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 对虾应激怎么办

对虾应激怎么办,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 , 秋季对虾养殖如何管理?
从致病原因来说 , 弧菌病是细菌感染;病毒病是病毒感染 。
当虾发病时,能够准确地判断是弧菌病还是病毒,就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 。因为 , 两种不同类型的病的传播途径、处理思路都不尽相同 。
我们先说说两类疾病的现场辨别:
1、 致病部位:
a) 弧菌?。憾际枪セ髂掣鼍植课恢?。例如,黑斑病攻击了甲壳;黑腮病和黄腮病攻击了腮部,断须、烂眼、烂尾等也都是单一部位;就算EMS,也是只攻击消化器官和系统:肝脏和肠道;现在流行的白便病攻击的是肠道 。
b) 病毒?。翰《就嵌喔霾课煌惫セ?。例如,白斑病毒和红体病毒病的共同症状就是头胸甲易剥离、肝脏萎缩、肠道发红、烂鳃、肌肉发白 。不同的表现症状:红体病毒病体色发红,偶尔甲壳内表皮有黑斑;白斑病毒病甲壳上有白斑 。
c) 所以 , 一个相对初步的判断方法是,通过被攻击的部位初步来诊断:只出现单一器官或组织的发生病症的,判断为弧菌?。怀鱿侄喔銎鞴倩蜃橹狈⑸≈?,可判断为病毒病 。
2、 生长阶段:根据刚发病时,病虾的规格,也可以快速排除某些疾病 。
a) 弧菌?。旱谝慌⒉〉南海蟆⒅小⑿∠焊髦止娓穸加?。因为,弧菌病的发生通常是体内的弧菌累积到临界量后,再爆发 。而在同一池塘内的各种规格的虾,都处于同样的养殖水体环境中,其体内的弧菌数量或比率基本上都差不多 。所以,第一批发病的虾,在各种规格上都会出现;
b) 病毒?。旱谝惶旆⒉〉南壕J翘迦酢⒋笙?。病毒病的发生,首先是抗病力差的弱虾先发病死亡;病虾死亡后,被健康虾吃掉而染病 , 随后引起几何级的爆发 。其主要传播途径是经口传播 , 简单来讲就是通过虾吃虾传播扩散的 。
刚开始发病的虾并不多,但病虾死后,会被大群的健康虾抢着吃,而最先抢到的都是那些大虾,小中虾根本挤不进去,所以,发现发病时,往往都是大虾 。一般来说,如果在已发病的塘内看到病虾有大有小,并确诊是病毒,那么可以大胆地说 。这口塘绝对不是当天发病的,因为第一天发病的病毒病虾都会是大虾 。
3、 离水试验:把病虾抓起来,放在手掌上30秒左右,再放回水里观察 。
a) 弧菌?。翰∠耗芎芸煺玖⑵鹄?,并开始游动;
b) 病毒?。翰∠涸蚨嗍遣嗵?,没多久就死亡 。
4、 涂板培养
a) 目前,弧菌快速涂板培养以及很方便 。有专业的涂板出售,价格也不贵 。24小时就可以出结果 。
b) 弧菌在专门的培养基上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这使现场判断的准确性也大大提升 。甚至,可以帮助你判断弧菌病的“严重程度”,可以以菌落大小、密度等估算 。菌落数多、密度大,则肯定是弧菌病爆发;如果只有几个菌落 , 且?。蚧【赡懿皇侵饕虏【?。
c) 病毒,在细菌培养基上是培养不出来的 。
大量研究表明,弧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它在养殖水体中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低溶解氧,0.3%~2%的中低盐度水体,有机物丰富,底质恶化的水环境 。
实际上,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本身就都有弧菌,弧菌可谓“无处不在”,是自然环境中的常在菌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即使南美白对虾苗种“不带弧菌” , 放入虾塘后,虾苗也会迅速“被弧菌感染”,只不过弧菌是条件性致病菌,条件“不具备”,不会发病 。
目前发现弧菌有91种 。常见的弧菌属有36种,其中致病性弧菌就有12种 。
虾类常见的致病弧菌: 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鳗弧菌、创伤弧菌、河弧菌、哈维氏弧菌及杀对虾弧菌(主要见于日本对虾) 。
菌落特征:在TCBS平板上,呈黄色的菌落有可能是溶藻弧菌、麦氏弧菌或霍乱弧菌等;呈米黄色的有可能是河弧菌;绿色是副溶血弧菌 。
从防治的角度看
弧菌?。嚎梢栽し烙胫瘟? ,并且治疗有效 。
病毒?。褐豢梢栽し? ,治疗基本无效 。
所以 , 尽管许多水产养殖者视弧菌为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第一杀手” , 但个人看来,相对于病毒病,还不是那么“吓人” 。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得到管控的 。
我们建议,在水体监测中 , 采用总菌数与弧菌数同时定期监测,及时分析的做法 。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弧菌预警,提前调整预防和控制措施 。
据科研数据表明,当所测绿菌达弧菌总数1/3以上的塘,80%的虾塘会爆发疾病 。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也是可以参考的一个重要指标 。
秋季对虾病害的预防方法入秋以后,南美白对虾养殖与夏季高温期有了很大差异 。随着昼夜温差加大大,水质变化也较大,因此,对虾应激增大,极易诱发弧菌病和病毒病 。
在变温期,尤其是水温在24~26℃之间,如转季的4、5月份,以及9、10月份,这四个月是病毒、弧菌爆发最集中的月份 。对虾肠炎、偷死、白便也是这个季节的高发病害 。一旦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弧菌、病毒极易感染 , 造成多种疾病同时并发 , 治疗相当困难 。
具体做法建议:
1、秋虾、冬棚虾放苗 , 还是在虾苗的选择上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因为,这一部分经常不掌握在养成塘的养殖场手中 , 有的时候只能是“被选择” 。不管如何,还是要在苗场、苗种、批次上多加考虑 。
2、入秋后,水质由于季节性的水体中藻类、菌类的快速变化,各种指标也会快速变化 。这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稳定和水体溶解氧含量保持影响很大,也是这一阶段的关键 。水质稳定和充足的溶氧,意味着水体保持着适于白对虾健康生长的状态,利于致病菌抵御 。
3、合理投喂营养均衡的饲料,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拌喂有益菌以保肝健肠,保持白对虾健康状态 , 是抵御疾病最关键的体质保证 。
4、采取有效的生物措施 , 尽量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 , 建立适于白对虾自身抗病能力提高的稳定生物环境 。一是减少/抑制致病菌在养殖水体中的比例,使其无法达到致病临界值;二是减少/抑制/抵抗致病菌在白对虾体内的致病作用 。这就要求白对虾的肝胰腺、肠道保持健康状态,对致病菌的抵抗力提高 。
生物控制弧菌
既然弧菌是水体中的常见菌,我们也就没必要非要“杀灭”弧菌 , 况且实际上我们也办不到 。
换一个思路:采取一些方法,将弧菌控制在“不致病”的范围内 , 只要不影响对虾生长就可以了 。因此,尽量采取一些生物技术集成,保持对虾相对的“自然状态” , 更有利于建立水生动物自身的疾病抵抗力 。
建议:
1、 放养优质健康的虾苗 , 减少因弱苗导致虾易感病菌的情况 。
2、 放苗后 , 就要定期检测弧菌,将这个工作作为日常管理程序执行 。建议每周检测一次,这是一般养殖场可以接受的操作 。
3、 检测必须做记录,与其它水质测定、微生物测定数据做分析 。
4、 控制弧菌 , 尽量采用菌相+藻相+蛭弧菌的生物控制方案 。不到非用不可 , 避免使用消毒剂 。
5、 水质和底质管理是弧菌防控的关键 。不良的水体 , 才会诱发弧菌危害 。
6、 加大增氧,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对抑制弧菌有明显效果 。
这是噬菌蛭弧菌进入弧菌细胞内,并最终形成四个增殖体,将弧菌细胞破坏的生物学机制模型图示 。
目前 , 利用微生物进行水质处理与病害防治,业已证明是一种绿色环保、有效的病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在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报道 。“生物防治”,由于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进步,正在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
近些年,我们经过大量的生产实践检验,采用多种生物技术集成的做法 , 无论是日常控制弧菌,还是在弧菌爆发情况下,快速抑制弧菌,在养殖生产实际中,对苗池、标粗池、养成池的弧菌控制,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南美白对虾脱壳不遂怎么办?南美白对虾脱壳不遂对应方法: (1)由细菌性引起的蜕壳障碍 。
对虾进食减少,体质虚弱,脱壳时体力衰竭,导致死亡 。可泼洒药效温和的“特力灭”促使虾壳清洁、易脱,使用“臭氧水安”或“底黑安”氧化池塘底部 , 同时拌服“速调速补”+“生物活性钙补”促进蜕壳机制 。(2)由环境问题引起的蜕壳障碍 。当水质不良、底质恶化时 , 塘底长期处于低溶解氧状态,水体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对虾处于高应激状态 , 无力脱壳 。此种情况建议增加换水量 , 先使用“底生氧”+“高效降解灵”处理底质和水质 , 之后加量使用“光合细菌”+沸石粉调理水质 。(3)营养不良引起的蜕壳障碍 。当水体中钙镁离子缺乏,机体代谢出现障碍时,易造成脱壳困难 。此种情况建议泼洒加量泼洒沸石粉+“生物活性钙补”+“矿补100”,同时拌服“速调速补”+“生物活性钙补”+“矿补100”全面补充微量元素 。
冬天对虾生长的影响?秋季即将结束,开始转入冬季 。随着气温的下降,水温也大幅度降低,早晚昼夜温差大,导致对虾应激、生长慢、调水难度加大 。管理不当,易引发疾病的发生,因此在这个季节的养殖过程不能掉以轻心,针对低温天气对虾养殖建议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
1、对虾生长慢,活力下降
低温天气,水温随着下降,对虾体内酶活性降低、消化吸收率较差,对虾摄食量减少,退料严重甚至不吃料,即使偶有吃料 , 也几乎不生长 。当温度低于18℃时,对虾消耗体内能量出现负生长 , 影响对虾脱壳时间 。建议在恶劣气候前后泼洒速效离子钙+应激灵,每组可用2亩,提高对虾的免疫力 。定期在饲料里添加增强免疫类的产品,神爽肠立健+肝胆立健+金维康拌料 , 每组合拌料五包,一周为一个疗程 。
2、水体交换能力差,溶解氧降低
冬棚虾因为采用全封闭养殖,换水少,降温过后 , 随着天气转晴底部有毒物质容易“返底”,加剧水变,加上塘底排污不彻底极易恶化,造成水体溶解氧下降 。
棚内空气对流差 , 气压相对偏低,水体和底层溶氧低,水体易分层,定期泼洒速效解毒安3亩/瓶 , 提高水体交换能力 。多开动增氧机或补充粒粒爽2亩/包 , 防止水质变化和缺氧 。
3、应激性软壳或退壳不遂
受气候及水质的影响,水温低,光线弱,容易差,虾易出现应激,导致软壳或退壳不遂 。
低温阴雨天、初一、十五前后 , 对虾集中脱壳期应及时泼洒速效离子钙2亩/瓶或钙尔镁6亩/包,以利对虾应激性脱壳后补充钙、镁、磷微量营养元素,迅速恢复体质 。
4、自净能力减弱,有毒有害物质易超标
低温天常伴有阴雨 , 藻类不稳定,水质浑浊水中氧气减少而且耗氧加剧 , 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理化因子增多 , 对虾容易出现缺氧和中毒症状 。定期泼洒粒粒神5亩/包进行底质改良 , 第二天使用泼洒氨基酸肥水膏+神爽EM10每组合可用5亩 , 培育良好的天然饵料,菌藻平衡,净化水体 , 预防有害物质的形成 。
5、气候变化大,虾易发病
对虾刚放苗就连续下雨会影响吗?大家都知道,这两天暴风雨在南方又来了 , 虾苗的价格又开始下跌,为什么会下跌呢?主要是因为买的人比较少了,这说明了肯定会对虾苗的成活率造成影响,不过目前来说在三四月份左右,天气忽冷忽热也是非常正常的 。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我们该如何管理 。
影响情况1.水质影响:如果长时间下雨,池塘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池塘内的溶解氧含量大大降低,水体的透明度也比较大,而且还非常容易引起水体浑浊 , 尤其是土质比较松软的,水位比较浅的,还容易引起水质变黑 。
2.微虫易爆发:像车轮虫,指环虫,这些比较小的寄生虫类,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爆发,这对虾苗的成活率影响是非常大的,而且如果虾体上面有伤口 , 又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死亡率 。
管理方法如果在这个时期放苗了,那么要经常地进行巡田的工作,如果是在以前放的 , 在这个时期要随时的观察动向,使用密网来随机捕捞 , 检查虾苗的数量和规格,尤其是在夜间要进行巡查工作 。
1.水草补料:在这个时候,水草的生长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需要补充水草的 。但是如果种植不成功,就需要移栽,如果一些水草的营养跟不上,我们就需要补料 。撒上一些复合肥来促进水草的生长 。
2.水位变化灵活:在这个时候温度的变化也是无常的,有时候高有时候低 。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 , 当暴风雨,寒潮来的时候提高水位50cm以上 。天气暖和的时候控制在水位30cm左右就好 。当然了,不能一天频繁更换几次 , 主要是防止他们应激 。
3.青苔扑灭:对于有一些药物,我们是非常慎重的,青苔多有可能是水瘦 , 有可能是淤泥的物质比较丰富水位浅阳光直射 , 对于某种药物苔净我就不点名了 。因为很多养殖户用完之后,发现虾苗死了很多 。主要是采用人工捕捞是最好的 。
4.投喂灵活:当然,我们在投食的时候要灵活,温度上升到16°左右的时候 。我们开始少量的投喂小龙虾,慢慢的增加他的饲喂量 , 天气好多喂天气不好少喂,根据虾苗的规格来合理的选择饲料,合理的选择他们需要的蛋白质,以及颗粒直径的大小 。
对虾肠炎及空肠空胃?如何防治?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也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你 。
肠炎及空肠空胃是对虾常见的病症之一 , 今天老李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种病是怎么产生的以及如何预防 。
肠炎及空肠空胃产生的原因:1、气候水温的剧烈变化 。气候水温的变化包括暴雨、阴雨天气、水温升高等,都会导致水体缺氧,氨氮,亚盐升高 。从而导致对虾中毒应激反应大,肝胰脏、胃肠道等部位受损病变,最终表观上呈现空肠空胃,后期出现偷死 。
2、弧菌感染 。弧菌感染是这个季节最常见的导致虾肠炎空肠空胃的诱因 。弧菌感染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摄食正常 , 出现断须、红须,红爪,烂尾 , 甲壳溃疡,这个阶段主要由创伤弧菌引起;第二个阶段,龙虾会出现肠炎,空肠,肝胰腺发白的现状;第三个阶段,龙虾会出现肝胰腺坏死,头胸甲有积水,引起龙虾大量死亡 。
如何预防肠炎及空肠空胃:1、放苗钱彻底用生石灰清塘 , 然后暴晒,充分杀掉池塘中的细菌以及病原体 。
2、定期水质调控,保持水体稳定 。
3、如果条件允许 , 可以适当投喂一些内服保健的药品 。
如何治疗肠炎及空肠空胃:1、视发病严重程度及吃料情况进行投料或停料 。减轻对虾肝胰脏及肠胃负担 。
2、改底增氧解毒,调水控菌 。减少池塘水体有机质 , 改善水体环境,降低水体盐度及酸碱度 , 抑制弧菌的快速增殖 。
3、内服消炎抑菌护肠胃产品,有效改善对虾肠道,抑制弧菌增殖,降低弧菌对虾体肝脏、肠道的损害 。
---------------------------------------
关注、转发、分享文章,老李擅长各种水产养殖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鱼虾蟹类,给你最专业的养殖经验 。
【对虾弧菌病和病毒病如何分辨 对虾应激怎么办】因为专业,所以信赖 。我是老李,专注于解决养殖过程中的问题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