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哪个镇养鱼( 五 )


虽然杨起隆反清举事在康熙帝的“关闭九门、合围缉拿”严旨下旋起旋灭、两天内就被清军击败并绞杀了,但这微不足道的起义却因杨起隆抬出了被人们淡忘许久的崇祯帝皇太子朱慈烺旗号、以增强自身的号召力,从而在三十年后 , 再一次使得崇祯帝的皇子被展现于世人面前,向天下宣示他们的存在感 。
杨起隆举事失败后,康熙帝大张旗鼓地发布谕旨追捕逃出京师、以“朱三太子”自居的杨起隆 。七年后 , 康熙十八年(1678),抚远大将军图海于陕西凤翔擒获逃亡中的杨起隆,将其解往京师处死 。(也有说法是这个被杀者其实只是杨起隆的部下,真正的杨起隆自从当年逃出京师后就销声匿迹 , 不知所终了)但“朱三太子”的名号却没有消失,一直在民间流传,各种反清势力在举事时大都采用这个名号以凝聚人心 。直至乾隆时期,因时间相隔太久,即使真正的“朱三太子”尚在人世,也超过了百岁高龄,这才使得“朱三太子”的这个称呼渐渐消失于民间 。
一个冒名的杨起隆都让清朝如临大敌、搜捕多年,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假如是真正的崇祯帝后裔尚在人世,又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情况,他们在明亡后的遭遇又是如何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加以解答吧 。
大明天启六年(1626年) , 在熹宗皇帝和张皇后的亲自主持之下,皇弟、信王朱由检和原籍南直隶苏州府、现落籍北直隶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大兴)的生员周奎之女举行大婚典礼、正式成亲,周氏成为信王正妃 。另外,熹宗和张皇后还挑选了袁氏、田氏两个良家女子为信王次妃 , 一并赐婚,当年,信王朱由检十六岁 。因为熹宗三个儿子先后夭折,此时没有子嗣(以后也不会有了),而他的亲兄弟中只有信王尚在世 , 所以为了国本稳固,信王大婚后没有立即前往藩地,而是继续留在京师,被当做大明潜在的皇储 。
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熹宗在西苑游玩时不慎落水染病 , 导致症入肺腑,身体浮肿,之后病情迅速恶化 。八月十二 , 已经卧床不起、自知命不久矣的熹宗召唯一的弟弟朱由检入宫,于乾清宫病榻前拉着他的手嘱咐:“吾弟当为尧舜 。”朱由检大哭叩首,奏对时言辞不能成句 。
十天后,天启七年(1627年)八月二十二,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信王朱由检奉遗诏,于八月二十四入继大统、登基称帝 , 以明年为崇祯元年,这就是大明第十六代皇帝——明思宗崇祯帝 。继位时的崇祯帝才十七岁,而他所接过的大明社稷,已经是一个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
崇祯一朝,文官集团逐渐坐大 , 合谋私利,导致大明政局逐渐恶化,中枢政令紊乱不堪 。崇祯帝少年继位,自一开始就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再加上他本人执政偏激拗执、刚愎严苛、对于文武诸臣也极度不信任,性格又猜忌多疑 , 致使大明朝政废弛、法令败坏,国家积重难返 。再加上崇祯帝执政举措失当、进退失据,造成底层农民生活困苦、民不聊生,只能铤而走险聚众造反,天下因此烽烟四起、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同时,辽东后金也多次毁边墙入寇,崇祯帝经常处于左支右绌、焦头烂额的境地,不断地采取措施以图挽救时局,又不断地因为举措失当而接连受挫,朝政愈发糜烂不堪,大明社稷也在崇祯帝的反复折腾中逐渐走向灭顶之灾 。而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夹攻之下,大明王朝在十七年后终于倾彻底覆 , 不过这不是本文的重点 , 略过不提了 。
崇祯帝登基后自奉甚简,对于后宫女色并不沉醉,除了依制将信王妃周氏升为皇后、信王次妃袁氏、田氏升为贵妃之外,只晋封了寥寥数人为后宫嫔妃,在明朝历代皇帝的后宫妃子数量中,崇祯帝基本是最少的那一个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