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塘弧菌怎么预防( 三 )


喂料:以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为主要目标 。饲料利用率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的关键一环 。因此,不同消化率的饲料,也就决定着不同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本 。比如说,饲料效率差一个百分点 , 就可能意味着生产时间延长3天以上 。一方面饲料消耗量增加了;另一方面人工、水电、调水剂等费用都要增加 。
调水:以不断调整藻相、菌相平衡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中心工作进行调水 。一般来说,白对虾养殖成不成功,看藻相 。即藻相好,成功率就高;养殖能不能高产,则要看菌相 。没有良好的菌相,想获得高产,实在是比较难 。建议采用“定期改底 + 生物调水 + 微生物调控”的模式,稳定水质为调水的核心 。
增氧:合理配置增氧设备,提高水体的溶氧 。养殖水体中溶氧含量 , 是白对虾生长发育之必须 。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藻类等的光合作用产生 。而耗氧大户则主要是水体中有机质、残饵及动植物尸体的分解 。真正南美白对虾消耗水体中溶解氧的比例 , 只占耗氧总量的5%左右 。
三、塘底发黑的解决办法
在养殖过程中,我们不可能等到塘底发黑时才来处理的 。因此,定期清理,及早预防是养殖的关键 。当你发现塘底已经发黑时,其实养殖动物的生长已经受到影响 , 塘底的细菌、寄生虫等也已经大量滋生,这个时候才来处理,其实已经晚了 。但亡羊补牢也未为晚也 , 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总比不处理的好 。
1、减料:先要停料 。白对虾停料几天,一般问题不大 。停料的目的一是降低废弃物进一步产生;二是减少动物摄食的同时 , 降低了“病从口入”的危险;三是便于仔细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
2、改底:改底是必不可少的动作 。养殖前期 , 可采用生物方法 , 进行改底 。养殖中后期,由于白对虾的生长加快、残饵量增加,生物改底的速率要低一些 。因此,应该以化学改底 。
3、解毒:注意改底后,要使用有机酸进行水体“解毒”,这是养殖作业不可缺少的环节 。
4、调水:根据池塘水质、温度、气候、塘底质量等,采用适宜的微生物水质调整动作 。定期进行“改底+微生物调水” , 只要使用的产品效率、成本相适宜 , 就可以较好地稳定水质 。
5、保肝:仅仅对养殖水体工作还不够,应注意白对虾自身的健康 。白对虾的肝胰腺是集消化、免疫、抗病等为一体的要器官 。大部分疾病u发 , 都是由于白对虾肝胰腺出现问题,或者是病变发生时 。“保肝护肝”在白对虾养殖中一直是一个困扰许多养殖者的问题 。
事实上,大家都抓住了“重点”,那就是“保肝护肝” 。但使用的产品的效率如何,决定了保肝护肝的有效性 。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
冬棚养虾出现最多的就是弧菌?。?/h3>弧菌是水产养殖过程中一种最主要的有害细菌,大部分水产养殖疾病都是由弧菌感染引起的 。虾壳溃烂 , 烂尾烂鳃等等症状都跟弧菌感染有莫大的关系 。因此杀死弧菌不重要,如何抑制弧菌在安全范围内,才显得至关重要 。
对虾弧菌
虾塘中弧菌爆发的原因
1、长时间不改底容易引发弧菌病
弧菌生存需要附着在有机质上,长时间的不改底 , 造成底部残饵粪便越来越多,创造了弧菌适合生长的环境,弧菌就会大量的繁殖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