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疗法作用 中医艾灸疗法的治病办法( 二 )


三、灸的材料的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对灸火的材料亦有所选择,至《黄帝虾蟆经》已载有松、柏、竹、橘、榆、帜、桑、枣等八木不宜作为灸火之说,因为其对人体有所伤害,所以逐渐被淘汰,但桑树灸在后世亦有用之者 。槐木火灸,病疮易瘥,但艾叶熏灸则疗效最著,故以后才逐渐多用艾叶来代替其它灸疗 。灸法的运用当起源于人类掌握用火之后,时间亦在石器时代 。   
四、中医艾灸疗法的治病办法中医针灸疗法: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用捻、提等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针灸是中国古代常用的治疗各种疾病的手法之一 。
1、感冒:取大椎、合谷、风池,都用针法,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
2、呕吐:主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
3、失眠:取神门、内关、三阴交,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50分钟,每日针一次 。
4、关节痛:腰脊痛取肾俞、昆仑;膝关节痛取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先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再艾灸20分钟 。
5、痛经:经前或经期腹痛取中极、三阴交、内庭,先刺内庭,再针三阴交、后针中极、三阴交 。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 。
6、经后腹痛:取气海、关元、三阴交,均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
7、牙痛:上牙痛取下关、内庭,下牙痛取颊车、合谷,针刺,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一次 。
8、便秘:取支沟、天枢、长强,针刺,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 。
9、落枕:取落枕、大椎、后溪,针刺 。落枕用泻法,大椎、后溪,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 。
10、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取中极、血海、三阴交、太冲,均针刺、用泻法,留针20分钟 。2.月经后期:取命门、肾俞、关元,用补法,针后加灸,留针30分钟 。
11、腰痛:取肾俞、委中、腰阳关,针刺,用泻法,留针30分钟,如是腰痛日久不愈的,加艾条灸命门20分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