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小鸡怎么养

冬天小鸡怎么养 , 冬季如何让土鸡多产蛋?一 。产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蛋鸡饲养最难管理、最容易出现问题、产蛋率最容易下降的就是寒冷的冬季 , 因为冬季天气多变 , 寒冷贼风不断侵袭 , 又是疫病多发频发的季节,很多养殖场对冬季管理没有良策,遇天气寒冷、疫病突发时手忙脚乱,不能采取很好的防制措施,以致造成产蛋下降,直接影响养殖效益,冬季造成产蛋率下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天气寒冷,舍内温度较低 。天气寒冷,鸡舍内保温效果较差,是造成产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舍内温度低,鸡群本身抗病能力差 , 体内能量用来抵御寒冷,势必影响产蛋,造成产蛋下降 , -般情况下 , 可下降 5%-7%左右,严重时下降 10%-15% 。
2. 饲养管理不善 。饲料营养不全面、不均衡 , 饲喂霉变过期饲料等都会造成产蛋下降,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含量偏低,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和产蛋需要;同时矿物质添加剂、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也会造成产蛋减少,有时还会出现软壳蛋、薄壳蛋 。
3. 光照不足 。由于冬季昼短夜长,加之鸡舍封闭较严,自然光照减少,舍内光照时间和强度不够时,直接影响鸡的性腺分泌,产蛋减少 。4. 舍内湿度大、通风换气不良 。由于鸡舍封闭严密,舍内的湿度相对较大,通风换气不良,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过大,刺激呼吸道黏膜,诱发鸡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 导致产蛋下降 。
5. 饮水不清洁、水源不足、水温较低等都会造成鸡的消化道黏膜严重刺激,甚至出现痉挛 , 影响消化和吸收 , 发生营养性疾病而影响产蛋 。
6. 强应激反应 。过往车辆、高声音响、鸣笛、饲料加工、过往行人、频繁更换饲养人员等各种噪音,使鸡群长期处于强应激反应状态,能直接造成产蛋下降甚至停产 。
二、主要应对措施
1. 提高舍温,防寒保暖 。蛋鸡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 18*C 左右,温度在 18*C-24*C 时,蛋鸡产蛋率较高 。所以,要千方百计保持舍内温度 , 入冬前应封堵迎风口面的窗户,装好玻璃或塑料薄膜;随时检查四壁及屋顶,增加鸡舍房顶厚度,适当提高饲养密度或加厚垫料,对于笼养蛋鸡必要时增加火炉,或者采取供暖设施设备供暖,随时测量舍内温度,尽量控制舍内温度处于一种恒温状态 。要防止寒流贼风的突然袭击 。
2. 增加光照,保持光照时间和强度 。光照能促进性腺的分泌,从而促进产蛋,蛋鸡每天需 16 h 的光照,但是冬季昼短夜长,加之鸡舍封闭较严,自然光照较短,不能满足蛋鸡对光照的需要 。因此 , 需要及时人工增加光照 。一般 160 鸡舍地面有 3.0 W 左右白炽灯光源就能保证光照强度,灯离地 1.8~2.0 m,灯与灯之间 3 m 左右,灯与灯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一般适宜的光照强度为 5~10 Lx , 舍内各处光照均匀,保持灯泡清洁,否则影响光照强度 。另外,凌晨是一天当中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的低温对处于睡眠状态的鸡所造成的冷刺激最严重,因此早晨 4 时开灯喂料,晚上 8 时即可关灯 。补充光照时间一旦确定,就要准时开、关灯,持之以恒,切不可时断时续,忽早忽晚 。
3. 控制鸡舍湿度,及时通风换气 。舍内的相对湿度以 50%~70%为宜,不要超过 75%,要经常检查水管和供水设备,避免水管、饮水器或水槽漏水淋湿鸡体、饲料,造成舍内湿度和鸡体散热加大 。要保证排水畅通,及时排除舍内污水 。在保持舍内温度的基础上,及时通风换气,排出鸡舍内氨、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 一般可利用中午比较暖和时打开门窗进行换气 , 并注意不要让冷空气直接吹向鸡体,更要防止贼风 。另外,为有效清除或降低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可撒放过磷酸钙 , 每周0.05 kg/m2 或30 mL/m3,采取进行过氧乙酸喷雾 , 每周 1 次 。舍内的粪便、污物要每天清扫 , 也可降低氨和硫化氢浓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