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黑鳃病会怎么样 怎么预防黄鳃

怎么预防黄鳃 , 对虾黑腮病会怎么样?谢谢邀请
黑鳃病,是对虾的一种常见病,甚至包括高价进口的亲虾都会发病 。鳃与水环境直接接触,所以当水质有问题时往往是鳃最先受到伤害 。
虾黑鳃是什么原因?
1.底质恶化后的细菌感染 。由于底部的排泄物过多,改底不及时,底质恶化,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引发对虾鳃部的细菌感染 。
2.对虾饵料中的营养物质不全面,特别是维生素C的缺乏 。
3.真菌-镰刀菌的寄生 。病虾体色较暗,游泳动作缓慢 , 摄食力弱,鳃部由土黄色逐渐变黑,卧于池底逐渐死亡 。镜检鳃部可见有些真菌菌丝和小分生孢子充满并穿出鳃组织,如开花状 。成熟的镰刀菌菌丝体为黄褐色,使得感染虾在发病初、中期鳃部为黄色 。以后随着大分生孢子的取代和黑色素的沉积,对虾死亡时,鳃部多数变为黑色,因此常被归入“黑鳃”病 。
4.养殖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超标 。如果池水重金属离子含量过高,则这些重金属离子就会经对虾体表或饲料进入体内,与体内主要酶类的氢硫基中的硫结合,成为难溶的硫醇盐类,从而抑制酶的活性 , 影响机体的代谢 。另外,鳃及体表的粘液会与重金属离子结合成蛋白质复合物,覆盖整个鳃和体表,以及充斥于鳃间隙中,影响鳃的呼吸机能,进而造成黑鳃和烂鳃 。
5.对虾鳃部纤毛虫的寄生 , 引发鳃部发黑 。养殖过程中 , 改底次数较少或者改底产品效果较差,致使池塘底部有机质较多,滋生大量纤毛虫,而纤毛虫寄生于白对虾的头部、鳃部,使得对虾体质下降,鳃部粘附大量有机碎屑或藻类 。
6.水质不良,养殖水体氨、亚硝酸盐、硫化氢等超标,水体的pH值过高,使虾慢性中毒 。水体中的分子氨,pH过高等对鳃的组织器官具有腐蚀作用 , 鳃组织受损而引起黑鳃病 。养殖中后期的池塘,水体pH持续3-5天≧9.2 , 对虾的鳃部会出现明显的水肿 , 对虾摄食减慢 , 同时大量倒藻类会粘附于对虾的鳃部,出现轻微的黄鳃症状,持续5-10天即出现明显的黑鳃症状 。
虾黑鳃怎么办?
一旦发生后,就应及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 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 。常见的处理方法是:
1、加大换水量 。在养殖中后期水中有机碎屑会大量存在,应通过加大换水量来净化水质 (每次换水10~20cm,每天2~3次,连续换3~4天),减少这些有害物质对对虾鳃部的刺激 。
2、使用水质净化剂与底质改良剂清洁水体,改善池塘底质,优化养殖环境 。
3、选用含碘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以杀灭水中致病菌和部分有害藻类 , 提高治疗效果 。但消毒容易造成对虾缺氧浮头,故应注意增氧 。
【对虾黑鳃病会怎么样 怎么预防黄鳃】4、及时施菌培水 。一般消毒2~3天后就应泼施有益微生物进行培水,以稳定水质 , 抑制致病菌及有害藻类的繁殖 。
5.结合内服药物杀菌 。
南美白对虾应激药品是先泼后泼?对虾应激常见的症状:
1、虾体变红,尾扇变红(又称为红体),
2、急剧减料甚至不吃料,沿池边浮游
3、极易受惊跳塘
4、易出现黄鳃、黑腮、断须现象
其次,对虾应激的常见原因
对虾应激
1、水体的藻相突变,死藻或是水色变清 。
2、气候突变,如降雨降温台风等
3、换季气候变化莫测,这种变化持续时间长 , 导致水体的理化因子发生急剧的变化,从未造成对虾强应激 , 甚至会导致大面积排塘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