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传统节日里的牛风俗 牛年传统佳节话民俗


品味传统节日里的牛风俗 牛年传统佳节话民俗

文章插图
鞭春牛
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
——明朝鞭春诗
鞭春图
立春“打春牛”,也叫“鞭春” 。此俗流行于中国许多地区 。起源较早 。《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 。”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传统民俗语文化的重要内容 。据报载:今年元宵节前夕开封府便结合古代典籍创作再现了北宋时期鞭春牛迎春典礼的精彩演出——《金牛鞭春》,让市民和“就地过年”的外来人员以及广大游客,真正体验了一下民俗与文化的浓浓年味 。
再现大宋迎春文化,河南开封“包大人”府前鞭春牛


●舞春牛
诸君听我说因由,世间最苦是耕牛 。
又用铁圈穿我鼻,又用麻绳套我头 。
赶出田边犁架起,大垌山冲田百丘 。
深山曲木担在膊,爬地青藤箍紧喉。
一世勤劳为大众,还将汗水付东流 。
奉劝一言留世上,诸君一定爱耕牛 。
这首舞春牛歌以拟人化手法,唱尽耕牛的苦楚,感人至深 。我国许多地区立春或春分流行舞春牛的风俗,人们以表演的形式“舞春牛”报耕 。舞春牛且歌且舞 。歌词内容多为庆丰收、贺新春、祝平安等 。尤其广州将此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此俗象征着春耕节令的到来,以催功农桑 。有的地方至今保留着迎春舞春牛的习俗,以祈求六畜兴旺 。
请欣赏一组各地舞春牛的感人镜头:
————广东客家人舞牛图
——广东客家人舞牛图
——选自《【韶关非遗】舞春牛:富有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
——史上最牛的舞牛图
——广西南宁壮族舞春牛图
——广西桂平舞牛图


●皇帝亲耕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宰相把种丢 。
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
这是印在古代《皇帝耕田图》上的打油诗,画中皇帝手扶犁耙耕田,身后跟着一位大臣,一手提着竹篮,一手在撒种,牵牛的是一位县官,远处是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 。皇帝驾牛亲耕,以示勤农和关农之意,是对天下最好的提醒,“故春亲耕以劝农 。” 。
——二月二龙抬头 山东潍县
——皇帝亲耕图


●闹春牛
二月二,有的地区流行“闹春牛”的传统习俗,闹春牛也是春耕春种的序曲 。所谓“闹春牛”就是耕牛犁田比赛,牛把式驾牛相争,都使出所有的精力,发挥出各自的本领,从套牛、犁地各显身手,几个回合后由评委评出最徤壮的牛和技术高超的牛把式,由官方给予牛和牛把式批红挂彩 。
——1963年彭志雄作品 。给春耕有功的牛,戴上了大红花 。


送春牛
春官户户送春图,即景生情唱韵出 。
但祝农夫牛努力,丰收在望谷盈屋 。
——民谣
有的地方流行春分送春牛习俗,也就是用黄纸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和农历节气,送到家家户户,贴在墙上,此图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在各地年画中,《春牛图》是经典风俗年画之一,表现了人们心目中寓意丰收的希望、幸福的憧憬以及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因此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吉祥图案,也是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绘画内容 。按传统习俗,立春日贴《春牛图》 。中国传统牛年,因此《春牛图》倍受青睐,不仅《春牛图》年画卖得火,而且连银行的纪念币、新春贺卡、新年礼物包装上,也印有《春牛画》 。
请看部分《春牛画》
——杨柳青年画《春牛图》
—— 山东潍县春牛图
——山西临汾春牛图
—— 陕西凤翔春牛图


斗牛节
一说斗牛,大家都会想到西班牙 。其实我国不少地区尤其少数民族流行斗牛习俗:正月初九、十九、二十九苗族人的斗牛节,二月或八月逢“亥”日侗族人的斗牛节,三月初三壮族人的斗牛节,四月初八瑶族阿妹斗牛节,六月初一彝族人的斗牛节……
广西凌云县沙里牛王节斗牛图
贵州凯里的斗牛图片 。


● 洗牛节
在贵州榕江、东江一带的侗族中,每年夏天六月初六举行“洗牛节”,届时春耕已结束,家家户户杀鸡宰鹅,若不牵牛下河洗刷,便从宰杀了的鸡鸭身上拔几根翅膀毛插在牛栏旁,以示为牛洗尘,祈祷耕牛平安健壮,来年耕作时出更大力气 。
——洗牛节图片


牛王节
牛王节是许多民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此节称谓时间不同,但节日内容一般都是体现对牛的崇敬和感谢 。祈愿保佑耕牛身躯健壮,无病无灾 。且开展系列敬牛活动 。
请看各地牛王节精彩照片
——同族牛王节为耕牛戴上大红花
——瑶族牛王节为耕牛戴上大红花
仡佬族牛王节为耕牛戴上大红花
——布依族牛王节图片
——土家族牛王节图片
——壮族牛王节图片
卢恩俊2021年2月28日于南京
【品味传统节日里的牛风俗 牛年传统佳节话民俗】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