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喝起来则像红茶 老白茶煮的为何是红色


老白茶喝起来则像红茶 老白茶煮的为何是红色

文章插图
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曾几何时,国内流行过明星模仿秀 。
靠着一张“明星脸”,催生出了一大批靠模仿明星营生的人 。
更有甚者,得到了本尊的认可,命运发生了大翻转 。
后来,这波热潮过去了,钱不好赚了,于是他们又转战各大直播平台去了 。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闹出了不少社会新闻 。
比如,前几年有个热门话题是#山寨版xxx涉嫌欺诈# 。
说的就是一个人假冒明星的身份,到处接商演、做代言,成功实现年入百万,经济自由,但最后却被本尊给起诉了 。
我相信,他们的初衷是好的,始于爱好,希望可以得偶像的认同,得到粉丝的喜爱 。
可一旦从爱好变成赚钱的工具,尝到了流量的甜头,一切就变了 。
尽管明眼人很快就能发现,这并非本尊,而是冒牌货,可把李鬼当李逵的人,同样不在少数 。
只能说,明星可以高仿,但人生不能 。
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因热爱而生的职业,大部分,都是为了捞金罢了 。
《2》
茶圈里,也有很多因为“像”而产生的误会 。
常有人说,“新白茶很寒凉,喝起来像绿茶,老白茶倒温和点,像红茶 。”其实不难理解,毕竟白茶复兴的时间并不算久 。
在六大茶类中,如果说绿茶和红茶是大前辈,家喻户晓,那么白茶不过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透明罢了 。
喝惯了绿茶和红茶的茶客,总喜欢拿其它茶类对标白茶 。
这,是一种本能 。
就像大魔头李莫愁第一次见到郭芙,心里一动,称她“肤似玉雪,眉目如画” 。
打比方,是一个常用的修辞说法 。
至于恰不恰当,则又是后话了 。
“新白茶像绿茶,老白茶像红茶”的说法,也不是第一次听闻了 。
可事实上,白茶既非绿茶,也非红茶,用“像”来概括它们三者间的关系,并不恰当 。
白茶,是六大茶类中工艺最为简朴的存在 。
不炒不揉不杀青,由于没有过多的人为干预,保留下了原汁原味 。
白茶特有的毫香,类似于干燥的芦苇、野蕨菜的气息,是其它茶类所不曾有的 。
但与此同时,毫香不太容易喝懂 。
以往爱喝绿茶的朋友,第一次喝到新白茶清新鲜爽的汤感时,也难免会带入喝绿茶时的印象 。
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误会 。
大家不知道的是,白茶和绿茶的香气、滋味,是完全不同的 。
纵观中国的几大名优绿茶,香气大略包括了豆香、栗香、清香、兰香、草香、火香 。
汤水清新、纯净,清香扑鼻,“鲜”感格外突出 。
而新白茶的香气,有干草香、有毫香、有草药香,还有馥郁的花香 。
这股花香,层次多变,每一冲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就像闯入了一条种满了鲜花的林荫小道 。
每隔一段距离,都盛开着品种不同的鲜花 。
比如,2020白牡丹里光是花香,就有夜来香、栀子香、玉兰花香、水石榕香、晚香玉香……几乎两只手都快要数不过来了 。
新白茶的汤水,比绿茶更加的淳和鲜爽 。
含一口在嘴里,沉甸甸的,劲道且充满着重量感,十分有内容,有内质,有丰腴感 。
这样对比以后,你还会觉得绿茶像新白茶吗?
《3》
至于新白茶寒凉,更是一个曲解 。
寒凉,是中医上的说法 。
寒、热、温、凉,是中药的四种特性 。
而中医上的“性寒”,可不是大家想当然的,直接把白茶等同于性寒凉,早就是老黄历了 。
常有新茶友问:“听说新白茶性寒凉,我胃不好,能喝吗?”
可见,在一部分人的心里,茶叶凉不凉,和对胃部的刺激大小有关 。
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要看茶多酚含量的多与少 。
是的,导致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喝茶不舒服的真正原因,在于茶多酚 。
有些茶友,说喝了绿茶胃不舒服,太刺激了 。
其实,是过量的茶多酚刺激了胃部的粘膜,从而引起不适 。
归根结底,还是“茶多酚”惹得祸 。
不过,茶多酚作为茶叶中的一种营养物质,是必不可少的 。
可有的茶叶含量高,有的茶叶含量低,区别在于工艺 。
绿茶加工,必须经历杀青 。
杀青的方式也有很多种,分为蒸青、炒青、烘青、晒青 。
最主要的目的,除了散发青臭味,散发良好香气的形成,更重要的是通过高温破坏或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 。
酶是一种催化剂,号称天下所有万物无不可催 。
教科书上的知识告诉我们:“酶的温度是40-50℃,到了85℃以上,酶的活性就会轰然倒塌”,也就是失去了活性 。
而绿茶的杀青过程中,通常要经历超过100℃的温度 。
当酶促氧化被制止了以后,绿茶中的茶多酚物质含量,也就永远停留在刚刚制成成品茶的时候 。
正因为如此,绿茶提倡喝鲜,并不具有后期的转化价值 。
即便存了3年、5年,这款绿茶没变质,但茶多酚的含量依旧是当初那个数,基本不会减少 。
所以,有杀青的茶叶,茶多酚的含量更高一些,而胃弱的茶友喝起来便会觉得不太舒服 。
不杀青的白茶,随着后期的陈化,茶多酚含量会渐渐降低,最终达到一个合适的范围 。
肠胃功能较弱的茶友,也能很好接受 。
因此,新白茶“性寒凉”这一说法,压根无法站稳脚跟,不过空穴来风,人云亦云罢了 。
《4》
红茶,是一种全发酵茶 。
而老白茶,即使过去了多年,内含物质发生了改变,但也依然延续着白茶的特点,清鲜、醇爽 。
白茶的微发酵,成为了老白茶,也不会随意改变 。
不可能,也绝不会成为全发酵茶的红茶 。
与白茶相比,红茶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工序繁琐 。
红茶的加工,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使得鲜叶成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的香气物质,并具有香甜味醇的特点 。
很显然,白茶和红茶不仅工艺不同,外观、香气、滋味,皆有很大差距 。
试想一下,微发酵的白茶,在足够密封干燥的情况下,既没有太多的水分,也没有高温,又怎么会遭遇过度的发酵呢?
所以,白茶存久了会变成红茶的说法,是个谬论 。
事实证明,老白茶的颜色,并不红 。
不仅是茶叶不红,茶汤也不红 。
诚然,市面上有一些所谓的“老白茶”,它们干茶颜色发红发暗,冲泡后的汤色也呈现为红褐色、暗褐色 。
这些不正常的表现,都代表了它们被渥堆,被暴晒,被过度发酵的事实 。
真正的老白茶,自然陈化而来,主色调不会发生太大改变 。
比如2018年的白露茶,现在的模样,依然延续着新茶时期的迷彩色,只是略显陈旧,略黯淡一些 。
冲泡出来的茶汤,汤色晶莹,如明月般带着几分疏离感和清冷感 。
到了三、四冲,汤色渐深,呈现着深深的黄绿色,白毫在水中飞舞,璀璨如天边的闪耀星辰 。
毋庸置疑的是,白茶经过了多年的岁月沉淀后,香气和滋味的确会变得沉稳、醇厚 。
与新白茶相比,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味 。
《5》
正常的白茶,是鲜的、是香的,符合国标鲜香醇爽标准 。
不同于绿茶的昙花一现,白茶值得越存越香 。
也不同于红茶的全发酵,白茶更注重原汁原味 。
所以,白茶就是白茶,是六大茶类中独立的存在 。
既非绿茶,也非红茶 。
无论新老,白茶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和风韵 。
这种特别的味觉体验,是以往不曾有的,是其它茶类不可替代的 。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