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殖泥鳅才能繁殖快 泥鳅苗怎么喂养

泥鳅苗怎么喂养,怎样养殖泥鳅才能繁殖快?泥鳅在4至8月份进入繁殖期,在产卵时雄鳅追缠雌鳅,从而刺激雌鳅产卵,并同时排出精子,完成体外受精,而受精卵则在水温达到20度左右时,在2至3天内孵出鳅苗 。
泥鳅的第一种繁殖方法是自然繁殖,这是最简单的繁殖方法,也是最常见的一种 。在产卵期内将产卵池里放入泥鳅 , 当水温上升到二十摄氏度以上时,我们需要在水池里放置已经消毒了的草木、树根等作为泥鳅生长的巢穴 。当发现泥鳅产卵之后,我们就需要对已经附着了泥鳅卵的草木树根转到孵化池内 。泥鳅的受精卵对于水质水温的要求不高 , 因此在一般的养殖水体内都可以进行孵化,经过两天的孵化鱼仔即可出膜 。
第二种繁殖方法为人工催产繁殖,在初春气温适宜的时候将泥鳅捕捞上岸 。选择泥鳅腹部柔软色泽略带粉色 , 有临近产卵征兆的泥鳅进行药物催产 。对泥鳅进行催产结束后,就可以将泥鳅放入产卵池中 , 这样可以让泥鳅通过自行受精或者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繁殖 。最后我们可以将附着着受精卵的巢穴 , 放入泥鳅的孵化池中进行孵化工作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泥鳅的繁殖 , 能够准确大量的获取到相对优质的泥鳅幼苗 。
泥鳅繁殖的最后一种方法是放种进行补充繁殖法 。这是目前为止最为快速方便的繁殖方法了,我们需要在养泥鳅的水体中投放适量的已经长大的泥鳅 。这是我们要注意在繁殖之前不能在水体中饲养其他鱼类,当进入泥鳅的产卵生殖季节就需要在水体中放置人工鱼巢了 。等到泥鳅在养殖池塘中产卵,就可以将人工鱼巢取出再将它放入原池中进行孵化 。等到出现泥鳅苗种后,可以将苗种用小箱培育 , 最后再统一放入原池中进行饲养 。
泥鳅水花苗养殖技术?1、鳅苗,对饲料有较强的选择性,因而需培育轮虫、小型浮游植物等适口饵料 , 用50目标准筛过滤后 , 沿池边投喂,并适当投喂熟蛋黄、鱼粉、奶粉、豆饼等精饲料 。
2、鳅苗体长达到1cm时,已可摄食水中昆虫、昆虫幼体和有机物碎屑等食物,可用煮熟的糠、麸、玉米粉、麦粉等植物性饲料,拌和剁碎的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投喂,每日3~4次 。同时,在饲料中逐步增加配合饲料的比重,使之逐渐适应人工配合饲料 。
3、饲料应投放在离池底5cm左右的食台上,切忌撒投 。初期日投饲量为鳅苗总体重的2%~5%,后期8%~10% 。
4、泥鳅喜肥水,应及时追施肥料,可施鸡、鸭粪等有机肥,用编织袋装入浸于水中,平时应做好水质管理,及时加注新水,调节水质 。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 。。。。。
泥鳅网箱养殖如何科学投喂?网箱养殖泥鳅有很大的好处,即管理方便,捕捞容易 。那么,采用这样的模式养殖泥鳅需要怎么样投喂饵料科学呢?
泥鳅网箱养殖的饵料投放方法首先,我们需要建设一个喂食台,大约2平米,距离池底20~25cm 。其次,给刚投入网箱的泥鳅驯食,具体方法是,先饿它1~3天不喂食 , 促使泥鳅将体内的食物全部消化之后变成空腹 。接着,从第4天开始驯食,到第7天结束 。在这期间需要在每天下午的6~7时投喂饲料,然后慢慢增加投喂次数 , 逐步达到一天可饲喂2次,分别于上午9时和下午的18时各一次 , 2次投喂量分别为日投放饵料量的1/3和2/3 , 而每日的投放饵料量为泥鳅体重的3%~5% 。最后,随着时间推移 , 每日的饵料投放可分为早中晚三次投喂 , 可选择的饲料有蚕蛹、小鱼虾、河蚌肉、猪血块、蚯蚓、昆虫、蝇蛆等 , 在辅助添加豆腐渣、饼渣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