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苗出血怎么办( 二 )


养殖期间严格做到“四定”投饲:一是定点;使鱼群到固定地点集中抢食 。饲料要投喂在食台上,不要满塘投喂,也不要随鱼群变动位置 。二是定时;每天9:00~10:00喂日饵量的1/3,16:00~17:00喂2/3,每次喂30min,避免养分流失 。三是定量;日饵量随水温变化和鱼的生长适时调整,日投饲率为3%~8%,一般以投饲1h后,大部分鱼吃饱离开食台为度 。四是定质;确保饲料新鲜不变质 , 在价格合理前提下,选择蛋白含量高、营养均衡、适口性和稳定性好的饲料,饵料系数一般为2.0左右 。根据溶解氧的测定和天气、水质情况 , 科学使用微孔增氧与增氧机等设备,使溶解氧保持在5mg/L以上 。
4 鱼病防治
4.1 鱼病预防
黄颡鱼具有抗病能力较好 , 水质好、饲料足生长迅速 , 体质好,不易发病的特点 。一旦发生疾病要及时准确诊断,精确用药进行治疗 。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水产药物忍受能力不及四大家鱼 , 所以对黄颡鱼用药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防止用药中毒死亡 。对硫酸铜、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 , 要慎用 。治疗时尽量使用高效、低毒药物 。每天加注新水 , 保持池塘氧气充足 。
4.2 常见鱼病
细菌性肠炎 。全池泼洒0.3g/m3强氯精或0.5g/m3二氯海因 。投喂土霉素药饵,每千克饵料加土霉素0.05g,连用10d 。
出血性水肿病 。病鱼体色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 , 头部充血 , 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胆汁外渗 。投喂四环素药饵,每千克饵料加入0.7g四环素,连用1周 。加大换水量,定期用生石灰15~20g/m3消毒 。
大嘴鲶养殖技术?1、池塘清整与培育肥水
将池塘水排干至10厘米深时,按每亩用生石灰120公斤化浆泼洒全池,彻底杀灭池内病原体、细菌和寄生虫 。后再注入新水约20厘米深,投资经发酵的猪粪或人粪尿等有机肥250公斤/亩 。7-8天后池水中便出现大量浮游动物 。这时再结合施适量化肥,如过磷酸钙,尿素,每亩分别施40公斤、10公斤,再适当加10厘米新水,以刺激浮游动物生长 。
2、大口鲶鱼养殖苗种放养
接着放5-8厘米的南方大口鲶苗,每亩放0.3-0.5万尾 。大口鲶苗一般投放3cm左右规格的鱼种 , 规格再大一点的鱼种成活率相对来说要高些,只要有适口的饵料鱼,不过价格要高些 。规格再小的就是卵黄苗或者开口苗 , 不适宜大塘培育,成活率太低 。投放时间在4月上旬,水温在20℃以上,每亩投放600-1500尾 , 另外再搭配20cm的鲢 。鳙鱼种30-50尾,用以滤食浮游生物,控制肥水 。
3、大口鲶鱼养殖施肥与投饵
大口鲶在鱼种阶段以水中浮游动物为主食,投喂饵料为辅 。为此根据池水肥瘦情况及时施用有机肥,每次施用发酵粪肥250公斤/亩,每隔10-15天施肥一次 。
随着苗种个体逐渐增大,施肥次数与施肥量相应减少,并适当加大投饵量 。先投喂水蚯蚓,进行转食驯化 。随后用鱼粉、蚕蛹、血粉、酵母、小麦粉等原料 , 用杂鱼浆诱食剂,配制成团状饲料,日投4-6次,投喂量为鱼体重15% , 一般转食过程5-7天 。转食结束后,就用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3次,投喂量占鱼体重4-8% 。
4、大口鲶鱼养殖水质管理
大口鲶对水质的要求并不高,但良好的水质,丰富的溶氧仍然是大口鲶快速生长的重要条件 。大口鲶苗刚下池时,水位较浅,0.7米左右,隔3-5天加新水10-20cm一次,直到加满,之后每周换新水一次,换水量20﹪到30﹪,必要时要开增氧机增氧,以保持溶氧充足,池水爽活 。每隔20天,全池泼撒生石灰,每亩水面30kg,用来防病 。放养一个半月后水质会变肥甚至恶化,此时要定期注入新水,每次加水30-40厘米,使池圹水深保持1.5米以上 。结合用生石灰泼洒鱼池,使水质保持清新,透明度保持25厘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