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诊断与鉴别诊断 怎样治疗效果好


肺栓塞诊断与鉴别诊断 怎样治疗效果好

文章插图
一、肺栓塞是怎样检查的
1.血气分析 肺栓塞时因V/Q比例失调及过度通气,常伴有低氧血症和低二氧化碳血症,但在较小的肺栓塞或慢性肺栓塞情况下,亦可表现为正常的动脉氧分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此时并不能排除进行进一步的肺栓塞检查 。当存在低氧血症时,动脉氧分压与栓塞的范围及肺动脉高压成正比 。
2.血浆D-二聚体测定 D-二聚体为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仅在纤维蛋白原形成与分解处于稳定状态才出现 。若以血浆D-二聚体浓度>500μg/L作为诊断血管栓塞的阳性界限值,对判断肺栓塞有很好的敏感性(98%),且3天和7天后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96%和93%),但其特异性不高,因许多疾病可与纤维蛋白的形成和降解有关,如心肌梗死、肿瘤、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其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还受年龄增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30~39岁人群中,D-二聚体诊断肺栓塞的特异性为72%,而对大于70岁的人则仅为14.3% 。
对D-二聚体在血管栓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尚有待确定 。多数研究认为血浆D-二聚体≤500μg/L,基本上可排除肺栓塞的诊断,但≥500μg/L,仅高度提示有血管栓塞的可能,还不足以确诊肺栓塞 。
3.心电图 肺栓塞的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但缺乏特异性 。97%的大块肺栓塞和77%的次大块肺栓塞可发现心电图异常,多在发病后数小时出现,常于数周内消失 。因此需对肺栓塞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观察 。最常见的改变是V1~V2导联的T波倒置和ST段压低(68%) 。比较有意义的改变是I导联S波变深,Ⅲ导联出现深的Q波和倒置的T波,即所谓类似于陈旧性心肌梗死的SI QⅢTⅢ型 。其他改变还包括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右室肥厚,肺型P波和低电压,也可发生心律失常(20%~25%) 。据报道T波倒置与肺栓塞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经治疗后该改变的逆转表明预后良好 。
二、肺栓塞这个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栓塞诊断与鉴别诊断 怎样治疗效果好】肺栓塞发病后头二天最危险,患者应收入ICU病房,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图、中心静脉压和血气等 。
①一般处理:使患者安静、保暖、吸氧;为镇静、止痛,必要时可给予*、哌替啶、可待因;为预防肺内感染和治疗静脉炎应用抗生素 。
②缓解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引起的肺血管痉挛和冠状动脉痉挛,静脉注射阿托品0.5~1.0mg,如不缓解可每1~4小时重复1次,也可给*30mg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h,该药也有镇静和减少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③抗休克:合并休克者给予多巴胺5~10μg/(kg?min)、多巴酚丁胺3.5~10μg/(kg?min)或去甲肾上腺素 0.2~2.0μg(kg?min),迅速纠正引起低血压的心律失常,如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 。维持平均动脉血压>80mmHg,心脏系数>2.5 L/(min?m2)及尿量>50ml/h 。同时积极进行溶栓、抗凝治疗,争取病情迅速缓解 。需指出,急性肺栓塞80%死亡者死于发病后2h以内,因此,治疗抢救须抓紧进行 。
④改善呼吸:如并有支气管痉挛可应用氨茶碱、二羟丙茶碱(喘定)等支气管扩张剂和黏液溶解剂 。也可用酚妥拉明10~20mg溶于5%~10%葡萄糖 100~200ml内静脉滴注,既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又可扩张肺血管 。呼吸衰竭严重低氧血症患者可短时应用机械通气治疗 。
三、肺栓塞的症状有哪些
(1)呼吸困难: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4%~90%,尤以活动后明显,常于大便后,上楼梯时出现,静息时缓解,有时患者自诉活动“憋闷”,需与劳力性“心绞痛”相区别,这常是正确诊断或误诊的起点,应特别认真询问,呼吸困难可能与呼吸,循环功能失调有关,呼吸困难(气短)有时很快消失,数天或数月后可重复发生,系肺栓塞复发所致,应予重视,呼吸困难可轻可重,特别要重视轻度呼吸困难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