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是红茶 大红袍是红茶还是黑茶


大红袍是红茶 大红袍是红茶还是黑茶

文章插图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茶叶的分类 , 说来复杂 。
以白茶为例 。
按产地海拔分 , 有高山茶、平地茶 。
按存茶年份分 , 有新白茶、陈白茶、老白茶 。
按主要品种分 , 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
按主要产地分 , 有福鼎、政和等 。
按外观形态分 , 有散茶、饼茶、砖茶等 。
按茶树品种分 , 有大白、大毫、水仙等 。
按茶园管理分 , 有台地茶、抛荒茶、荒野茶等 。
按采茶季节分 , 有春白茶、秋白茶 。
按具体等级分 , 以白牡丹为例 , 有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
按萎凋方式分 , 有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复式萎凋 。
除此外 , 还有不少特殊分类 。
比如 , 有机生态茶和非有机生态茶 。
比如 , 白毫银针里的小众分类 , 头采米针、尾针等 。
比如 , 民间的香型分类 , 诸如荒野柚香白茶等 , 颇有特色 。
比如 , 按节气分 , 清明白牡丹、谷雨春寿眉、白露寿眉、秋分寿眉等 。
一言概之 , 将白茶逐项细分下去 , 好比一座精彩的大观园 。
万千世界 , 琳琅满目 , 姹紫嫣红 , 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从大方向看 , 在茶圈里 , 给茶叶归类始终是一项难题 。
别说新茶客 , 就连许多喝茶多年的老茶友 , 未必能弄清这4点分类 。
《2》
一、白茶饼是不是按松压、紧压分类?
这说来话长 。
有人说 , 白茶饼并非都是紧压茶 , 因为茶饼有分松压和紧压 。
乍一看 , 这个观点没有错 , 但事实没那么简单 。
市面上的白茶饼 , 压制松紧程度不一 。
有压得松一些的 , 部分商家名其曰“松压饼”或“手撕饼” 。
顾名思义 , 这饼茶压得很松 , 在拆解时哪怕不用茶刀撬茶 , 轻轻一撕便能拆开 。
也有压得过紧的 , 整饼茶就像一块油盐不进的铁板 , 硬得像石头 。
撬茶时特别费劲 , 哪怕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 未必能顺利撬开 。
到最后 , 好不容易撬出一小部分 , 也大多以撬碎的渣末为主 。
从买茶角度看 , 白茶饼压太松或压太紧 , 都不是好事 。
压饼太松 , 茶饼不成型 , 容易散开 。
这样的松压饼 , 不能体现白茶压饼后独有的醇厚、甘醇、成熟风味 。
但压饼太紧 , 更是不妥 。
这意味着压饼时用力过头/温度过高/时间过长 , 导致大量养分流失 。
硬邦邦的茶饼即便费劲撬开后 , 用沸水泡开 , 茶香、茶味、茶韵均难以令人满意 。
将这样的茶饼买回去 , 着实太鸡肋!
所以 , 在买茶饼时 , 最好买松紧程度适中的 。
回到正题 , 按市场行情看 , 白茶饼分松压、紧压的确没错 。
但要说“白茶饼并非都是紧压茶” , 那就不妥了 。
因为按照官方分类 , 紧压茶属于专业名词 。
紧压茶 , 是相对散茶而言的概念 。
白茶里 , 紧压茶的造型不一 。
有茶饼、茶砖、饼干茶、龙珠茶、月饼茶、粽子茶等 。
在压制定型时 , 不论这饼茶压得是松、是紧 。
但凡经过蒸软、包揉、定型等压饼工序 , 统统属于紧压茶!
《3》
二、茉莉花茶到底是绿茶 , 还是红茶?
两边都不是 , 茉莉花茶属于再加工茶 。
再加工茶 , 独立于六大茶类之外 。
它是以茶叶为原料 , 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 。
茉莉花茶的茶坯 , 原料不限 。
不论绿茶、红茶、白茶 , 还是其它别的茶 , 只要它以茶叶为原料 , 并加入茉莉鲜花进行窨制提香 , 就属于茉莉花茶 。
按福州本地的茉莉花茶做法 , 窨制花茶得出成品后 , 只留茶叶不留花 。
茉莉鲜花的香气 , 大多被深深窨入茶叶里 , 如影随形 。
有道是 , 窨得茉莉无上味 , 列作人间第一香 。
当然外地的花茶加工里 , 亦有在成品里保留干花的 , 做法并不相同 。
和茉莉花茶同理 。
玫瑰红茶并不是红茶 , 而是再加工茶
桂花龙井并不是龙井 , 而是再加工茶 。
陈皮普洱并不是普洱 , 而是再加工茶 。
经过再加工后 , 一款茶可以获得与之前完全不同的风味 。
但这些再加工得来的风味特色 , 普遍留存时期有限 。
尤其是各式花茶 , 它们通过窨制窨香等方式获得的馥郁花香 , “花期”比较短暂 。
买入手后要趁早趁鲜喝 , 不要久存 。
以免风味下降 , 跑气变味 , 甚至严重变质 。
到头来 , 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4》
三、金骏眉是不是高等级正山小种?
不算 , 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加工方式不同 。
虽然它们的产地一致 , 同样来源自武夷山桐木地带 。
桐木高山地带 , 山高谷深林密 。
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界范围 , 高度重合 。
当地的生态管理要求严格 , 不得随意开荒 , 不得毁林种茶 , 未经提前报备 , 外来车辆不许入内 。
放眼整个茶圈 , 能够从自然保护区里走出来的茶叶 , 寥寥无几 。
产地生态环境绝佳 , 品质出色 , 是金骏眉和正山小种能够在茶圈走红的底气 。
但严格来说 , 金骏眉和正山小种的分类不相同 。
具体内容 , 可以参考《武夷红茶》地方标准 。
这份标准内容里 , 白纸黑字写明金骏眉属于“奇红” , 而非正山小种 。
奇 , 含有新奇、奇特的意思 。
围绕金骏眉和正山小种 , 它们的不同之处很多 。
首先 , 诞生时间不同 。
金骏眉在2005年前后方才创制成功 , 是红茶新贵 。
正山小种历史悠久 , 早在17世纪就已经销往欧洲 , 是圈内公认的世界红茶鼻祖 。
其次 , 采茶标准不同 。
金骏眉的原料 , 以桐木高山茶树单芽为主 。
正山小种的采摘 , 从一芽一叶、二叶或者小开面的一芽三、四叶不等 。
最后 , 加工工艺不同 。
金骏眉以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特定工艺制成 。
正山小种的工艺划分 , 要更复杂些 。
按烟熏工艺的有无 , 有烟小种和非烟熏小种之分 。
最后 , 它们在风味特色、产量高低等方面 , 统统都有差距 。
在归类时 , 可不要再将它们混淆在一块!
《5》
四、大红袍是红茶?铁观音是绿茶?
错错错 , 它们统统都是乌龙茶!
大红袍 , 产地是武夷山 , 属于岩茶 , 归入闽北乌龙茶派系 。
和水仙、肉桂、铁罗汉、白鸡冠、矮脚乌龙等是一家 。
按火功分 , 有轻火、中火、足火等 。
按产地分 , 有正岩、半岩、洲茶、外山之别 。
按拼配方式的有无 , 分拼配大红袍(别称商品大红袍 , 市面上较常见) , 和未经拼配的“红袍二代”品种茶 。
包括北斗、奇丹、小红袍、紫红袍在内 。
它们都是由母树身上剪穗、扦插、无性繁殖培育得来 , 遗传着大红袍的风采 。
比如 , 茶树新梢的叶片颜色偏红、偏紫红 。
与状元归来报恩为茶树身披红袍 , 叶片染上红色等民间故事 , 不期而合 。
比如 , 这些品种均有明显木质香特征 。
茶香沉稳悠扬 , 大气中正 , 别具一格 。
铁观音 , 产地是安溪 , 归入为闽南乌龙茶派系 。
早年间 , 清香型铁观音的问世 , 曾在茶圈风靡一时 。
而清香型铁观音的干茶颜色偏青绿 , 单从外形看 , 难免会让人误以为是绿茶 。
其实 , 它的真实身份是乌龙茶无疑 。
当然 , 铁观音的外形颜色 , 并非都是青绿的 。
因为 , 铁观音有清香、浓香之别 。
如果是颜色乌润 , 略带砂绿的浓香铁观音 , 那么 , 极少会有人将它和绿茶联系在一块!
《6》
六大茶类 , 青茶当中的乌龙茶 , 背后有着庞大的家族体系 。
按地域分 。
有闽北乌龙 , 以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为代表 。
有闽南乌龙 , 以铁观音为代表 。
有闽西乌龙 , 以漳平水仙为代表 。
有台湾乌龙 , 以冻顶乌龙、东方美人茶为代表 。
有广东乌龙 , 以凤凰单丛为代表 。
若按“秀才识字读半边” , 以为大红袍名字里有个“红”字 , 就将其归入为红茶 。
那就要闹出笑话了!
同理 , 安吉白茶虽然名为“白茶” , 但实质为浙江绿茶 , 因茶树的低温白化变异 , 故得名 。
而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等 , 它们属于红茶 , 而不是乌龙茶 。
不能单单看到名字里带有“工夫”二字 , 就将其混淆 。
茶叶的分类 , 不是单纯看颜色划分那么简单 。
比如 , 红茶并非全都是“红叶红汤” 。
金骏眉汤色金黄 , 正山小种汤色橙黄 , 与一碗“红汤”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什么是白茶?月光白是白毫银针吗?买白茶前 , 这4个问题要搞清楚
武夷岩茶与大红袍是一个概念吗?那肉桂、水仙也是大红袍吗?
大红袍早已消失在历史上 , 那么现存的母树大红袍 , 又是哪来的?
北斗 , 奇丹 , 小红袍 , 紫红袍 , 谁才传承了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神韵?
原创不易 ,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 , 请帮忙点个赞 。
关注【小陈茶事】 , 了解更多白茶 , 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 , 专栏写手 , 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 , 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 , 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大红袍是红茶 大红袍是红茶还是黑茶】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