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前期怎么查料

对虾前期怎么查料,对虾不上料台的原因?【对虾前期怎么查料】一般都是料台脏才会如此 。
南美白对虾不吃料是什么原因?白对虾的摄食习性,大致有八条,(1)虾的头脑不发达 。不象鱼那样会形成投饵的条件反射,利用条件刺激,作为投饵信号是没有用的,只能分散投 。(2)它的视觉较差 , 主要靠嗅觉觅食,觅食能力差 。因此要分散投,勤投少喂,为保持饵料的气味,最好在饲料中加乌贼肉,牛磺酸和某氨酸等诱食剂,有利于虾找到饵料 。(3)它以螯足猎取食物,用腭足抱持食物,送入口中,因此不能摄取粉状食物,配合饲料在水中至少2个小时不溶解 。(4)对虾摄食时怕惊动,池内应少放或不放争饵鱼类 。(5)有明显的嗜食性,只吃一种饵料,更换新饲料会使摄食量下降,所以在养成中更换时要减少投饵量,以后再逐步增加至正常的投饵量 。(6)摄食每日有两个高峰 , 黎明和傍晚摄食较多,中午和夜间摄食较少 。所以,黎明和傍晚的投食量要占全天的60% 。(7)有在池边觅食的习性,投饵时,要在池周边投饵,等长大后逐步向深处移 。决不可投在深水沟里
0到3号料对应多大的虾?1-2公分喂开口料,2-3.5公分喂零号料 , 3.5-5公分喂破碎一号料,5-7公分喂颗粒一号料 , 7-8公分喂小号二号料,8-9公分喂大号二号料,9-11公分喂三号料 。
1-2公分喂开口料,2-3.5公分喂零号料,3.5-5公分喂破碎一号料,5-7公分喂颗粒一号料,7-8公分喂小号二号料,8-9公分喂大号二号料,9-11公分喂三号料 。
开口料 1cm左右 0号 1.5到2cm 0.8 2.5到3.5 1.0 4cm 1.2 5cm 1.6 6cm以上
水晶虾不吃食怎么回事?1一直无法看见虾,或者是躲在隐蔽处 , 对投放的虾粮不怎么感兴趣 , 即说明虾的状态不是很好,多数情况是由于水质不稳定 。可以尝试按时换水或添置新的过滤设备来解决问题 。
2虾一直趴在缸壁上、或者是泥上,前腿作刨地状,但对于虾粮并无兴趣 。这种情况说明缸中的水质是稳定的,但缸内有足够的藻类和微生物 。所以虾不想吃新投入的虾粮 。
3虾的情况和第二种情况相同,但是不管投放什么食物,数分钟后都会变成虾球 。这种情况首先说明了水质稳定,但缸内的微生物或藻类并不充足或不是虾所需要吃的 。所以可以尝试帮它们换换口味了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这种水质中,小虾的成活率比较低 。饲养者最好是亲自补充幼虾饲料 。成年虾的饲料对于幼虾而言无法摄取 。
4虾大多时候躲在隐蔽的地方,但一旦投放饲料后能吸引到大部分虾来吃 。首先能确定虾子的体质还不错,但是水质不太稳定 。建议合理的调整水质后,再观察虾子是否不再隐蔽起来 。
虾池里有死虾怎么清理?虾池里有死虾了,马上要捞出死虾,不用停料 。
然后可以参考下面的做法进行清理:
1、抓清淤除野 。凡是养过一年虾以上的虾池,由于池中残饵和粪便的积累,已使池水变浅,有毒物质增多,所以放虾苗前一定要高标准、高质量认真进行虾池清淤工作,清淤面积要达到百分之百,保证池中水深1.5米以上 。尔后使用漂白粉进行“除野” 。
2、抓肥水繁饵,适时投苗 。4月下旬往虾池内放水,使水深达到0.5米,每亩施用尿素2.5公斤 。使池中的藻类、轮虫等大量繁生,以达到肥水繁殖基础性饵料的目的 。5月20日前后,适量投苗,每亩投苗3至4万尾,一定要投放无病健壮的虾苗 。
3、抓调节水质 。在对虾养成前期,换水次数较少 。当池水透明度降到15厘米~20厘米时,要换一次水,换水量占池水量的1/2 。养成中期 , 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 。换水的方法是先排掉池中底层水,后添加新水 。一定要防止那面排水,这面进水的混水养虾,在降雨较多的汛期不搞大排大灌,而是把表层的淡水排掉,以保证池水盐度相对稳定 。
4、抓合理投饵 。要自制推网一个,每早5时取样50至100尾,认真观测对虾的胃及长势 。同时用旋网测定池中对虾生存量 , 以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投饵 。在对虾养成后期每天喂6次,在日出前和日落后各投饵喂一次,占日投饵量的40%,晚上每隔4小时投喂一次,占日投饵料量的60% 。每天的投饵料量 , 池中四周占80%,滩面占20% 。但在池中水温超过30℃时不投饵料,水中溶氧少时,不投饵料,水质恶化时不投饵料,雾大气压低时不投饵料,注进新水后1小时不投饵料 。
5、抓防止浮头 。要坚持经常观察,加强水质监测,提高防治病害技术,及时准确分析掌握水情、池情、天情、虾情,做到早发现,早防治 。当发现蠓虾、小鱼靠时,说明水中缺氧 , 是虾浮头的前兆 。这时候要昼夜不停地把水搞活 , 也可搞人工造浪、人工造氧、投冰降温,投放增氧剂 。投饵也不能在下半夜易缺氧时投饵料 。切不可发现浮头搅得沉渣泛起,这只能加剧对虾的死亡 。6、抓虾贝、鱼混养 。坚持对虾与贝类混养和对虾与鱼混养,不仅大大提高池面积和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了养虾成本,还有利于对虾发育生长,提高对虾产量、防止对虾浮头死亡 , 增加虾池效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