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春节的记忆 记忆里的春节是什么样的

【对春节的记忆 记忆里的春节是什么样的】

对春节的记忆 记忆里的春节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春节记忆
不知道为什么,每年一到春节,特别是一响起《春节序曲》,就会想起很多小时候的事情 。事实证明,人活在世,最美好的,其实不是对好日子的享受,而是对那些苦中作乐日子的追忆 。
春节的记忆是一种色彩
回想上世纪80年代初的春节,三十儿的晚上,没有电视,也没有春晚,偶尔还会停电,只有一盏红红的蜡烛和用蜡烛点燃的火红的冰灯 。除夕夜,母亲和姑姑拿起两根筷子,上面拴上红布条,一起逗猫儿玩 。这几乎成了春节最大的娱乐项目 。爷爷做的冰灯,姥姥家早早贴好的春联,满地的鞭炮纸屑,还有人们冻红的笑脸,一切都是红彤彤的 。特别是爷爷家立起的灯笼杆儿,到了晚上,下面的一切都是火红火红的,就像当时的日子 。那种红不温不火,也不是特别明亮,但却特别醇厚、纯正,就像现在车尾灯映出的色彩一样 。那红色是我对春节的最初记忆,象征着团圆和祥和,很美好 。春节教会了我对美好事物的识别和体验 。
春节的记忆是一种味道
上世纪90年代,当人们充满对新时代的期盼,告别火热的80年代的时候,却正是我们一家最为艰难的时刻 。那时父亲刚刚去世,仅由母亲带着我 。到了除夕,只有我和五味杂陈的母亲面面相觑,家里少了很多热闹喜庆的气息 。除夕的晚上,低矮的平房、寂静的小屋、昏暗的灯光,和由于电压不足永远带不起来的鼓风机轮,成了我对那个时代春节的永恒记忆 。但韭菜馅饺子的味道却依旧从破败的老房子里飘出 。生活再苦再难,也仍要继续 。妈妈在那边包着饺子,我在这边用筷子拨动着鼓风机风轮,饺子和幸福照样如约而至 。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年一年地长大 。春节教会了我坚韧和勇敢 。
春节的记忆是一种声音
到了新世纪,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春节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春节形式上的期待也越来越高,可心理落差却越来越大 。春节的乐趣开始前移 。春节,是家中父母期盼游子早日归来的祈祷声,是游子返乡时各种交通工具的气笛声,是准备年夜饭时锅碗瓢盆相互碰撞的叮当声,是大街小巷商贩们的吆喝声,是农贸市场抢购食材的嘈杂声,是除夕夜彼此拜年的祝福声,是春晚小品的经典台词声,是大年初一满大街流行的春晚热歌声,是噼噼啪啪的礼花鞭炮声,是孩子们的欢笑声,是成年人的感叹声,是酒桌上的互诉衷肠声 。春节让我看到了世间百态,人间不易 。
在外漂泊忙碌了一年,春节似乎成了一个大杂烩 。有喜悦,也有压力的释放 。最难过的还是初六,因为第二天,人们就又要踏上新的征程,告别短暂的春节驿站,开始新一年的奋斗和拼搏 。那一刻,春节期间一切的祝福和希冀开始发挥作用:老人开始期待健康平安,学生开始期待学业有成,商人开始期待一夜暴富,上班族开始期待事业顺利,年轻人开始期待早日找到合眼缘的另一半 。然后,便又是新一年的往复,《序曲》再次响起,岁月就此轮回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