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防治对虾红须病

怎么防治对虾红须病 , 冬天鱼塘水变黑怎么办?1、池塘情况(面积:15亩 , 水深: 1.6米,水源:河水,增氧设备:无)
2、池塘水色及透明度 :水色发黑、发暗 , 无透明度
3、池塘水草种植:以伊乐草为主
4、放养品种及放养模式: 精养河蟹(900只/亩)
5、养殖动物情况 :有少量伤亡,1只/亩
(二)水质检测
1、PH值: 7.8
2、氨氮: 0.2
3、亚硝酸盐: 0.15
4、水中悬浮物:杂质有机质
(三)镜检情况藻类结构:裸藻和隐藻为主,鞭毛藻较多 。
二、问题分析
首要问题:水体内富营养化严重,鞭毛藻大量繁殖。
次要问题:底黑、底臭,底层溶氧不足,亚硝酸盐偏高 。
处理方案:
1、第一天 , 第二天使用“黑泥克星”1.5亩/包连用两次
2、第三天使用“碧水解毒安”2亩/瓶 , 解毒、爽水
3、第四天使用“赛伏活菌”2亩/包,补充有益菌调节水质
三、处理后跟踪结果1
使用前
使用后
四、对案例的总结
到养殖中后期 , 特别是伊乐草为主的塘口经过长时间的高温,伊乐藻很容易腐烂,腐烂后的伊乐藻很容易导致水质发黑、发暗 , 底质发黑、变臭,硫化氢、亚硝酸盐升高等现象,从而引起急性缺氧 。
建议 发现伊乐藻上浮的塘口要把上浮的伊乐藻全部捞出,防止伊乐藻继续在水中腐烂坏水;发现伊乐藻腐烂的塘口要大量的打水 , 尽量把底层水换掉 , 然后连用两次“黑泥克星”把底部腐烂的草尽快分解处理掉,再搭配“碧水解毒安”解毒、爽水,增加水体亮度!
一般养殖后期出现黑水、红水的池塘,塘底都缺少有益菌,再搭配“赛伏活菌”高含量的菌种 , 既可以分解池底的残饵粪便,又可以抑制水体的有害藻类生长,定期使用调水、稳水效果明显!
南美白对虾白斑病如何防治?对虾白斑病 , 白斑综合症是由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引发的病症,主要危害对象为斑节对虾、凡纳滨对虾、中国对虾、日本对虾等 。对虾白斑病从发现少量病虾到绝大部分死亡仅一周的时间,发病周期短,危害极大 。发病后的对虾活力下降,抵抗力弱,死亡率高 , 是威胁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 。
对虾白斑病的致病因素
1、水温
目前多数地区天气不稳定,昼夜温差大,而温度变化过大会引起对虾应激 , 导致免疫力下降 。
2、溶氧
水体中溶氧过低会造成对虾身体机能的损伤,增加对白斑病毒的易感性,最终导致疾病的爆发 。
3、藻类
有害藻类种群占领优势,部分藻类释放藻毒素 , 危害对虾体质 。
4、有害物质
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导致对虾体质下降,同时引发其他病症 , 最终引起对虾大面积死亡 。
5、病原体
病原体感染是发病的必要条件 。当机体内部抵御能力不足以对抗外界病原体的致病能力时,会造成病原体在体内的大量增殖 。
养殖户务必要做好预防,应对对虾白斑病
1、定期检测
检测池水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
2、勤改底、及时增氧,保证溶氧充足
加大改底的力度,对虾作为底栖的生物 , 一旦底部恶化将会造成对虾缺氧 。
3、使用优兰宝-丝兰提取物
可以从源头缓解氨氮、亚硝酸盐的累积,减少水体应激,同时丝兰皂苷能有效缓解养殖中的应激对白对虾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具有免疫刺激活性 , 能够促进抗体的生成,在体外能刺激免疫细胞增殖 , 从而提高南美白对虾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力,减少对虾白斑病的发病率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