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了黄河的气势 写出了黄河什么的气势


写出了黄河的气势 写出了黄河什么的气势

文章插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被诗词反复吟唱 。如,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描写黄河的辽阔、壮观 。但要说到写出黄河之雄伟、之气势,那么非以下七首诗词莫属 。
1. 黄河夜泊明代诗人李流芳的《黄河夜泊》写到: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
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 。
【写出了黄河的气势 写出了黄河什么的气势】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黄河的一夜,就像在战场上的一夜一样:天空明月似霜,四周寒沙摄魂;河水奔流,响声震耳欲聋;大浪淘沙,从平野一直到天涯海角 。
黄河如战场,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战魂 。
2. 浪淘沙唐代诗人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到: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九曲,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万里沙,壮哉!从天涯来的风浪,一路滔滔,一直到银河上去,同牛郎织女星会合 。
毫无疑问,这展现的是唐人豪迈的精神,唐人说水流雄壮,那一定是要和银河产生关系的 。
3. 将进酒诗仙李白不止一次提到黄河,但他在《将进酒》里写得最有气势: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腾到海不复还 。
黄河之水天上来
对于诗仙来说,一个小小的庐山瀑布,都是“疑是银河落九天”,那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名副其实了 。从天上而来的黄河之水,一路奔腾,直到大海,就像中华民族一样,勇往直前,不复还 。
唐人的豪迈,太白第一;黄河之气势,是年轻人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之气势 。
4. 拂舞词唐代诗人温庭筠被尊为“花间派”之鼻祖,是唐代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但写起黄河来,气势不输最豪迈的诗词 。他在《拂舞词》中写到: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
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黄河的惊涛骇浪,是从天上奔腾而来;惊天动地,犹如震耳欲聋的惊雷 。在这样的气势下,龙伯国的巨人也不敢上前;巨浪拍打岸边,如同喷雪一般,高过四周的山峰 。
这样的气势,既有视觉,又有听觉,才配是唐人之作 。这样的气势,才配是黄河,才配是中华民族之魂 。
5. 黄河宋代大改革家王安石笔下的《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
一支黄浊贯中州
王安石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同时,也指出了黄河的危害:黄河之水源自昆仑山,贯穿神州大地,气势磅礴;一路风沙,一路波浪,数千里长;一旦洪水决堤,万千的黎民百姓将无家可归 。
政治家不光要浪漫,更要实际,先天下之忧而忧 。
6.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元代诗人元好问的黄河,除了气势,还有全面,一首黄河壮丽之歌 。他在《水调歌头·赋三门津》中写到: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袐神奸 。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