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太太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螃蟹怎么能养大

螃蟹怎么能养大,养干螃蟹需要怎么养?饲养密度要合理,避免密度过大,发生夺食引起浑水 。选用优质饲料饲喂,促进螃蟹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减少饲料对水质的污染 , 降低水体有害物质的数量 。
定期对水体pH值进行检测,了解水质的变化 。
池塘内 , 如果出现蓝绿藻时,及时进行控制,或更换池水,当水体有机质含量超标时,来增加换水量或进行改水 。
在夏季防止水草与藻类的过度生长,蟹池的过余水草要及时清除,控制浮游植物的过度繁殖 。
蟹太太大闸蟹怎么养的?01
投苗准备
用拉网拦住防逃,杀菌消毒清塘时 , 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 , 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 , 改善底质的目的 。药后7天,即过水1次,以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水 。
02
种好水草
养殖大闸蟹,首先要种好水草,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 , 而且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 。主要以藻类为主 。也可放入适量田螺 。
03
合理放养
投放前要对蟹苗消毒,按大小均匀分开,投放时用围网投放在水域内,让蟹适应环境1个月后才能撤掉围网 。一般蟹种放养要做到“三适”,“一暂养”原则 。即适当密度,适时放养,适中规格与先暂养后放养 。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为宜;温度在20—25度最合适 。
04
放养密度
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300只左右,这样使大闸蟹有一个充足的生活、生长空间 。蟹种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月底至3月份为宜 , 若放种过早,则越冬伤亡较重,过迟水温上升,部份河蟹蜕壳,将影响下塘成活率 。
05
日常巡塘
早上巡塘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好当天的饵料;中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 , 观察水色状况和池水变化;傍晚和夜间巡塘主要是观察河蟹的活动情况和吃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
特别提示
10月份开始可根据成熟蟹陆续上岸的特点,于夜间捕捉剩余的河蟹 。对起捕的河蟹应及时用水冲净淤泥后放入暂养箱中静养2小时以上,让其自行清除鳃部淤泥,防止窒息死亡 。
家庭暂养螃蟹的实用方法?如果螃蟹的数量不是太多,可以准备一个深度在30厘米以上的塑料桶,桶的内壁要比较光滑,可以防止螃蟹爬出来逃跑 。
买来的螃蟹千万不能洗,一洗就容易死掉,直接把螃蟹放在准备好的塑料桶里就行了,最关键的就是不能让螃蟹层叠,也就是说只能放一层螃蟹 。
螃蟹放好以后就加入清水,水量以刚好能到达螃蟹身体一半的高度为宜 , 让螃蟹八条腿立起来的时候能露出水面呼吸 。
这些清水的主要作用是为螃蟹保湿,加水太多则会导致螃蟹缺氧,窒息而死 。
加好水以后把桶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就行了(不能把桶放在阳光下哦,必要时可以用透气的纱布或棉布遮光),不要加盖,每天换上一次干净的清水即可 。用这种方法暂养螃蟹简单实用,气温不太高的时候甚至可以保存5天以上(室内温度不超过15℃),螃蟹都不会死掉 。
如果螃蟹的数量比较多些,可以用较大的塑料盆,或者直接用家庭的浴缸
螃蟹养殖技术?1、池塘的条件和工程要求
河蟹昼伏夜出,喜溶氧高的清洁水体 , 怕强光,爱安静 , 水温10℃以上开始摄食,15℃左右蜕壳生长 。20~28℃为生长旺盛期 , 因此池塘结构应适合它们的习性 。
⑴面积水深 。一般以2~5亩为宜,水深通常保持1米左右 。
⑵池塘结婚 。池坡1:2.5,池坡处设蟹穴 , 约占面积的20%~25%;池中要建“暗岛”供蟹打洞,进食和蜕壳 。
⑶水质 。水质不宜过肥,透明度保持30~50厘米 。水质过肥容易缺氧,严重时还会引起死亡 。水源以江河水为好 。
⑷暗岛 。暗岛是河蟹打洞,吃食和蜕壳的场所,一般低于水面10厘米 。在蜕壳的暗岛上不要投食,防止河蟹因觅食而残杀“软壳蟹” 。
⑸防逃墙 。河蟹两栖,又能攀高,有很强的活动能力,在饲料不足,水质变坏,缺少隐蔽物时 , 常作迁移或外逃 。因而一定要在池周筑~60厘米高的防逃墙,可以用砖砌抹水泥也可用玻璃、塑料、金属等材料 , 但一定要光滑,无附着点 。
在家里的小鱼缸里?淡水蟹还是更容易在家里养的 。
1、淡水即可 , 尽量与它生活的水源的水质相近,两道三天换一次水(冬天要调节温度飞,否则它要冬眠的);
2、食物以小虾、鱼肉要新鲜的,火腿、熟肉、米饭要干净的,鱼缸的底部垫上几块石头,方便螃蟹换气;
【蟹太太大闸蟹的养殖方法 螃蟹怎么能养大】3、鱼缸、石头要定期清洗,螃蟹每一到两周刷洗一次,防止寄生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