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仔拉红怎么办

猪仔拉红怎么办,断奶小猪垃肚子黑绿色用什么药?【猪仔拉红怎么办】猪拉稀腹泻痢疾原因分析如下:
1、猪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和猪魏氏梭菌性肠炎等细菌性的疾病造成猪拉稀腹泻痢疾 。
2、病毒性感染造成腹泻,传染快,伤亡重,流行性腹泻、猪伪狂犬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等都属于病毒性感染 。
3、猪体内有寄生虫,如球虫、蛔虫等,也会造成猪腹泻 。
4、其他因素 。天气应激,对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如大豆等过敏 , 猪缺铁也会造成腹泻 。
猪拉稀腹泻痢疾的预防治疗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免疫预防措施 。实行严格的消毒措施 , 严格按照“全进全出”的原则 。做好免疫预防,在产前一个月给母猪做伪狂犬免疫 , 防止新出生的乳猪出现黄白痢,同时,做好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的免疫 。遇到寒冷天气做好保温工作 。
2、治疗措施 。造成猪出现拉稀腹泻痢疾的原因复杂 , 要及时查找病因,对症治疗,同时,可以采用半饥饿的治疗法 , 抑制腹泻 。在饲料中添加“扶正增免管家”,抗击病毒,提高猪的抗体水平,增强免疫力 。定期给猪进行驱虫 。
3、彻底消毒 。在母猪生产时,要对乳房、腹部等进行消毒 。及时对粪便进行清理 。
4、猪腹泻容易造成脱水,要给猪足够的饮水 , 可以选择口服补液盐 。
断奶仔猪拉稀耳朵还发红?怀疑得了大肠杆菌或沙门氏杆菌(仔猪副伤寒),应抓紧时间治疗,否则极易出现脱水 。
首先要采取纠酸补液的方法, , 可用葡萄糖盐水进行口服或耳静脉滴注,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选用阿米卡星、氟苯尼考等 。
断奶十天的仔猪皮肤发青?附红细胞体病又称“红皮病” 。该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 。许多猪发病初期食欲不振,体温开始上升 , 40-41.5℃呈稽留热 。全身皮肤发红 。鼻腔中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结膜潮红,有的猪呼吸加快,每分钟达 40-60次 。有的有呕吐现象 。精神沉郁,前期便秘,大便干燥如算盘珠状,有的带肠粘膜,后期腹泻,排黄色或灰褐色水样稀便 。尿色变深,呈黄色 。
5-6天后有些猪颈部、背部、胸腹下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如绿豆至黄豆大的红点 。
8-9天后,红点变成紫斑,背上毛孔有铁锈色斑点 。有的猪两后肢不能站立 。10几天后发病的猪皮肤苍白 。断奶仔猪发生附红细胞体病后,病情常较为严重 。病猪发烧、扎堆、发抖、步态不稳、不食 , 拉稀,拉黄色或灰褐色粪便,后期粪便干燥 。血液稀薄,凝固性差 。个别小猪很快死亡 。
随着病程发展,病猪皮肤苍白或黄染 。可视粘膜发黄或苍白 。
耐过的仔猪,发育缓慢,往往形成僵猪 。
有的慢性感染的猪 , 症状不明显 , 血液内也很难查到虫体 。但因应激或其他病因可转为急性发作,并呈地方性流行 。隐性感染普遍存在 。附红细胞体病猪皮肤上的红色斑点防治方法:因本病现无疫苗预防,现只有用药物防治 。
①血虫净,每千克体重7毫克肌注,48小时1次 。一般注射2次即可 。
②盐酸多西环素,100g拌料200斤,连用3-5天 。
③强力霉素300克加到1吨饲料中,连喂7天 。
刚出生猪仔喘气费劲?一、病因 在养猪业中新生仔猪低血糖病较常发生 。
主要由于妊娠母猪饲养管理不善,新生仔猪缺奶或无乳,仔猪冬季受寒冷刺激,体内糖原消耗较大及内分泌紊乱等诱发本病 。二、症状 该病常发生在出生后2-3天内的仔猪 , 偶有7天以后才发病的 。发病仔猪突然卧病不起,停食,精神萎顿 , 无意吮乳 , 对周围事物无反应;进而出现神经症状,头向后仰,四肢伸展作游泳状 , 瞳孔散大,眼球不能活动,体表感觉迟钝,皮肤发白,四肢末稍发凉 。发病仔猪血糖含量比同龄健壮仔猪低50-80%,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多数仔猪在发病后3-6小时内昏迷而死 。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 , 几乎全部死亡 。三、病变 外观无明显变化,颌下、颈下及胸腹下侧常有不同程度水肿  , 水肿液透明无色;血液凝固不良;肝脏呈桔黄或黄红色,边缘钝薄,切开肝脏血液呈淡黄色,质地极脆软犹如嫩豆腐,稍碰即破,肝小叶分界不清;肾呈淡土黄色,表面常散有针头大的出血点;膀胱粘膜有时也可见出血点;脾呈樱红色 。边缘锐利 , 切开平整不见血液流出 。四、防治 1、预防措施:本病应加强母猪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以保证母猪在妊娠期内供给胎儿足够的营养和在分娩后有足够的乳汁 。注意冬季产仔房内保持适宜的温度,以防新生仔猪受冷和消化障碍 。2、治疗:以补糖为主 , 辅以其他疗法 。但补糖应尽早进行,因为严重而长时间的低血糖,可使大脑产生永久性的损伤 。(1)补糖:10-20%葡萄糖溶液10毫升,肌肉、腹腔或静脉注射 , 4-5小时1次,连用2-3天 , 有良好效果;同时也可灌服一定量的白砂糖水,有一定疗效 。(2)促进糖原异生:交替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以促进糖原的异生和氧化 , 可提高疗效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0-15单位,一次肌肉注射;醋酸可的松注射液0.1-0.2克一次肌肉注射 。最好可以找个兽医看看,不要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