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常见病的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有几种方法_


妇科常见病的刮痧疗法介绍 刮痧有几种方法_

文章插图
一、3种妇科常见病的刮痧操作方法
1、妇科常见病月经不调(痛经)的刮痧疗法
刮痧可快速疏肝理气、打通瘀滞,经络气血一通,痛经自然就可缓解或康复 。
刮痧部位:第一步:背部肝俞 。第二步:胸部,期门 。第三步:足厥阴肝经的太冲穴 。
操作方法:在背部肝俞刮痧拔罐,痛经病人一般在肝俞穴附近会出现结节,结节有很多种表现如黄豆大、蚕豆大、铜钱大,在结节明显处应进行留罐,一般可留10~15分钟 。
2、妇科常见病子宫肌瘤的刮痧疗法
刮痧主要是把其腰骶部的“病根”祛掉,即以出痧形式打通腰骶部经络,祛掉“病根” 。
刮痧部位:双侧腰骶部,主要是第二腰椎棘突下肾俞到骶部膀胱俞这段区间 。
操作方法:在这段区间进行刮痧和走罐,若发现皮下结节较多可在此留罐,留罐可留置10~15分钟 。
3、妇科常见病宫寒不孕的刮痧疗法
刮痧配合艾灸可疏通和温暖肾经,以此来达到治疗宫寒不孕的目的 。
刮痧部位:命门,肾俞,关元 。
操作方法:在命门、肾俞、关元进行刮痧,待出痧后再在此穴进行艾灸 。灸的时间因人而异,宫寒不孕的病人因寒气很重,灸的时间可较长,只要局部皮肤不感觉烧灼感就可以一直灸,可以是半小时也可是一个小时,视病人感觉而定 。
以上是对于妇科三种常见病的刮痧疗法的叙述,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刮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反应,所以一定要请专业的人士进行刮痧 。
二、刮痧疗法的理论依据
1、以中医脏腑学说理论为基础
一切疾病,皆是脏腑生理功能失调的结果 。脏腑学说理论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核心,脏腑通过经络沟通内外、表里、上下,联络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组合成一个统一协调有机的整体 。病自内生,必通过脏腑经络和所属部位而表现于外;病由外致,必通过经络而感传于内(脏腑),故《灵枢·本脏篇》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说明无论内因或外因致病,皆在作用于脏腑后而病生 。病之内,应之外;病之外,传之内,无论何病皆可视其外应(皮部)而察之于内(脏腑) 。所以凡疾病的治疗皆本于脏腑,一切从脏腑出发,是刮疗治病所遵循的基本准则,也是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 。辩证论治离不开脏腑,外治之理与内治之理是法异同归,其理则一 。刮痧作用于体表,通过刺激反应点(皮肤),痧痕透泄病毒(病邪)于外,又通过经络和神经传导的反射作用而传导于内,应之脏腑,使失调的脏腑生理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则其病自愈 。
2、以中医经络学说理论为指导
《灵枢·刺节真邪篇》云:“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灵枢·官能篇》又指出:“察其所痛,左右上下,知其寒温,何经所在 。”在临床中,这是针灸医家必须遵循的治疗准则 。刮痧疗法亦不例外,也是以中医经络理论为依据,取穴或取相应部位刮治,也离不开经络,故循经取穴,察虚实,视应动,知寒温,明经络都是刮痧治病取穴施治的基本准则 。
三、刮痧疗法的16种适应症
1、痧症(多发于夏秋两季,微热形寒,头昏、恶心、呕吐,胸腹或胀或痛,甚则上吐下泻,多起病突然):取背部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刮治,如见神昏可加用眉心、太阳穴 。
2、中暑:取脊柱两旁自上而下轻轻顺刮,逐渐加重 。
3、伤暑表证:取患者颈部痧筋(颈项双侧)刮治 。
4、伤暑里证:取背部刮治,并配用胸部、颈部等处刮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