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出热汗的原因是什么 腿上出热汗的症状有哪些( 二 )


三、多汗的类型有哪些
临床上观察到的许多病例为多部位同时出汗,常见的组合为手掌+足底、手掌+腋窝、手掌+足底+腋窝等三种,其他组合甚为少见 。多汗症症状的出现与气候、季节以及外界温度、情感变化、剧烈活动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也可能没有任何诱发因素 。症状的出现具有突然性和间断性的特点,每次发作持续时间5~30分钟,每日发作次数则不定 。多数患者夏季症状较重,冬季时症状相对较轻 。因多汗的部位不同,局部的症状也略有不同 。分别表述如下:
面部多汗
面部出汗部位多集中在前额,汗液自上向下流淌,流入眼框和颈部,需不断的擦拭以保持面部干燥,多数患者还伴有面部潮红,重者面部呈紫红色,呈现出一种紧张不安的尴尬外貌 。
手掌多汗
是多汗症中最常见的表现 。轻度者仅表现手掌湿润,重度者手掌可分泌出肉眼可见的汗珠,出汗时多伴有手掌冰凉,仅少数病例出汗时手指能保持温暖 。
腋窝多汗
腋窝汗液蓄积容易浸透衣服,其腋下部位呈大片汗斑状,外观上使人难以接受 。因腋窝部位隐秘也容易导致该处皮肤细菌或真菌感染,严重时出现皮肤糜烂的情况 。
手足多汗
足底多汗更容易蓄积,即便频繁更换鞋袜也不能及时清除汗液及其异味 。因此足底最容易发生皮肤继发性病变,如皮炎、足癣、皮肤角化脱落、皮肤疱疹等 。
继发局部性多汗多为原发疾病(如炎症、肿瘤、损伤等)影响周围自主神经所致,例如颈部或胸内病变刺激邻近交感神经干,可导致其所支配的一侧体表区域多汗 。脊髓损伤后可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体表无汗与多汗交替发生的情况 。
四、腿上出热汗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自汗:不因活动、天气、食物、药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者,为自汗,多为气虚表现 。可用玉屏风散加味:生黄芪、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各30克,炒白术、防风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
如果患者多汗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风一吹就打寒战,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 。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
盗汗: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 。治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 。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参30 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
偏汗: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 。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
绝汗:多见于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虚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弱,时有时无,是阳气将绝之象,可应急服参附汤:人参、附子(炮)、青黛各15克,水煎服 。
【腿上出热汗的原因是什么 腿上出热汗的症状有哪些】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