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猪投点什么药( 三 )


2、仔猪断奶期使用:仔猪断奶后饮水 , 连用5~7天,饮水中添加黄芪多糖和电解多维 , 后期可以继续拌料再使用1周 。
3、保育弱仔僵猪使用:挑选窝中弱小僵猪或者生长缓慢猪只,采用湿料拌药的形式 , 每头猪每天使用5g黄芪多糖 。
4、猪场长期免疫抑制使用:针对断奶后常年发病、免疫失败的猪场,保育猪可以选择黄芪多糖、板蓝根配合敏感类抗生素的方法,解除免疫抑制,清除体内毒素,防止继发感染 。
总之,在养猪过程中,断奶到保育期是使用黄芪多糖的最佳时期,能够明显减少腹泻发生、提高采食量、提高日增重、提高仔猪免疫力、促进生长 。
《猪业前沿》持续为养猪人提供一手猪价信息、养猪新闻、疫病综合分析 , 喜欢的朋友请点击关注,谢谢!
还可以用什么药物预防或控制感染猪群?猪蓝耳病又称猪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是由动脉炎病毒科中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引起的 。该病危害形式由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转变至以保育猪的呼吸综合征为主 。该病由国外传入我国,严重影响养猪业的传染病 。临床症状表现以繁殖障碍、呼吸困难、耳朵蓝紫、并发其他传染病为主要特征 。该病目前出现新的临床症状,如眼睑水肿、皮下水肿、耳部皮肤增厚、口鼻奇痒、腹泻、肌肉震颤、共济失调、后躯麻痹等 。由于春、冬季温差大、气候异常,引发本病,加之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 , 做好本病的预防十分必要 。
猪蓝耳病预防
流行特点
猪蓝耳病在通常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是以冬季和春季发病率偏高 。该病主要传播途径为呼吸道,患病猪和带毒猪可向空气排毒,污染周围环境,如果消毒措施不到位,病毒可在猪舍内长期存在 。气候骤变、猪只引进等往往成为引发本病的诱因 。
临床特征
1 母猪分急慢性两种
急性感染:持续高热、昏睡、体温40~41.5℃、心跳加快(130~160次/分)、呼吸困难(30~60次/分)、咳嗽、气喘、粪干带粘液血丝,传染迅速,怀孕母猪用抗生素治疗,效果甚微 。当母猪体温下降后 , 3~5天开始流产,呼吸困难症状稍有减轻,产死胎、木乃伊胎率达20~25%,产后仔猪发病率高,成活率低 。
慢性感染:猪体质差 , 粘膜苍白,黄疸、消瘦、咳嗽,部分腹式呼吸,发情推迟或屡配不准,随着病情延长,猪四肢、耳部发绀,出现蓝紫色,从耳肩部开始,逐渐蔓延全身变色 。哺乳母猪泌乳减少 , 甚至无乳,加快仔猪死亡,特别是产后1周内死亡率明显增高 , 可达40~80% 。如不加强护理,可导致母猪病状加重、死亡 。
2 架子猪
临床表现轻度流感症状,厌食、沉郁、贫血 。4~5天,出现轻度黄疸,体温41℃以上 , 后期咳喘,四肢发绀,双耳背面边缘及尾部出现青紫色斑块,发病率为10%左右,死亡率50%左右,7~10天死亡率最高 。
3 公猪
发病率低(2%~10%) , 厌食 。呼吸加快 , 病程稍长 , 部分瘫痪 , 四肢及腹下皮肤发绀,全身蓝紫色 , 局部水肿,以关节、肓部尤为明显,精子密度低,活力下降 , 成年公猪病死率较低,瘫痪猪往往继发链球菌混合感染,病情加重 。
4 仔猪
病情常常较重,初生仔猪贫血,轻度黄疸、发烧、扎堆、拉稀,死亡率最高可达85% 。随着病情的发展,仔猪皮肤由苍白到轻度黄染,后期青紫发绀,胸腹尤为明显,呼吸困难, , 咳喘尤为突出明显 , 个别猪口鼻奇痒,6周龄断奶仔猪僵猪比例大,发育迟缓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