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红须红尾怎么办

对虾红须红尾怎么办,养了一个月的南美白对虾?根据您所述情况,我确诊为:对虾红须红尾病患有红须红尾病的南美白对虾体表症状均为红须红尾、食欲减退、肠道无食 , 同时在水面缓慢流动,肝胰脏无肿大现象,脱壳不逐 , 一般一天每个池对虾死亡10多尾至几十尾 。
因为在养殖周期中,当由于天气突变、水体转水、底质败坏等突然的水体剧烈变化引起的对虾应激而产生的红须红尾现象,容易恢复正常 。治疗方法:
1、加强增氧;
2、水体消毒:柔和性的碘制剂进行水体消毒(如:金碘等);
3、消毒后第3天,加注新鲜水,同时肥水,及时调整虾池的水色恢复正常 。
4、内服: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高稳维C“、”拜激灵“、”速补100“(四川拜耳公司产品) 。红须红尾病通常在用药5天后,死亡数量减少,7天后基本稳定,没有死虾 。
有红须红尾应该怎么办?南美白对虾红体病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种: 一是由桃拉病毒造成的红体?。翰∠汉煨搿⒑煳病⑸踔琳鱿禾宥急湮韬焐? ,病虾基本不摄食,空腹 , 软壳 , 在水面缓慢游动,捞离水后即死亡 。
部分病虾甲壳与肌肉易分离,久病不愈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的黑斑 。
病虾发病后病程极短,从发现病虾到病虾拒食仅仅5—7天 , 而后转入大量死亡,通常在10天左右症状有所减缓,转入慢性死亡阶段 , 时有死虾发现 。
一般成虾易发生急性感染,死亡率较高,而幼虾则易发生慢性感染,死亡率相对较低 。
其控制措施主要采用有益微生物调节水质,同时投喂对虾抗病毒药物、生物酶、维生素,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药物等 。
二是由副溶血弧菌造成的红体?。翰∠焊街浜臁⒖怯病⑼沸丶兹驶粕蚯澈焐⒏我仍嗉靶脑嘌丈淝场⒏我仍辔趺永茫∠河味荒芸刂品较?nbsp;, 通常病虾发病体质弱的几小时后开始死亡,死亡率高达90% 。
其控制措施为全池消毒(消毒后第二和第三天虾的死亡量会增多,但以后会逐渐减少),间隔2-3天后,全池泼洒解毒药物,同时投喂抗生素及生物酶 。
三是应激所造成的红体:主要是天气变化或水质突变引起的 。
这种红体病的处理方法是要在天气变化或水质突变时增强虾的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可以全池泼洒维生素或葡萄糖),否则容易引发细菌病毒的感染 。
这三种病症仅供你参考!
红尾巴虾是什么品种?是红尾虾 , 又叫长毛对虾 。
红尾虾(Penseus peicillatus),中文学名:长毛对虾,地方名:红尾白虾、红尾沙虾、大虾、白虾、红尾虾、红虾(布袋地区)、白棘(东港地区)、大明虾 , 联合国粮农组织通称红尾虾 。
红尾虾是南方系大型海虾之一,主要分布自台湾西岸,经香港、马六甲海峡、印尼,西至印度西岸、巴基斯坦南岸、马达加斯加海峡、亚丁湾、红海地区,栖息浅海沙泥底,深度2—90公尺 。
vc能预防对虾红体吗?一、对虾种类
1、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在我国大多称为对虾、大虾、明虾 , 也称为青虾(雌)、黄虾(雄) , 日本称之为大正虾,主要分布在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北部也有少量分布,是我国主要的增殖养殖种类 。
2、斑节对虾
该虾因其甲壳上有斑节而得名,又因喜栖息于水草或藻丛间 , 我国南方沿海和台湾又称之为草虾,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 , 如印度洋、菲律宾、澳大利亚、日本南部沿海,我国的闽、台、粤、琼等地较为常见,是一个优良养殖品种 。从目前养殖规模和产量来看,同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一起,称之为世界三大虾类 。
3、日本对虾
因其甲壳上花纹艳丽,广东称之为竹节虾,台湾称之为斑节虾,香港称之为花虾,日本称之为车虾 。从红海、非洲的东部到朝鲜、日本一带沿海都有分布,我国的东海、南海亦有分布 。该种为日本的主要养殖种类,目前我国已进行规模化养殖生产 。
4、长毛对虾
该种是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种类 。闽南称之为红虾,两广称之为大虾或白虾 , 台湾称之为红尾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沿海,我国闽、台及粤东沿海最为常见 。
5、墨吉对虾
该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 , 是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主要养殖种类 , 称之为大虾或白虾,香港、澳大利亚称之为白虾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暖水区域,我国以粤西、海南岛及广西沿海较多
二、对虾红体治疗(以南美白对虾为例)
南美白对虾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红体病是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虾病 。
“红体”是南美白对虾发生某些疾病后的一种表观现象 。一些养殖者发现南美白对虾出现红体症状 , 往往认为是“桃拉综合症”,用药防治有时并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南美白对虾在发生桃拉综合症、弧菌病及环境突变等情况下,病虾在外观上都可表现红体现象 。因此必须准确判断及鉴别南美白对虾发生红体症状的不同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
1、细菌性红体
细菌性红体致病菌主要为副溶血弧菌和嗜水气单孢菌 。病虾附肢变红,也称为红腿病 。病虾活力下降,反应迟钝,在水面缓慢流动或沉底不动;病虾鳃部呈淡黄色,壳硬,肝胰脏无明显变异,肌体无黑斑,血淋巴液变稀薄 。血细胞变少,凝固缓慢或不凝固 。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虾池养殖密度大、养殖条件差的池塘 。
治疗:全池泼洒刺激性小的杀菌药,如五黄精华素、海龙十亩碘、大黄流浸膏 。第二天,泼洒应激解毒灵或者抗应激vc 。
内服,在饲料中添加虫草多糖+海龙三黄粉+肝复活+黄金多维连喂5天,每天2次 。
2、病毒性红体
病毒性红体致病病毒为桃拉病毒 。一旦发?。嵋鸢锥韵捍罅克劳?。病虾体表呈淡红色,特别是尾扇及游泳足变红,故又称红尾病;病虾甲壳变软 , 易与肌肉分离,严重的病虾甲壳上有不规则黑斑 , 肝胰脏变性或糜烂,肠道发红肿胀 。该病症往往具有一段潜伏期,早期症状不明显 。潜伏期长短取决于环境条件和体质健康状况 。随着水质的恶化,病虾不摄食或很少摄食,空胃个体较多,离水后很快死亡 。
治疗:一是调整虾池水质平衡及稳定,减少应激全池泼洒五黄精华素,应急解毒灵,钙力神 , 抗应激vc , 同时内服强化多糖+肝复活+黄金多维 。定期使用解毒120,速解安,爽水宝调节水质,使用底加氧,超能底改,改良底质 。
二是定期使用海龙高效碘进行水体消毒 。
三是增强虾体免疫功能,饲料中添加抗应激vc+虫草多糖+钙力神+黄金多维 。
3、应激性红体
当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子,如天气、盐度、pH值、水位差、氨氮及亚硝酸盐等,发生突变时,对虾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出现触须变红 , 尾扇的尖部变红等症状 。有时人为捕捞、施药等工作也会导致虾体触须、尾扇甚至附肢发红 。应激性红体多发于高温多雨的夏季,虾体触须上半部发红,尾扇也只有尾部发红 。应激性红体现象可在短期内随着水体因子的稳定而消失 。在应激期间,南美白对虾的自身免疫力急剧下降 , 此时很容易被细菌、病毒等侵染,继发细菌性疾病 。
治疗:
(1)保持水体稳定性,定期使用海龙高浓芽孢菌或者硅藻多等保持藻相平衡 。使得氨氮<0.2mg/L , 亚硝酸盐<0.05mg/L,pH值在7.8--8.7之间,水色黄褐色 , 绿色.
(2)选用温和的药物,如海龙十亩碘 , 五黄精华素进行消毒 。如遇到中毒现象,立即泼洒解毒120/解毒倍爽 。
(3)定期使用应急解毒灵,抗应激vc,添加强化多糖 , 提高虾体免疫力 。
4、白斑综合性红体
主要是虾体疾病长期得不到改善,对虾体质虚弱,因此表现出红体病特征 。其症状类似于应激性红体病,在对虾体内分离不到桃拉病毒 , 外界没有刺激并且水质条件良好,但红体病症状依然存在 。前期出现白斑?。柑旌蟀榉⒑焯宀≈⒆?,发病后期虾体皮下、甲壳及附肢都出现白色斑点或甲壳软化头胸甲易剥离、壳与真皮分离、外壳呈现深红色、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 。在对虾养殖的各个时期都有可能暴发,持续时间长,死亡率高,2天~7天可使虾池全军覆没 。
治疗:
上午外泼刺激性小的杀菌药物 , 五黄精华素,海龙十亩碘;内服强化多糖+肝复活+海龙三黄粉+海龙肠鳃宁+抗应激vc连续喂5到7天,每天2到3次 。
对虾白斑病好治吗?一般病毒性白斑病高发期为放苗30-45天左右,影响3-6公分的对虾的成活率 。感染病毒性白斑病的对虾,严重的会出现摄食下降、红体、游塘,一旦出现游塘基本会大量死亡 , 难以控制 。
二、虾白斑病的症状
早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 , 数量不多,不易观察到 , 此时对虾胃内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 。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连成片,严重的全身甲壳都有白斑,胃内空无食物,肝胰腺发白肿大等现象,头胸甲容易剥离 。
白斑分细菌性白斑和病毒性白斑 。细菌性白斑可控制;病毒性白斑在发生早期未扩散前(俗称“未开花”)有治疗的价值,一旦扩散基本无法治疗 。
三、影响白斑病发生的可能因素
1.苗种因素及体质因素
2.养殖池塘底质情况恶化
3.水质环境恶化
苗种病毒隔离的不彻底或苗种体质弱是白斑病发生的基本因素 。在技术服务过程中发现,病毒性白斑病经常发生在底质或水质条件恶化的池塘;有时一次不当的换水或加水,抑或改底不及时甚至气候引起的应激都有可能造成白斑的发生 。
四、 虾白斑病的预防方案
该病主要以预防为主
1.放苗15天后
内服: 芪黄素+ 金美康+生泰蓝 3-4天/周,2餐/天 , 连用2周 。
提高对虾体质、增强免疫水平,减少感染的几率,从基层上防止病毒的侵袭 。
2.白斑病易发、高发季节或放苗25-30天内
外泼 金美康+天清素+生泰蓝连用两次
内服 金美康+芪黄素 3-4天 2次/天
3.放苗20-25天需要进行底质处理,减少病毒白斑病诱发的环境因素
控制和杀灭底部的致病菌;改善底部环境,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对对虾的侵害 。
外泼: 本草粒粒净+底改
五、虾的白斑病怎么治?
发病后及时将病虾隔离,及时将死亡虾捞出进行深埋处理,控制病害进一步扩散 。在这里以南美白对虾白斑病为例 , 介绍下对虾的治疗方法,以控制病情 。
如果确定对虾白斑病尚属初发期 , 大多数对虾胃内充满食物,即可对症治疗 。
治疗白斑病应以内服药为主,结合水体泼洒中草药制剂及水体消毒 。消毒前先泼洒中草药制剂,目的是为了减少死亡 。
内服药由抗病毒药(大多为中草药制剂)、强抗菌药、保肝护胆药和维生素类药物组成处方 。
西药对付病毒病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无能为力 , 而中药可显神威 。抗病毒中草药制剂种类不少,有病毒刹星、对虾抗毒净、对虾解毒散、对虾病毒净;非中草药抗病毒制剂有百毒净(成分利巴韦林);强抗菌药有虾病消、虾病宝、伟达康等;保肝护胆药有肝胃宝、虾肝宝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维生素C应选用包囊型,非包囊型维C损耗大,疗效不确定 。外用水体泼洒中草药制剂可选虾用泼洒剂 。水体消毒可用碘制剂、海因类消毒剂 。
【对虾红须红尾怎么办】※注意:在选择中草药制剂治疗白斑病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配伍中必须有一剂中草药有效成份提取剂,否则见效慢 , 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而在预防用药时,为了节省成本,可以多使用中草药微粉剂 。同时,养殖水体消毒和使用生物制剂在对虾养殖生产中也十分重要,另外,预防对虾白斑病一定要注重实效 , 若大多数南美白对虾已不摄食,则用药意义不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