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池水发红怎么回事( 三 )


防治措施:一是在养殖过程中保持水体各种理化因子稳定,使溶解氧在4 mg/L以上,pH值在7.6~8.8,氨氮和亚硝酸盐控制在0.1 mg/L以下,使水的透明度保持在30 cm左右 。二是排换水时不能一次换太多,最多不要超过1/2,以防温差、盐度差和pH值差过大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 。三是如果对虾由于应激产生红体,则在水体中投放解毒抗应激类药物,增加水体缓冲,适当投入微生态制剂和水质改良剂,改善水体环境;同时投喂提高免疫力的抗应激产品,数日后便可恢复,此时应慎用消毒剂,以免产生刺激而加大应激反应[4] 。
4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对虾体质虚弱,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 。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主要区别是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病毒,外界没有刺激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 。前期出现白斑病,几天后伴发红体病症状,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 。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7 d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
防治措施:一是对塘底进行彻底的清淤消毒;二是放苗前应用5 mg/L聚维酮碘液浸泡10 min;三是如发现白斑病症,可用0.1%聚维酮碘粉(10%含量)、0.5%氟苯尼考和Vc添加于饲料中投喂,同时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使池水中浓度达到0.5~1.0 g/m3 。
5综合防治措施
对虾红体病的防治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走综合防治之路 。无论是细菌性红体病,还是病毒性红体病,都会给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带来毁火性的打击 。在生产实践中,一是做好池塘的清淤和消毒,清除对对虾生长构成重大威胁的致病微生物和氨氮、硫化物等有害物质;二是加强虾苗引进的检验检疫,从源头杜绝虾苗携带致病因子下塘;三是加强养殖过程管理,首先确保水质良好及相对稳定,定时进行水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其次及时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并根据白对虾的生长状况和天气变化调节投饵量,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四是南美白对虾患红体病后,要根据不同病症进行认真诊断,确诊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便对症下药,准确治疗,提高药物疗效,达到合理用药、降低污染、控制疾病的目的 。
对虾红腿红尾红须断须肠胃发红肝胰脏发红萎缩偷死?水体氨氮含量过高,控制氨氮毒性主要有以下方法: 合理放苗,适量投喂饵料 。鱼塘池中的氨大部分由生活在虾池中的生物所产生的代谢废物及残余饲料所形成 。对鱼及其他生物密度越大,其产生的代谢废物或残余饲料越多,则池中氨的产生和积累也就越多 。因此 , 要降低养鱼池中氨的浓度,必须做到合理放苗,适量投喂饵料 。适宜繁殖浮游植物 。在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的养鱼塘池,由于二氧化碳被大量吸收,池水的pH常达到9以上,这就加剧了氨氮的毒性 。因此,当浮游植物繁殖过多而透明度较低时,应采取泼洒水产EM菌液的措施进行控制 。保持较高的溶解氧 。当溶解氧降低时,会增加氨氮的浓度 , 同时,溶氧量的降低也增加了非离子态氨的毒性 。因此 , 泼洒水产em菌液保持池水中充足的溶氧量 , 是减少氨的毒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加大换水量 。按照养殖前、中、后期的基本要求进行换水,尤其是放养密度较大的养鱼虾池,中、后期每天应换水1/3~1/2 。对发现氨氮浓度已超标的养虾池,则应加大换水量 。
今天量了水温36度,pH9,·氨氮正常,死虾没有双眼
pH9已经有些超标,过高的pH值最好在7.8-8.6,最好不超过9,过高影响成活率 。南美白对虾适宜在弱碱性的水体中生长,适宜生长的pH值范围是7.7~8.8,最适宜生长的水体pH值是8.2左右,目前池塘水体pH值高达9.0左右 , 池塘水体pH值过高容易增加水体中氨氮的毒性,促进虾体分泌大量黏液,影响呼吸 , 该水体不适合南美白对虾正常生长 。池塘水体出现pH值居高不下的情况比较少见,一般在沿海地区的盐碱池塘发生比较多 。由于沿海地区很多池塘本身就是盐碱池塘,再加上平时池塘消毒时主要使用一些碱性的消毒剂,如生石灰等,导致水体pH值比较高 。一般在沿海盐碱池塘的养殖户 , 平时池塘消毒时可选用一些酸性消毒剂,如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等 。当池塘水体pH值过高时可在池塘中施一些磷肥,一方面培肥池塘水体,降低池塘水体透明度,另一方面磷肥属酸性肥料 , 可降低池塘水体pH值 。另外,也可在池塘中泼洒一些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EM液等建立有益水生物生物区系调节池塘水质 。池塘水体pH值过高,常用的调节方法还很多,如:加注新水 , 并适量换水;全池施用明矾2~3公斤/亩,也可施用一些磷酸二氢钠以及氯化钙;施用沸石粉、滑石粉调节,一般1~2公斤/亩;施用一些降碱灵、醋酸直接调节 , 一般500毫升/亩;使用络合铜或无机铜控制水色过浓及浮游动物的过量繁殖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