注山 。
辽宁北镇市及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医巫闾山就位于上面所说的广宁县,不过今天的这个县名已改为了“北镇”,是辽宁省锦州市所属的县级市 。之所以改为“北镇”,其实也是得自于医巫闾山 。
今天,可能除了北镇市及周边,以及喜欢旅游的人们还对“医巫闾山”有所知晓外,再远一些地方的人已经很少知道这座山了 。但是在古代,这座山却有着赫赫威名,因为它是我国古代五大“镇山”之一 。
1547年《大明舆地图》中的医无闾山
镇山是指一个区域内的主山,据《周礼·职方氏》:“每州皆云其山镇曰某山,取其高大者以为州之镇也 。”对这些“主山”古代帝王均给予祭祀之礼,以示安定四方 。医巫闾山成为“镇山”最早传说是在舜时期,舜封十二州的镇山,其中幽州的镇山就是医巫闾山,《周礼·职方》记载:“幽州,山曰医无闾 。即此 。亦谓之北镇 。”
医巫闾山位置示意图
到了隋朝开皇十四年,皇帝正式下诏以医无闾为北镇 。它与越州(绍兴)的会稽山﹑临朐的沂山﹑冀州的霍山一起并称为“四镇” 。唐朝又将天柱山列为镇山中的“中镇”,至此就形成了除了五岳以外的五大镇山,即东镇沂山(山东)、西镇吴山(陕西)、中镇天柱山(安徽)、南镇会稽山(浙江)、北镇医巫闾山(辽宁) 。这些镇山在后来的历代被帝王屡屡加封,和“五岳”一样成为被国家所祭祀的名山 。
卫星图上的医巫闾山
医巫闾山,据清朝的《广宁县志》记载:
北镇医巫闾山,城西十里,高十馀里,周围二百四十里,虞舜封十二山以医巫闾为幽州之镇,故名 。北镇掩抱六重,又名六山,下有北镇庙,历代帝王皆有封爵,明初,始尊为北镇医巫闾山之神 。皇清考正祀典仍旧,凡遇大典,遣官祭告如仪 。
关于医巫闾山的封爵,唐玄宗天宝十载获封广宁公,宋徽宗政和三年封为王,金朝章宗明昌年间,封为广宁王,元成宗大德二年三月封为贞德广宁王 。明太祖洪武三年夏六月 “始正岳镇海渎称号,称北镇医巫闾山之神,去前代所封名号 。正北镇称号 。”即把前代所有的公、王等封号废除,封其为神 。
今天的北镇庙
明成祖朱棣还专门书写了《永乐十九年建北镇庙敕》:
北镇医巫闾山之神,自昔灵应彰显,而为国祐民,厥绩尤著 。独其庙宇至今弗克修治,朕心惓切,夙夜弗怠 。敕至,尔等择日兴工,建立祠宇,饬严祀事,以称朕崇仰之意,故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