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三接头皮鞋 父亲的大头皮鞋


父亲的三接头皮鞋 父亲的大头皮鞋

文章插图
父亲的三接头皮鞋来自村口小酒馆
1977年恢复高考,父亲怀着冲出俺们村走向城市的理想踌躇满志地报了名,考场坐定,卷子拿到手,父亲一瞧:呦呵,全会 。然后,他那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再也不受控制,头脑一片空白,汗如雨下,监考老师见多识广,说道:“这孩子晕考了 。”
满张试卷只字未答,接下来的考试也无参加的必要 。父亲垂头丧气地回到家大睡二天,第三天一早便跟着村里的打井队去掏井,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父亲不会再有“非分”想法的时候,父亲吃过晚饭,拿出书本,在油灯昏黄的光亮下接着自学,家里人不敢说什么,村里人亦没有闲言碎语,大家怕父亲受了刺激,就此疯掉 。
第二年的高考,父亲正常发挥,几位伯伯和父亲商量,让他踏踏实实报考个中专,只要能走出村子就好 。父亲知道家人怕他再受打击,力求稳妥的心思,加上他自己心里也无甚底气,便听从了大家的建议,报考了位于秦皇岛的水产学校,那会叫省属中专,出来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
高考分下来,父亲如愿以偿,他曾经的老师不无遗憾地对父亲讲:“你报得太低了,这分数,本科也上得 。也挺好的,先工作,以后有机会接着念 。”据父亲讲述,录取通知书寄来的那天,他正在井底下挥汗如雨地挥舞着镐头,在乡里工作的本家叔叔一进村就大声喊:“老五,你考上了,快上来看看通知书 。”父亲扔下镐头爬出大井,接过通知书头也不回地朝家走去,打井队队长责问父亲:“你这活干一半就不干了?”已经走远的父亲骄傲地回道:“以后再也不干了 。爱咋咋 。”全乡考试的学子,不管大学还是中专一共考取了4个人,队长自知父亲有了前途,苦笑一声:“看见没,能考出村子的,谁也没话说 。”
父亲一直憋着一口气未对人言:二伯和四伯先后被推荐上了本地的大学,乡里人看不到他们的聪慧和多才多艺,只道祖父有关系门路,说我家除了推荐上大学外,自己考定然是考不上的 。祖父从不辩解自家没有门路,做过小买卖的他有着天然的狡黠,几辈子的农民,被人误解也是好事,神神秘秘的反而可以震慑宵小 。这次父亲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学校,算是为自己,为父兄出了一口恶气 。
去学校报到,父亲先坐马车到县城,嫌客车票价贵,选择坐大解放的后厢(也是一种客车,极其便宜)到市里,再坐火车到北京中转,晃晃悠悠的来到秦皇岛 。生平第一次坐汽车、火车的父亲,背上背着大行李包,脚上穿着崭新的胶鞋,一路小心翼翼、惴惴不安地护着胸口兜里的钱财,到秦皇岛下火车时,满身的大汗的他差点虚脱 。
父亲学的是制冷专业,班里二十几位同学,城市出身的比农村的多一些 。可能是农村人不知道啥是制冷吧,反正父亲报专业就是瞎报的,在农村人眼里,没听过的就是好的 。
那个年头,同学间不存在什么鄙视、看不起,城里的同学很照顾农村来的同学,尤其是秦皇岛唐山本地的学生,家里做了什么稀罕的食物,会带一份到学校给农村同学开开荤 。见惯了草滩牛羊的父亲,对海鲜情有独钟,无奈囊中羞涩,只能买得起臭虾酱,和父亲关系不错的同学知晓后,特意带着父亲早起去渔船上吃了一顿海鲜,时至今日,父亲依然忘不掉当初的味道 。
农村出来的孩子,心里多多少少有些自卑 。经常被同学接济的父亲,一边感恩着一边相形见绌着,当时男生流行穿三接头皮鞋,父亲暗暗发誓,自己也要买一双 。在他心里,穿上了三接头皮鞋的人,便有了做城里人的资本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