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养殖技术介绍 龙虾是怎么养的

龙虾是怎么养的,室内养殖龙虾?小龙虾养殖技术
一是营造良好的龙虾生长环境 。龙虾属虫壳类动物,与蟹相似,有一对特别发达的螯,有掘洞穴居的习惯,一般在水边近岸掘穴 。龙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光线强烈时,则沉入水底或躲藏在洞穴中 。根据龙虾的习性,可在河塘边加设50厘米高的防逃网,防止龙虾外逃 。同时河塘模拟自然条件下龙虾的生态环境,池边浅种植10-15%的水草、隐蔽物,营造龙虾栖息和脱壳的环境,减少相互残杀 。
水质对龙虾产量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龙虾的健康生长和发育,养殖过程中,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 , 透明度为30-40厘米,要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溶液,调节水质,防止病害发生及脱壳不遂等 。
二是合理投喂饲料 。龙虾在饥饿和食不足的情况下,会自相残杀,所以投饲量一定要充足 。龙虾的饲料是动植物饲料 。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以及畜内脏等 。平时根据龙虾昼伏夜出的习性及池内虾的密度来确定投喂时间、投喂量及投喂方法 。否则,会增加饲料加本 , 降低养殖效益 。
三是科学捕捞 。在龙虾养殖过程中 , 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 , 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 。3月份放苗,6月左右开始轮捕,卖大留小 。由于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可提高回捕率 , 卖出好价钱,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
淡水小龙虾)养殖技术简介
淡水龙虾,学名克氏螯虾,又称龙虾、大龙虾、大红虾 。该虾原产于美国,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日本传入我国 , 现已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 。该虾属温热带淡水虾类,适应力强,繁殖率高,食性杂,生长快,抗病 , 耐高温,耐低氧,离水数小时也不会死亡 。虾肉味细嫩,营养丰富 , 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脂肪含量较低,并含较多的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可食部分较高 。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出口量也日渐增加,销售和收购价格不断上升 , 养殖前景和效益均看好 。
淡水龙虾广泛生活于淡水湖泊、河流、池塘、水沟及稻田等水域,底栖生物、浮游生物及各种水草均是适口饵料,在这些水域中生长良好 。幼虾生活在浅水区或池边,喜穴居,有时躲藏在石砾水草的隐蔽处,通常虾穴挖在大水面周岸粘土较多沼泽地芦草丛生的滩岸地带,虾穴一般圆形,向下倾斜,深达30厘米左右 , 且曲折方向不一 。淡水龙虾栖息地点常有季节性移动现象,春天水温上升,虾多在浅水处活动;盛夏不温较高时就向深水处移动;冬季在洞越冬 。淡水龙虾蜕皮、生长和繁殖也在洞穴中进行,以防被伤害 , 并且该虾喜阴怕光,光线微弱或黑暗时爬出洞穴 。雨水季节,淡水龙虾也经常会爬上陆地活动 。该虾并具有较强的耐饥饿能力,一般能耐饿3~5天;秋冬季节一般20~30天不进食也不会饿死 。摄食的最适温度为25~30℃;水温低于15℃以下活动减弱;水温低于10℃或超过35℃摄食明显减少;水温在8℃以下时 , 进入越冬期,停止摄食 。淡水龙虾雄虾的寿命一般为20个月,雌虾的寿命为24个月 。
淡水龙虾一般是10月底至翌年3月间交配抱卵,不同的水域交配时间不一,过早交配卵子常常未成熟,过迟则卵子过熟而老化 。交配的适宜水温为22~25℃,交配季节最好不要捕捞,让其抱卵孵化,繁衍后代 。淡水龙虾在春、夏、秋季交配,一年可产卵3~4次 , 一般体长7~10厘米、体重15~30克的亲虾 , 其怀卵量为220~270粒,而个体大小不同,其怀卵量差距很大 。正常情况下,交配产卵后的抱卵虾需有1~2月的孵化过程(即胚胎发育) , 需消耗很大的体力,因而要加强对抱卵虾的营养和培育 。抱卵虾孵化的适宜水温为22~27℃,孵化时间6~10周 。虾苗培育前需清塘消毒、过滤进水,然后施有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供虾苗摄食 。一般虾苗培育时放养幼体密度为15~20万 , 如用“豆浆”法培育,则放养密度可为16~18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