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冠心病用什么药治疗 冠心病的病因是什么( 二 )


4.多吃鱼、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 。糖类食品应适当控制 。
5.肥胖者要逐步减轻体重 。
三、长期服用降压药物
如有高血压应在医师指导下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可以选择缓释片如波依定或硝苯地平缓释片口服中药益安宁等的正确使用 。使血压保持在正常或较低水平 。多进行一些轻微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散步等,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常备缓解心绞痛的药物,以便随时服用,若有持续疼痛或服药不能缓解,应立即到就近的医院急诊 。
四、多吃一些保护性食品
如洋葱、大蒜、紫花、木耳、海带、香菇、紫菜等 。同时供给充足的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
三、得了冠心病需要做什么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图是诊断冠心病最简便、常用的方法 。尤其是患者症状发作时是最重要的检查手段,还能够发现心律失常 。不发作时多数无特异性 。心绞痛发作时S-T段异常压低,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过性S-T段抬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多有明显的S-T段压低和T波倒置 。心肌梗死时的心电图表现:①急性期有异常Q波、S-T段抬高 。②亚急性期仅有异常Q波和T波倒置(梗死后数天至数星期) 。③慢性或陈旧性期(3~6个月)仅有异常Q波 。若S-T段抬高持续6个月以上,则有可能并发室壁瘤 。若T波持久倒置,则称陈旧性心肌梗死伴冠脉缺血 。
2、心电图负荷试验
包括运动负荷试验和药物负荷试验(如潘生丁、异丙肾试验等) 。对于安静状态下无症状或症状很短难以捕捉的患者,可以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的负荷而诱发心肌缺血,通过心电图记录到ST-T的变化而证实心肌缺血的存在 。运动负荷试验最常用,结果阳性为异常 。但是怀疑心肌梗死的患者禁忌 。
3、动态心电图
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分析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 。此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运用于监测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 。该方法可以观记录到患者在日常生活状态下心电图的变化,如一过性心肌缺血导致的ST-T变化等 。无创、方便,患者容易接受 。
4、核素心肌显像
根据病史、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心绞痛,以及某些患者不能进行运动负荷试验时可做此项检查 。核素心肌显像可以显示缺血区、明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大小 。结合运动负荷试验,则可提高检出率 。
5、超声心动图
超声心动图可以对心脏形态、结构、室壁运动以及左心室功能进行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对室壁瘤、心腔内血栓、心脏破裂、乳头肌功能等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但是,其准确性与超声检查者的经验关系密切 。
6、血液学检查
通常需要采血测定血脂、血糖等指标,评估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心肌损伤标志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临床中以心肌肌钙蛋白为主 。
7、冠状动脉CT
多层螺旋CT心脏和冠状动脉成像是一项无创、低危、快速的检查方法,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冠心病早期筛查和随访手段 。适用于:①不典型胸痛症状的患者,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核素心肌灌注等辅助检查不能确诊 。②冠心病低风险患者的诊断 。③可疑冠心病,但不能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④无症状的高危冠心病患者的筛查 。⑤已知冠心病或介入及手术治疗后的随访 。
四、冠心病是什么原因引发的呢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LDLC水平每升高 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甘油三脂(TG)是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往往伴有低HDLC和糖耐量异常,后两者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