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非鱼水霉怎么治

罗非鱼水霉怎么治,鲮鱼的多少度会冻死?鲮鱼6-7℃就会死冻,罗非鱼10-12℃就开始死亡 。这些温水性鱼虾一般在水温降到上述范围前都必需采取保温措施,否则会冻死,有些即使没有冻死 , 冻伤后极易诱发感染水霉、寄生虫而大量死亡 。当前我省已持续十多天低温,而且低温天气仍在持续,水温已降到这些品种的临界死亡温度之下 , 如没有采取保温措施将会大量死亡,损失也将很大 。为此必须切实做好现阶段防寒和气温回升后的防病防疫工作 。
二、当前防寒应急措施
1、切实加强对池塘养殖鱼虾,尤其是罗非鱼、鲮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等温水性养殖品种的防寒措施 。加强巡塘和对越冬设施的管理,防止保温大棚渗雨、渗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取加温措施 。
2、没有建保温大棚的养殖池塘,可采取加深池塘水深 。进水时尽可能抽取地下水,或者是其它水温较鱼池高的水源,不要抽取水温较低的浅层水 , 进水时应缓慢少量,不宜一次性大量进水,避免引起不同水温层交流和鱼产生应激反应 。并在向北方搭建挡风设施等方法进行保温 。
3、有条件的养殖场 , 可在池塘底部用热水管注入热水,或温泉水,使池塘底部形成热岛,有利于鱼类聚集御寒 。
4、尽量减少对上述养殖品种的人为刺激和干扰 。若需过塘,操作要细致,防止损伤鱼体,并做好消毒工作;如若起捕上市最好进行一次性清塘 。
5、加强病害监测 。发现暴发性病害尽快上报渔业主管部门,并做好相应的防治、隔离措施 。
加州鲈与甲鱼混养技术?池塘准备
除稚鳖池因面积过小不宜改建成混养池塘外,其余的幼鳖池、成鳖池、亲鳖池均可改建 。改建后的混养池应以养鳖需要为主,一般要求水位1.5米以上,面积3~8亩 。
苗种放养前 , 池塘必须经过暴晒、清整,放养前7~10天,每亩面积用生石灰75~100千克化浆全池泼酒,进行带水(10厘米)清塘,以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菌,然后注水1.2~1.5米 。
鳖种放养前每亩水面设3~5个食台(每个食台规格为长150厘米、宽50厘米)、一个浮水性晒台(宽1米、长4米) 。
2.混养鱼类品种的选择
可根据池塘、饲料等条件,以不影响鳖的正常生长为前提,选择混养鱼类的品种 。混养鱼类时以主养鱼为主,搭配其他品种 。
滤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均可与鳖混养,如鲢、鱅、鯿等可充分利用水体的浮游生物,鲫鱼、罗非鱼等可摄食养鳖的残留饵料、有机碎屑和鳖的排泄物,草鱼、团头鲂等可摄食水中的水生杂草 。
黄颡鱼、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类出可与鳖混养 , 但为了避免这些肉食性鱼类对鳖食物的竞争,尽量做到让鳖与肉食性鱼类分开摄食,可先投喂鱼类饲料 , 半小时后再投喂鳖饲料 。
下面以中华鳖与黄颡鱼的高产混养模式为例介绍鳖鱼混养技术,可实现1亩水面,年均亩产中华鳖100千克,黄颡鱼400千克 。
3.苗种放养
黄颡鱼种要求体质健壮、体表无伤无病、规格一致 。一般鱼种规格为5~10克,每亩放养6000~8000尾左右,一次性放足 。在黄颡鱼种下池15~20天后,搭配投放一些与黄颡鱼在生态和食性上没有冲突的滤食性鱼类 , 如每亩可搭配体长15~20厘米的鲢鱼80~100尾,鳙鱼寸片700~800尾 。
为保证中华鳖当年上市,鳖种一般选用规格为200克/只左右的大规格鳖种 。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水温稳定在20℃以上时,选择晴好天气放养,每亩放养200~250只 , 鳖种要求规格整齐,体质健壮,体表无病无伤 。
鳖种、鱼种放养时用15~20毫克/升的聚维酮碘溶液或3%~5%的食盐溶液等浸泡消毒 , 以杀灭鳖、鱼体表的细菌和寄生虫,同时预防水霉病的发生 。下塘时,运输鳖种、鱼种的水体温度与放养池水的温差不超过2℃ 。黄颡鱼种转运、放养工作最好在冬季完成,动作尽量要轻,避免鱼体受伤 。
4.投喂
由于黄颡值为偏肉食性鱼类 , 在完全使用配合饲料投喂前,必须进行人工驯化,驯化过程一般需7~14天,前期以鱼肉、动物内脏等动物性饲料为主,以配合饲料为辅 , 顺利让其集群摄食,投喂时用声音刺激,让其形成条件反射,而后逐步提高配合饲料的使用比例,直至完全使用配合饲料投喂 。配合饲料选用膨化饲料 , 应投在固定的食场内,黄颡鱼食场与鳖食台距离20米以上,每天上午6~8点,下午5~6点各投喂一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5%,具体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以及鱼的摄食情况而定 。
钓鱼小药蓝粉是什么?钓鱼蓝粉是蚯蚓的味道!
一款主攻罗非的小药,对罗非鱼极具诱惑力,吸引大罗非鱼进窝,蓝粉是鱼类饥饿素 , 能够刺激罗非鱼的饥饿感,让罗非鱼的鱼口变得很好,钓罗非的效果超级好 。鱼吃了会上瘾 , 导致鱼会依赖上这种味道,在同一个地是一款户外、休闲、竞技、黑坑、野钓的粉状小药 , 颜色呈蓝色,椰香味,针对老塘回锅鱼使用,在颗粒饵中适量添加本品,诱钓效果奇佳 。
三黄鱼苗养殖技术?三黄鱼性情温和 , 属底栖性鱼类,它除了到水面吞食空气和摄食外,很少到水面活动 。白天 , 饱食后的塘鲺鱼喜欢聚集于池底、洞穴或阴暗处 。夜间则活动频繁,成群到水面猎取食物 。
塘鲺鱼具有树枝状(珊瑚状)的鳃上呼吸辅助器官和皮肤呼吸功能 , 能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 , 因而耐低氧能力很强 , 能够生存于一般龟类不能生存的低氧、浅水或污染的水中 。只要皮肤保持湿润 , 长时间离水也不会死亡 。更奇特的是,只要是非致命的伤口,都能很快自愈 。
属于热带色类 , 耐低温能力较差 。当水温降到12℃时,停止摄食;水温降至8~10℃时会出现冻伤和感染水霉?。凰略?℃以下时死亡 。因此,在人工越冬期间,水温必须保持在13℃以上,在北方地区要进行保温越冬 。
食性是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其食量较大 ,  日可进食自身体重的5%~8%,大日食量可达体重15%以上 。如投饲量过大,甚至会出现摄食过多而胀死现象 。与之相应的是它同样十分耐饥,鱼种或亲鱼人工越冬期间,4~5个月不投饵也不会死亡,当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开始正常摄食,20~25℃,勾摄食旺季,5~9月为摄食盛期,生长也相应较快 。胃大而肠短 , 适合消化动物性饵料 , 性贪食,食物不足时常出现弱肉强食、互相残杀 。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投喂的动物饲料有色粉、蚕蛹、蝇蛆、蚯蚓、螺蚌肉、蛇鱼和屠宰场下脚料等 , 也可投喂植物性饲料,如豆饼、花生饼、米糠、麸皮、酒糟、豆腐渣及细浮萍等 。目前,在大量推广养殖时,可全部转为吃配合颗粒饲料,这样饲料营养更全面,也更加卫生、清洁、方便,更符合鱼类健康养殖 。
日常管理早晚巡塘鱼苗放养后,要坚持早、晚各巡塘1次 , 观察塘鲺的活动、摄食及水质变化情况;捞出池塘漂浮的杂物及死鱼,保持水质清洁 。水质管理每天22:00至次日8:00,启动增氧机进行增氧,每天13:00~14:00曝气1次;每隔10d施放EM复合微生物菌改水1次;每月用渔家宝微生物改底剂改底1次;混养少量罗非鱼、鳙鱼、鲢鱼、鲮鱼和鲤鱼等滤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用于稳定水体水质 。
罗非鱼和鲫鱼都有严重的传染疾病是真的吗?【罗非鱼水霉怎么治】你好我是文子搞野,很荣幸接到你的问题邀请关于 罗非鱼和鲫鱼都有严重的传染病是真的吗,如何区分哪些是感染的我的回答是这样的,鲫鱼和罗非鱼是没有什么传染性疾病的,关于如何区分哪些是感染的这个更好看一点,无论是鲫鱼还是罗非鱼只要它们身上没有伤斑,红点什么的 , 或者鱼体鳞片完整的都是没有病的好鱼,而生病的鱼顶多就得个水霉病 , 也不是什么大病 。水霉菌对寄主无选择性,能感染各种养殖鱼类,包括鱼卵、幼鱼和成鱼 。当鱼体受伤或被寄生虫咬伤时通过水霉菌游动孢子侵入,并在受攻击鱼体组织处吸取营养而迅速生长最终引起菌丝与伤口的组织细胞缠绕粘附、鱼体组织发炎,甚至坏死 。由于水霉菌菌丝不仅寄生在鱼体表面,还侵入鱼体肌肉中,因此很难进行外用药物治疗,目前控制水霉病较为有效的方法主要还是一些预防措施,如在拉网等养殖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鱼体受伤,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浸浴消毒,控制养殖密度 , 越冬鱼种要防止带病过冬,根据鱼类的摄食情况隔几天增加投喂优质饲料或者投喂维生素C , 以提高鱼类的免疫力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有幸能够帮到您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