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孩子发烧39度怎么办 四岁孩子发烧39度别着急降温( 二 )


4、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惊厥
宝宝发烧引起惊厥,是3岁以下宝宝常见的急症,因为他们的大脑功能还未发育熟 。如果宝宝在家中突然发生惊厥,妈咪一定不要惊慌,也不要拍打、摇晃或大声呼唤宝宝,更不要把宝宝紧紧搂抱 。
5、治疗发烧必须吃药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 。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 。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 。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 。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 。
6、体温降下来后,就不会再反弹
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 。因此,当药力逐渐减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治疗 。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
四、四岁孩子发烧39度着急降温不一定是对的
1、别急著退烧,反覆发烧应就医找原因
天气忽冷忽热,病毒肆虐,小宝贝容易发髙烧,许多著急的家长害怕孩子发烧会烧坏脑子,急著用退烧贴片、冰枕,塞剂等各种方式降低体温,或者药物间隔时间还没到,就接连喂孩子服用多种退烧药 。
其实,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发烧,孩子发烧时应就医诊察,找出体温升高的病因并治疗 。各种退烧药的效果都只能维持几个小时,如果疾病的过程还没结束,反覆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应持续就医寻找原因,任何退烧药都必须小心剂量和频率,过量使用都不安全 。
2、了解退烧药的潜在风险,并谨慎使用
常用儿童口服退烧药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乙醯氨酚(俗称普拿疼paracetamol),另一种则是布洛芬(Ibuprofen),同时有镇痛抗发炎的效果 。刊登在2008年英国医学期刊《刺胳针》一项大规模研究指出,婴儿期就吃普拿疼退烧的孩子,将来长到六、七岁时,气喘机率比其他从没有服用此种药物的孩童高出46%,罹患湿疹及过敏性结膜炎的机率也倍增 。
研究人员强调,这项发现不代表父母应该停止给孩子服用普拿疼,普拿疼仍是儿童镇痛止热的优先选择,只是应该等到孩子烧到38.5℃才用,且需留心普拿疼使用过量容易引发肝衰竭的风险 。
至于布洛芬,研究显示它在小儿镇痛止热的效果上优于普拿疼,且目前没有增加气喘风险的疑虑,因此广为儿科医师所爱用 。但布洛芬有引起过敏的潜在风险,从单纯的脸部水肿、荨麻疹,甚至严重全身起水泡皮疹的史蒂芬强生症候群(Steven-Johnsonsyndrome) 和过敏性休克均有案例报告,还是要小心使用 。
此外,布洛芬过敏常容易和其他非类固醇消炎剂(NSAID)有交叉反应性,因此要避免併用 。某些小朋友同时对普拿疼及布洛芬过敏,一旦发起烧来,常让家长和医师伤透脑筋 。
如有严重呕吐、孩子拒绝吃药等状况,有时考虑使用肛门塞剂退烧,其主要成份为待克菲那(Diclofenac),像布洛芬一样属非类固醇消炎剂,除容易过敏外,日前还有报告显示经常服用会让一般人罹患心脏病的机会增加四成,也有急性肝坏死的病例,不可不慎 。
3、高烧不退,可採取适当的物理方式降温
孩子高烧不退,除了遵照医嘱给予退烧药外,居家照护须留意以下几件事:a、可抱小朋友洗29~32℃的温水澡帮忙散热,或是开冷气等物理方式降温 。b、由于发烧,无形中水分会由皮肤散失更多,务必要多喝水 。c、如果持续高烧不退超过3天,或孩子有嗜睡、烧退了但精神活力仍不好,或者呼吸急促、肢体不自主抖动等现象,就要注意可能病况加重,提醒家长儘速带孩子就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