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元宵节的由来与风俗


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元宵节的由来与风俗

文章插图
元宵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三元日的上元,又称为“上元节”,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夜 。此时在中国北方还是春寒时节,又是大年节的最后一天,庆祝活动都与光明、热闹有关,例如赏花灯、放烟火等,所以又称为“灯节”“上元瞑” 。
赏花灯 猜灯谜
道教三元节的上元为天官赐福的节日,自唐代起,便很注重上元日的祈福仪式,在一年的年头,祈求整年的好运 。后来又结合了民间的燃火炬、佛教的燃灯,成为赏灯的佳节 。此时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赏灯活动相当兴盛 。之后,民间又把猜谜和灯节结合在一起,称为“灯猜”或“灯谜”,这天既可赏灯又可猜谜,猜中了象征新的一年有好兆头,令人心情特别愉快 。
元宵节又有“小过年”之称 。
平溪的天灯,原本是用来避山贼、报平安的信号,后来转为祈福的习俗,成为著名的“放天灯”活动 。天灯也被称作“孔明灯”,是由商家自制贩售,游客购买后写上名字及心愿,运用热气球升空的原理,点燃后放飞上天,表示向天官祈福 。
中部
台中大甲镇澜宫依例在每年元宵夜举行“笺答典礼”,以掷篓卜确定大甲妈祖绕境进香的时程,并举行抢香活动 。
【元宵节的由来及民间习俗 元宵节的由来与风俗】云林北港朝天宫的花灯展,是中南部的重要观光景点,每年都吸引众多信徒前往朝圣 。大龙旗,旗杆重两百公斤,三角旗子长六米、宽三米 。
南部
高雄的佛教寺院佛光山,每逢农历春节期间举办花灯展,展出各种大小不同、主题各异的花灯,如“禅和”“罗汉洞苑”“慈心观音”等,每年都吸引许多民众前往朝圣,并由信众投票选出最美的灯景 。
盐水蜂炮,原本是恭请关帝在元月十五日前夕出巡绕境,通过燃放鞭炮来驱除瘟疫 。后来相沿成习后,民众制作各式各样的蜂炮,在元宵夜配合郊区绕境、夜间游行、头炮台、竞放蜂炮,成为全台狂热的蜂炮之夜东部
台东炸寒单爷,是民间至今保存的炸鞭炮习俗,由自愿扮寒单爷的壮汉站在神轿上,在游行时民众争相向他丢掷爆竹,被认为是越掷越发 。这种带有些危险性的鞭炮炸人活动,曾一度被禁止,但地方民众有的相信借此可以祛邪、还愿,所以还是年年举办 。
灯会
所举办的大型灯展,后来轮流在各县市
举行 。灯会主灯根据每年的生肖来做设计,以传统花灯造型加上科技声光效果,成为灯会的焦点 。近年来主灯造型也出现变化,例如在桃园市就曾出现土地公的主灯 。由于场面盛大,花样多变,每年的灯会都成为元宵节焦点
吃汤圆
汤圆是元宵节必吃的应景美食 。不管是自行制作,还是到市场买现成的,最重要的是全家团聚在一起享用 。由于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天,春节结束后,家人就要外出工作,所以团聚在一起吃汤圆,祈求这一年事事圆满,吃起来就显得特别有意义 。观后感:受教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