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励志书长什么样子 有什么好的励志书


好的励志书长什么样子 有什么好的励志书

文章插图
英国《卫报》的专栏作家柏克曼和他的新书《四千周:凡夫俗子的时间管理学》 。
英国人认为教人解决问题和自我增值的所谓“自助书”(self-help books ,香港人称之为“励志书”)是他们的发明 。这也许跟名字有关 。162年前英国有本书一纸风行,书名正是《Self-help》 。此书作者斯迈尔斯(Samuel Smiles)是苏格兰人,深信凭一己之力不但可以解困脱贫,更能彰显人格和自尊 。
这跟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开拓和进取精神(Frontier Spirit)不谋而合,亦与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提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遥相呼应;难怪“自助书”在美国得到“发扬光大”,成为出版社“生金蛋的鹅”,不但销量惊人,相关商品(tie-in)也往往大受欢迎 。至于自助书的作者,除赚取天文数字的酬金和版税,更晋身为励志演说家(motivational speakers),身价不菲 。
美国近百年来最畅销的书种不是小说、历史或人物传记;而是“自助书” 。1936年面世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可译作《如何广结人缘及发挥影响力》,总比它的官方译名《人性的弱点》忠于原著)至今已卖出3000万本,据说是《圣经》以外世界出版史上第一部超级畅销书 。今日读这本书,非但不觉过时,反而惊讶于它的前瞻性 。在社交媒体大行其道之前70年,作者卡耐基(Dale Carnegie)已经大谈“骗赞”(博取赞赏)之道及教人如何做网红(influencer),着实洞悉先机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理顺人际关系,“We are all in the people business”,这是卡耐基的真知灼见 。
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雄踞畅销书排行榜的“自助书”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Seven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教人成功之道的书如恒河沙数,名人的成功故事也车载斗量,为何《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另一本至今已卖出超过2500万本的超级畅销书?这得归功于作者柯维(Stephen Covey)对人类的学习习惯(learning habits)和学习行为(learning behavior)的洞察力 。他比谁人都清楚,人是习惯的动物(Men are creatures of habits),养成好的习惯就是成功了至少一半 。是故,与其奢谈虚无缥缈的成功之道,倒不如将古往今来、在各行各业取得极大成功的人士的共同习惯归纳起来,然后条分缕析,娓娓道来;将成功之道的“虚”,变成可以复制(reproducible)的习惯之“实” 。
这就是最好的“自助书”——不是让读者临渊羡鱼,而是教他们退而结网 。我们中国的经典《老子》提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前者只能“救一时之急”,后者却可“解一生之需”,这是对“自助书”作者最好的忠告 。从这个角度看,《老子》是“自助书的自助书”(a self-help book for self-help books) 。其实,“自助”这个概念,中国早已有之 。美国的开国元勋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也许真的说过“天助自助者”(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但中国早在《易经》已有“天道酬勤”的卦辞 。在中国,“修身”、“正心”、“诚意”、“致知”和“格物”的概念,远远早于西方的“个人发展”(personal development)和“自我改善”(self-improvement) 。在这个意义上,很多中国的经典都是精彩绝伦的“自助书”,《孙子兵法》固然是,《论语》又何尝不是?
刚读完一本自助书名为《四千周:凡夫俗子的时间管理学》(Four Thousand Weeks: Time Management for Mortals) 。作者柏克曼 (Oliver Burkeman)是英国《卫报》的专栏作家,善于以科学的角度探讨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此书最大的败笔是啰嗦,把明显的事实和简单的道理翻来覆去地说着,像书的第一句“人的平均寿命短得既荒谬又恐怖,简直是侮辱,约只有四千周”阴魂不散地在书的最后一页再出现,一字不差 。这可称之为“明知再说”(repeating the obvious),比“明知故说”(saying the obvious)更令人厌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