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如何养泥鳅

稻田如何养泥鳅,淤泥养泥鳅技术?凡泥质、弱碱性和无冷浸水上冒的稻田都可养殖泥鳅 。选作养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1000m2左右 。田埂要加固,并埋下网片或塑料布防止泥鳅钻洞逃逸,进、出水口加设网拦,在田中开挖多个面积为2~3?、深60cm以上的坑 。与坑相通,开挖纵横数条沟 , 沟宽、深均为30~40cm,坑和沟的面积占稻田总面积的10%左右,为夏季高温、施农药化肥及水稻晒田时泥鳅的栖息场所,又便于集中捕捞 。
泥鳅生长环境?您好,泥鳅属于温水底栖鱼类,生长在河川,湖泊,塘水沟 , 沼泽水地,稻田等浅水水域,有时也在淤泥较深的里面,泥鳅喜栖息于静水的底层 , 除特殊原因外,不会游到上层活动 。只有水中氧气不足时,才游到水面上呼吸空气 。泥鳅吃水中水丝蚓,昆虫,也吃水中的各种藻类 。
农村养泥鳅要办什么手续吗?首先感谢题主邀请,农村养殖泥鳅通常要办理养殖证的,这个可以具体咨询当地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咨询 。具体程序通常有申请,审核 , 批准和登记等等 。目前我们国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在使用海域或者内陆从事水产养殖活动时,都需要申请政府批准 。
目前泥鳅养殖技术基本成熟,每年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养殖周期也较短,且耐低温和低氧,因此泥鳅的经济效益与普通鱼类的效益较高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泥鳅的常规的养殖模式有哪些:
池塘养殖,在常见的泥鳅养殖模式,基本各地都能适用 , 且成本投入较低,养殖土壤偏中性和微酸性黏土,池塘的长宽在20—30米之间,池深在一米左右,水深40—50公分,池底平整,四周做好防逃措施 , 培养水质做好肥水 。稻田养殖,是一种生态养殖模式,一田两用,泥鳅既可以把稻田中的害虫和浮游生物,这样水稻也可以不用打农药了,泥鳅也不需要额外增加饵料 , 此外泥鳅得代谢产物,也是最好的天然肥料,水稻不需要追肥 , 因此也是一举两得 。水泥池养殖,拥有管理方便,容易捕捞,水质易控等等诸多特点,鱼池不需要建造过大,面积在100平以内 , 便于日常管理,池深一米左右,池底铺设20公分左右底泥 , 此外水泥池建造后需要脱碱,消毒杀菌,否则会水体碱性过高,而翻塘 。网箱养殖,一般将网箱设置在向阳无风浪的湖泊 , 水库等水质较好的地方,网箱大小大小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 , 网箱底部铺设底泥,此外网箱要高于水面30公分,防治泥鳅逃逸 。网箱养殖饵料一般选择人工饵料,缩短其生长周期 。此外泥鳅养殖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 选址很重要,池塘要建在阳光充足,温暖通风,水源充足,进排水便利的地方;池塘消毒,在放鱼苗半月前对整个池塘进行消毒,可以按照每平米100g生石灰全池泼洒;饲养过程 , 需要定时,定质,定量,定点投喂,这是饲养动物的基本原则 。
急稻田养鱼什么鱼好养生长又快?鲫鱼 。因为我老家都是插秧时就把小鲫鱼放进去 。收割时鲫鱼就长大了 。记住秧田里不能撒农药 。或者养泥鳅或黄鳝 .
鲫鱼养殖: 一、池塘条件
鲫鱼有喜集群、潜入淤泥和逆水跳跃逃逸的习性 。主养鲫鱼的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2亩左右为宜,不应超过4亩;要求池塘底质较硬,一般淤泥厚度在10厘米以内,超过10厘米时必须清淤,以利于对鲫鱼的捕捞(捉);池埂坚实不漏水 , 进出水口要安装牢固可靠的拦鱼栅 , 拦鱼栅应高于池塘最高水位50厘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