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学说介绍 中医经络学说有什么意义


中医经络学说介绍 中医经络学说有什么意义

文章插图
中医学说主要分为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其中,经络是指人体内气血运行、沟通上下内外以及联络脏腑的通道,主要分为经脉和络脉 。了解了经络,那么经络学说就是研究人体经络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相应脏腑之间关系的学说 。中医的经络学说很好的补充了藏象学术,各种中药的归经就是以它为基础的 。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人体内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最主要的是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 。
十二经脉包括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这十二条经脉被称为“正经” 。其中每一经络会有相应脏腑与其联属,这些经络就像一张网,在内外部的组织器官之间构成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由此我们就能理解,体外的邪气会沿着经络传到脏腑,体内的病变也会在外部有不同的表现 。
上面我们说到,经络在人体内部以及内外都构建了一个联络系统,病邪可以沿经脉而传入,所以可以反映疾病,中医就常常利用这点,通过检查患者经络循行通路上有没有明显压痛、结节、条索等,观察光泽、形态,感受温度等,可以对疾病的病理情况有所掌握 。
当我们对疾病有所掌握以后,也可以根据经络学说对疾病进行辨证归经,就是确定疾病所在的经脉 。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患者头痛,那他痛的部位在哪里,如果是前额部痛,就与阳明经有关;如果是两侧痛,就与少阳经有关;巅顶痛可能与足厥阴经有关,这就是典型的辨证归经 。
那么辨证归经有什么作用呢?答案就是指导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就是根据经脉的循行和主治疾病特点而巡经取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经络学说在阴阳五行学说指导下、与其他中医学基础的理论互相影响、补充而形成的,虽然尚且不能从形态学方面进行证实,但是在文献学、形态学等多个领域已经提出了很多经络实质的假说,经络的秘密正在逐渐被人们发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