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骨鱼技术要领是什么 怎么养殖黄辣丁

怎么养殖黄辣丁,养殖黄骨鱼技术要领是什么?黄骨鱼一般在淡水的流域都可以发现,以前我们河里面有很多在我们这里称之为戈牙,这种鱼吃起来非常好吃,肉质比较细嫩,而且适合儿童不会吃鱼的吃 , 因为这种鱼的刺并不是特别尖特别细,而且也非常好剔除,对于黄骨鱼我们应该怎样养殖呢?
养殖情况这种鱼生活在淡水区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是一种杂食动物,最佳的生存温度20多度,适合在南方养殖,北方养殖也行 , 酸碱度保持偏碱性,耐氧能力一般,我们认为是比较虚弱的 。属于一种肉食性的杂食鱼类 。一般亩放养量为11万尾,水深保持1.4米,成鱼每亩可以放30000尾,集装箱养殖每平方米可以800尾 。
1.清淤工作:这个也就是在养殖之前要做好清塘工作,因为以前池塘当中积累了大量的排泄物,各种饲料的残留,很容易导致各种病原体的滋生和爆发,同时淤泥存在过多也会导致水体缺氧,有毒物质残留等 。
最少三年清一次淤泥,但是也要有所保留,主要是为了保持稳定可以保持在15厘米,冬天的时候经过暴晒和冰冻,等到来年最好是使用生石灰这个基本上所有的病原微生物等都能给清除干净,而且还可以提供钙离子 。
2.疾病预防:疾病预防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车轮虫 , 细菌性烂鳃病 , 细菌性败血症 , 这些基本上都是平时也容易发生的 。主要是水体有关 , 也和平时的日常管理有关 。
3.日常管理:每天加强日常巡逻,主要观察鱼的摄食情况活动情况,保证水体的供氧量,对水体进行定期的ph检查,而且要及时捞出死鱼,最好是做一套配套设施 。并且要谨慎用药,防止出现大面积死亡 , 产生抗药性等 。
黄骨鱼养殖技术和饲料配方?黄颡鱼的饲料配方
1、配方一:鱼粉30% , 豆饼30%,麸皮10% , 次粉16%,肉骨粉1%,矿物质1%,多维1%,鱼油1% 。
2、配方二:鱼粉30% , 豆粕20%,菜粕25%,麸皮10% , 小麦8%,玉米5%,无机盐等2% 。
3、配方三:鱼粉8.5%,豆饼25% , 菜饼30%,麸皮20%,大麦10%,玉米5%,骨粉1%,食盐0.5% 。
4、配方四: 鱼粉15%,豆饼35%,麸皮30%,玉米5% , 槐树叶5%,大麦8.5% , 生长素1%,食盐0.5% 。
5、配方五: 鱼粉10%,豆饼25% , 菜饼30% , 麸皮20%,大麦10%,玉米5%,骨粉1%,食盐0.5% 。
黄颡鱼的饲喂方法
1、投喂原则:根据科学放养数量、水质情况和不同季节等情况灵活掌握,以均匀喂养、充足喂养为主,不能千篇一律地喂养,尽量按照科学养鱼的“四定”“四看”原则进行投喂 。
2、投喂量:投放到池塘的黄颡鱼鱼种,在开始时摄食量较少,3~5天后才能出现集群摄食的场面 。一般认为,若投放冬片鱼种 , 4月前的投喂量为体重的1%~3%,生长旺季为体重的5%~8% 。
3、投喂次数:每天分两次投喂,上午、下午各1次 。若池塘在凌晨前出现浮头现象,在增氧情况下 , 投喂时间适当往后推,如原来8:00~8:30时投喂,改为9:00~9:30时投喂 。
黄颡鱼如何节约饲料
1、严格的清塘消毒:清塘消毒既可杀灭野杂鱼,减少争食对象 , 又可杀灭水体致病因子,改善水质,使黄颡鱼有一个良好的摄食生长环境 。池内野杂鱼、杂虾较多,会同黄颡鱼争夺饵料,凶猛性鱼类甚至会残食黄颡鱼,降低饲料利用率,因而应注意将其清除 。
2、合理的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马蜂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适宜的搭配品种,可充分利用饲料 , 互利共生 , 达到水体中的和谐 , 提高饲料使用效率 。
3、科学的投喂饵料:饵料的投喂是否规范既影响着黄颡鱼的生长,又影响着水质的变化 。天然水域的黄颡鱼食物主要是小虾、鱼及鱼卵和部分水生昆虫、水生植物等,因此进行人工养殖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虾、畜禽加工下脚料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
4、定期的调节水质:俗话说养鱼先养水,水质的好坏影响黄颡鱼生长的快慢及饵料系数 , 黄颡鱼喜清新的水质 , 水质好,生长迅速,疾病少,可充分利用饵料,降低饵料系数 。
黄刺鱼养殖技术?黄颡鱼属鲶形目,黄颡鱼属,俗称黄刺鱼、黄腊丁、黄姑鱼等.
、单养
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污染的鱼池,面积2-10亩,池塘水深在1.5m-2.5m,配备增氧机等机械设备 。清除过多淤泥(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 。放养前10-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75kg或漂白粉7-10kg溶解化浆全池泼洒 。施用经过发酵的有机粪肥l50~200kg/亩 , 培肥水质 。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当年3-4月,放养规格一般为20g/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 。放养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色泽鲜艳、体表光滑、无病无伤、鳍无残缺、体质健壮,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 。半个月后搭配花白鲢的夏花鱼种,花鲢1000尾/亩 , 白鲢3000尾/亩 。
3、饵料投喂:黄颡鱼是杂食性、以动物饲料为主的鱼类,可采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饲养,如小鱼、小虾、畜禽下脚料、螺蚌肉等,也可投喂豆饼、花生饼、麸皮等 。或购买全价黄颡鱼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投饵采取“四定”原则,日投饵两次,5月以前按鱼重量2%至2.5%投喂,6月至8月水温高,黄颡鱼正处于生长旺盛的高峰期 , 可按鱼体重的4%至5%喂料;9月以后水温逐步下降,精饲料的投喂量逐步减少,并根据鱼类的摄食、天气变化的情况灵活掌握 。
4、水质调节与病害防治:黄颡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持水的透明度35至45厘m , PH值6.5至8,在5、6月份每月注水1次,每次换入新水30cm;6~9月份每半个月换水1次 , 每次换水l5cm左右,保持水深在1.2~1.5 m 。定时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的溶氧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开展病害防治工作 。定期使用生石灰、漂白粉或其它药物消毒,杀灭池塘中的细菌、病毒和其它病源微生物 。黄颡鱼为无鳞鱼,对药物较为敏感 , 敌百虫、硫酸铜等药品应慎用 。
二、套养
(一)、套养是目前黄颡鱼成鱼养殖的主要方式 。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可以摄食池中鱼类残饵、小杂鱼、有机碎屑等,可提高鱼池净化能力 。二是黄颡鱼摄食水体中的大型寄生虫 , 可以减少鱼病的发生 。三是在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的基础上,每亩可增收黄颡鱼20kg,亩增效益在100元以上 。
1、成鱼池套养 。养殖四大家鱼的鱼塘和主养吃食性鱼类等鱼池都可以套养黄颡鱼 。鱼池面积2-30亩 , 水深1.5-2.0m,一般每亩放黄颡鱼40-50尾 , 规格3-4cm,每亩可增收10kg左右 。
2、成蟹池塘套养 。蟹池中套养黄颡鱼,可以充分利用蟹池中饵料生物资源 。一般蟹池面积30-50亩,水草覆盖率在50%左右,在蟹种放养后,亩放3-5cm黄颡鱼,30-50尾,可亩增收8-10kg 。
3、大水面套养 。一般每亩放黄颡鱼40-60尾 , 规格3-4cm,可亩增黄颡鱼10-15kg 。
(二)、套养注意事项:
【黄骨鱼技术要领是什么 怎么养殖黄辣丁】1、保持水体有较高的溶氧 。
2、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和规格 。
3、套养黄颡鱼后不适宜套养其他的肉食性鱼类;淡水沼虾、淡水螯虾的养殖池塘中不宜套养黄颡鱼 。
4、套养过程中 , 注意黄颡鱼的摄食生长情况,如生长规格过小 , 需适当补放小杂鱼虾或投喂人工配制的专用饵料 。投喂人工饵料时 , 先喂主养品种,后喂黄颡鱼 。
5、蟹池中套养黄颡鱼,蟹池中必须保持充足的天然饵料,也可事先在蟹池中每亩投放螺蛳300-400kg以及部分怀卵的鲫鱼、抱卵青虾,让起自然繁殖 , 供河蟹、黄颡鱼自由摄食 。
黄颡鱼在鱼缸的养殖密度?1、鱼苗培育池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池形整齐,面积0.5~1亩为宜,水深保持在50~100厘米,前期浅,后期深 。池底平坦,淤泥深10厘米左右,池底、池边无杂草 。在出水口处设一个长方形集鱼凼,以利于鱼苗集中捕捞 。池堤牢固 , 不漏水 。周围环境良好,向阳,光照充足 。池塘水质浑浊度?。琾H7~8 , 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 , 透明度为30~40厘米,认真做好鱼苗培育池的清理与消毒工作 。2、培肥池水:有机粪肥:一般在鱼苗下塘前3~5天施肥,每亩施经发酵消毒的有机粪肥300~500千克,视培育池塘肥度而增减;大草绿肥:一般在鱼苗下塘前7~9天堆沤,每亩施300~400千克;化学肥料:为了加速肥水,可兼施化学肥料 , 一般每亩施氨水5~10千克,或硫酸铵、硝酸铵、尿素、氯化铵等4千克,过磷酸钙3~4千克 。
嘎鱼的养殖?嘎鱼学名黄颡鱼 。一、养殖方法: 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 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鱼池 , 水深在1.5m以上,面积一般为2-10亩的池塘 。对于池底淤泥超过10cm的池塘,必须清除过多的淤泥 。在清除过多淤泥后,不要立即注水 , 而应在阳光下暴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 。放养前10-15天 , 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或漂白粉7-10千克溶解化浆全池泼洒 。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 鱼种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冬季或春初进行,放养规格一般为20克/尾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2000-3000尾/亩 。鱼种放养前,应用3-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后,方可放养 。同时 , 搭配花白鲢的夏花鱼种,花鲢1000尾/亩 , 白鲢3000尾/亩 。3、饵料配制与投喂 黄颡鱼以肉食性为主,有条件的可以直接将小鱼、小虾、螺蚌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用3—8%的面粉作粘合剂,充分搅匀后 , 放在饲料台上投喂 。对于上述动物性原料缺乏时,可按鱼粉30%,豆饼30% , 麸皮20%,玉米10%,面粉6%和4%的鱼油和矿物质的配方 , 制作成颗粒饲料投喂 。也可向专业性生产厂家购买全价黄颡鱼配合饲料进行投喂 。投饵采取“四定”原则 , 日投饵两次,日投饵率控制在5—8%之间,视鱼的摄食、天气、水温等情况灵活掌握 。4、日常管理与病害防治 黄颡鱼主养水质调节非常重要 。自5月份开始应每隔10-15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 。如发现水质过肥,应及时排出部分老水 , 加注新水,以保证鱼类摄食旺盛 , 正常生长 。每天进行巡塘观察,做好食台和食物的管理,检查鱼体和做好养鱼记录 。同时应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 开展病害防治工作 。在鱼病流行季节,应每隔10-15天全池泼洒一次1ppm漂白粉或25 ppm生石灰 。在日常巡塘时,要注意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及早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处理,防止病情蔓延 。黄颡鱼为无鳞鱼 , 对药物较为敏感,敌百虫、硫酸铜等药品应慎用 。二、简介: 嘎鱼喜栖于静水或缓流中,底层群居型生活 , 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喜弱光条件下活动和摄食 。生存水温4~38℃ , 最佳生长水温在25℃左右 , 冬、夏季节不需专门的保温和防暑措施 。最适pH值为7.0~8.4 。该品种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一般,养殖两年上市,其商品鱼个体为100~200克 。黄颡鱼是我国淡水水体中分布较广的底层经济鱼类 , 池塘养殖规模较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