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积食怎么缓解( 三 )


按揉足三里可进行50-100次 。足三里的位置: 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
捏脊共捏五遍,前三遍从尾椎骨一直向上 。捏脊到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穴,后两遍捏三下提一下 。
三、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多带孩子做户外活动,促进消化和吸收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懂点医学知识的@红姑姑谈育儿,欢迎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孩子成长中的各种健康问题 。
节后如何给孩子调理积食?谢邀!夏天闷热潮湿,而脾喜燥厌湿,因此脾胃虚的孩子开始经常积食 , 出现不思饮食、腹胀、大便酸臭等情况,可把家长们愁坏了 。其实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各种生理功能都尚未健全,才使脾胃薄弱,运化未健 。因此可以通过小儿推拿手法,来增强脾胃的运化 , 促进孩子的消化 。一、小儿推拿六大手法(健脾和胃调理通用方)
疗程:每天一次,15天为一个疗程 , 病轻的1—2个疗程便可,重的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多推几个疗程
范围:可治疗和调理脾胃虚弱引起的积食、腹泻、厌食等
介质:宝宝皮肤娇嫩,可以通过滑石粉、爽身粉、香油等来作为介质涂抹在需要推拿的穴位上
1、清补脾(5分钟)
小儿推拿健脾大穴 。可治疗脾胃虚弱 , 消化不良,气血不足 , 腹胀湿重,咳嗽痰多种病症 。只需拇指指跟到指尖来回推,每分钟推拿频率200次效果最佳 。
2、内八卦(3分钟)
临床常用的一种办法 , 可以降胃热、消宿食、进饮食、治热证 。学会这个办法,夏季就不用担心宝宝积食了,而且可以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
3、横搓四横纹(2分钟)
用拇指来回推掌指关节横纹处,有行气散结,消食导滞,止咳化痰的作用 , 可治疗厌食扁桃体炎等症 。当然如果宝宝出现腹胀,也可以推四横纹 。
4、揉板门(2分钟)
板门位置在拇指下,重按有酸麻感,有通三焦之气之功,在体内宣气降肃,用于治疗积食 。
5、按揉足三里(5-7分钟)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
6、捏脊法(10—15分钟)
清晨起床或晚上脱衣前后进行,免除穿脱衣服之烦 。孩子体质弱的,爱生病的都要常常捏!当然对于厌食来说,效果极佳 。操作简单,只需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推动,不离肌肤,要做到随捏、随提、随放、随向前推进 。
以上六个手法家长在做的过程中要反复推敲,要找到感觉,推拿准确半个小时泄热是没有问题的,还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吗?关注“小儿健康驿站”,我和你一起养护宝宝哦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