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地里的细小螺是怎样繁殖的 田螺如何繁殖

田螺如何繁殖,螺蛳有雄雌么?螺蛳是雌雄异体的,雌雄性在外表也可以从触角的形状区别出来 。繁殖的情况也跟田螺一样,是胎生的,卵在母体的育儿室中受精发育,待生长成幼体以后才排出体外 。
所不同的是田螺每一胎有胚好几十个 , 而螺蛳每一胎一般只有3—7个胚 。从这一点看,螺蛳的繁殖能力要比田螺差得多 。不过,根据统计,螺蛳雌体的数目较多 。如果雄体有100个 , 雌体大约就有160个,这样生育出来的幼体的数目自然就多了 。
而且 , 螺蛳无论春、夏、秋、冬,整年都繁殖,所以它的繁殖力也不算弱 。
刚刚生出来的螺蛳幼体,螺壳只有三层,壳的长度仅有13一17毫米,体重最多不过3克左右 。
它生出后生长却很迅速,不到一年便可以达到性成熟了 。
螺蛳虽然每胎产仔不太多,但是它却不容易受到外界敌害的侵袭 。
在它生出的时候就已经具有坚固的螺壳 , 能够独立生活,因此它的幼体的成活率很高 。
菜地里的细小螺是怎样繁殖的?细小螺以卵胎生的形式将小螺生出 , 繁殖的过程中,田螺成熟的卵子会在输卵管顶部和精子相遇,从而完成受精,而受精卵则会在母螺的子宫中完成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一年后仔螺发育完全,母螺就会分批将仔螺产出,并且在仔螺产出的过程中,雌性和雄性亲螺会再次交配,孕育次年生产的仔螺 。
田螺怎样生长?田螺的生长周期:
刚产出的小螺重0.5~1.5克,养6个月后可达3~5克以上,9个月便可达9克左右 。所以一般生长周期在9的月左右,要有选择地捞取成螺,多留母螺 , 可以分批收获 。
关于田螺的养殖方法:
1、施肥投饵
养殖池先投施些粪便,以培养游浮生物为田螺提供饵料 。施肥量视螺池底质肥瘦而定 。田螺放入池后,投喂青菜、米糠、鱼内脏或菜饼、豆饼等 。青角、鱼内脏要切碎与米糠等饲料拌匀投喂 。菜饼、豆饼等要浸泡变软 , 以便于田螺摄食 。投喂量视田螺摄食情况而定,一般按田螺总量的1%-3%计算,每2-3天投喂一次 。投喂时间每天上午,投饵的位置不必固定,饲料隔天投放 。当温度低于15℃或高于30℃时 , 不需投饵 。
2、水质调节
一是螺池要经常注入新水,以调节水质,特别是繁殖季节 , 最好保持池水流动,尤其是高温季节,采取流水养殖效果更好 。在春秋季节以微流水养殖为好 。螺池水深度需常保持30厘米左右 。二是调节水的酸碱度 。当池水pH值偏低时,每平方米施生石灰0.15-0.18公斤,每隔10-15天撒一次,使池水pH值保持7-8 。
3、田螺越冬管理
当水温下降到8-9℃时,田螺开始冬眠时,冬眠时,田螺用壳顶钻土,只在土面留个圆形小孔 , 不时冒出气泡呼吸 。田螺在越冬期不吃食,但养殖池仍需保持水深10-15厘米 。一般每3-4天交换一次水 , 以保持适当的含氧量 。
4、日常管理
严禁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防止鸭、蛇、鼠、鸟等敌害侵入;及时清除水中杂草和草根 。平时采取微流水形式,保持水位在30厘米左右 。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证水体溶氧充足 。寒冷天气田螺进入泥土冬眠,此时,每周换水1~2次,并向水体撒一些切碎的稻草以利田螺越冬 。
田螺孵化过程?产卵在体内,长到一定程度,然后排出体外 , 任其自由生长 。
用于繁殖的亲螺可到稻田、池塘或沟渠收集,繁殖亲螺的选择标准是:螺色清淡、壳薄、体圆、个大、螺壳无破损、介壳口圆片盖完整等 。雌螺个体大而圆,头部左右两触角大小相同且向前方伸展;雄螺个体小而长 , 头部右触角较左触角粗而短,末端向右内方向弯曲,其弯曲部即为生殖器 。每年4、5、10月为田螺的生殖季节,一般每胎可产仔螺20~30个,多者可达40~60个 , 一年中可产150个以上,产后经2~3周,仔螺重达0.025g,即可开始摄食,一般经过一年的饲养即可繁殖后代 。采用田螺专养池通常每平方米可投放100~150个;若利用自然水域,以每平方米投放20~30个为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