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鱼中毒什么样

氨氮鱼中毒什么样,龙鱼侧游什么意思?具体原因如下:鱼不能控制它们在水里的位置,有时只有尽最大的努力才能从水底升起来;有时不能离开水面 , 甚至在水面上倒置 。如果毛病不是由其他疾病引起,那么问题可能是鱼鳔的机能失常 。也可能是是运动不足和过量投饵,导致胃肠障害 。还可能是因为先天性平衡失调,也可能是是水中的氨氮过多,使鱼中毒 。
永久不换水的鱼?没有你所说永久不换水的鱼  , 他但凡是一个鱼都需要换水 过滤 加温 ,冷水鱼加温除外,我可以给你推荐一些比较好养的鱼 但绝对没有永不换水的鱼因为鱼的粪便中含有氨氮与亚硝酸盐 长时间的不换水就会导致氨氮 亚硝酸盐超标 就会导致氨氮或硝酸盐中毒 然后去世 像迷你鹦鹉,黄金胡子,雷龙金城金石除外
氨氮高怎么样处理?【氨氮鱼中毒什么样】氨氮的定义 氨氮是指水中以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形式存在的氮 。动物性有机物的含氮量一般较植物性有机物为高 。同时,人畜粪便中含氮有机物很不稳定 , 容易分解成氨 。因此,水中氨氮含量增高时指以氨或铵离子形式存在的化合氮 。氨氮国标GB11607-89,非离子氮:<0.02mg/L,凯氏氮:<0.05mg/L,常见池塘养殖的正常值为:0.5mg/L 。对虾养殖也如此,在对虾放苗的时候,很多养殖户往往只关注pH值是否超标,一般情况下都不测试氨氮 。我不得不承认对虾放苗期,水质指标pH值的确非常重要,不过也不能忽略氨氮 。温馨提示,放苗前一定要测试氨氮、亚硝酸、pH值 。氨氮检测方法,最常用的是试剂盒 。
氨氮的产生 池塘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 , 即水生动物的排泄物、施加的肥料和被微生物菌分解的饲料、粪便及动植物尸体 。鱼类可通过鳃和尿液、甲壳类能通过鳃和触角腺向水中排出体内的氨氮,以免发生体内氨中毒 。水生动物的粪便及动植物尸体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被池塘中的微生物菌分解后形成氨基酸,再进一步分解成氨氮 。离子氨与分子氨的区别:水体里面的氨包括分子氨和离子氨,一般养殖采取试剂盒测试的氨氮是分子氨和离子氨的总和 。
不同的鱼对非离子氨的耐受性不一样 。氨氮的中毒机理氨氮以两种形式存在于水中,一种是氨(NH3),又叫非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有毒,极易溶于水 。另一种是铵(NH4+),又叫离子氨,对水生生物无毒 。当氨(NH3)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时,会直接增加水生生物氨氮排泄的负担,氨氮在血液中的浓度升高 , 血液pH随之相应上升 , 水生生物体内的多种酶活性受到抑制,并可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 , 破坏鳃表皮组织,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氧气和废物交换不畅而窒息 。此外,水中氨浓度高也影响水对水生生物的渗透性,降低内部离子浓度 。
氨氮对虾苗的影响氨氮对虾苗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
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虾需要与水体进行离子交换(钠,钙等),氨氮过高会增加鳃的通透性 , 损害鳃的离子交换功能;使虾苗长期处于应激状态,氨氮增加虾苗对疾病的易感性 , 降低生长速度;
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虾苗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 , 严重者甚至死亡 。虾苗比较小,不容易发现氨氮中毒的情况,所以需要及时测试水中的氨氮量 。氨氮对水生物起危害作用的主要是游离氨,其毒性比铵盐大几十倍,并随碱性的增强而增大 。氨氮毒性与池水的pH值及水温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pH值及水温愈高,毒性愈强 , 对鱼的危害类似于亚硝酸盐 。
氨氮的消除途径:
1.硝化和脱氮 铵(NH3)被亚硝化细菌氧化成亚硝酸 , 亚硝酸再被硝化细菌氧化成硝酸,称为硝化作用,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当水中溶氧浓度低于1~2毫克/升时硝化作用速度明显降低 。在水中溶氧缺乏的情况下,反硝化细菌能将硝酸还原为亚硝酸、次硝酸、羟胺或氮时,这种过程称为硝酸还原,当形成的气态氮作为代谢物释放并从系统中流失时,就称之为脱氮作用 。
2.藻类和植物的吸收 因为藻类和水生植物能利用铵(NH4+)合成氨基酸,所以藻类对氨氮的吸收是池塘中氨氮去除的主要方法,冬天藻类的减少和死亡会使水中的氨氮含量明显上升 。
3.挥发及底泥吸收 在池塘中氨氮浓度高、高pH值、采取增氧措施、有风浪、搅动水流等情况下,都会有利于氨氮的挥发 。底泥土壤中的阴离子可以结合铵离予(NH4+),在拉网或发生类似的引起底部搅动的操作时,池底沉积物会暂时悬浮在水中,铵离子(NH4+)就会被释放出来 。
4.矿化及回到生物体内 所谓矿化,即部分氨氮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于池底土壤中,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后又回到水中,分解速度依赖于温度、pH、溶氧以及有机物质的数量和质量 。进入水生动物体内即当水中氨氮浓度高时,氨(NH3而不是NH4+)能通过鳃进入水生生物体内 。
氨氮的处理
1.清淤、干塘 。每年养殖结束后,进行清淤、干塘 , 翻耕暴晒池底,使用生石灰、强氯精、漂白粉等对池底彻底消毒 , 可去除氨氮,增强水体对pH的缓冲能力 , 保持水体微碱性 。
2.养殖前进水50cm左右,使用“润琪底毒净”消除底部毒素,疏松底质,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毒的有益颗粒 。然后使用“生物润底”、“高效好水菌”等有益菌进行生物泡塘 。彻底消耗池塘中的含氮有机物 。
3.增加池塘中的溶氧 。合理开启增氧机,使水体活动起来 。定期使用底毒净、润琪水安康等氧化性底改,消除耗氧源头,从而保持池塘长期处于溶氧充足的状态 。
4.加强投入品的管理 。投入品包括饲料、肥水产品等 。不能过度投入,量够就可以 , 如果投入品过大,会导致含氮有机物的不断积累 , 氨氮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
5.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 。在养殖过程中,定期使用“生物润底”、“高效好水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有益菌 。在使用活菌之前 , 可以配合使用润琪水安康及润琪底毒净 。润琪水安康和润琪底毒净可以提高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提供能量,为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 。另外 , 氧化还原电位提高,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的繁殖 。
小贴士
怎么区分氨氮中毒和缺氧?
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的,第一是发生的时间,氨氮中毒主要发生在晴天下午,氨氮过高,pH过高的情况下,离子状态的氨氮转换为气体状态 , 产生毒性,而缺氧一般发生时间是凌晨,闷热天下雨前气压下降;第二是症状有区别,氨氮中毒有串游现象,有时浮上水面等等的区别 。
鹦鹉鱼忽然变黑还歪着一直不游是怎么回事?养的鹦鹉鱼水不能保持平衡而一直歪着游是鱼体失衡症 。
1、发病的迹象:
鱼不能控制它们在水里的位置,有时只有尽最大的努力才能从水底升起来;有时不能离开水面,甚至在水面上倒置 。
2、运动不足和过量投饵,导致胃肠障害,用肠胃药混合饵来喂!
3、先天性平衡失调 , 也可能是是水中的氨氮过多,使鱼中毒 。
治疗方法:
由于此病是冷水诱发的,把温度略微升高加上中度(1%)的盐水浴常常能缓解病症 。投喂水蚤或虫子改善消化有助于治疗 。加强换水 , 保持水质稳定,可以试投喂抗生素 。
鱼缸氨氮06有问题吗?有问题 , 氨氮的测试数值达到了0.6到0.9之间,按理说鱼缸里的鱼儿已经没命了 。
这应该是初期入鱼并且鱼儿大量排便或者大量喂食才能达到的数值 。
如果我们鱼缸里经常出现氨氮中毒,那就证明我们的鱼缸过滤系统和硝化系统,根本就无法正常负担,我们的观赏鱼饲养密度或者投喂量 , 那么这个时候通过大量的种植水草 , 利用水草的吸附作用来置换氨氮也不失为一种久治长安的办法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