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脱壳不好怎么办

对虾脱壳不好怎么办,南美白对虾白天会脱壳吗?一般正常的蜕壳是发生在上半夜(亲眼见过) 。如果蜕壳时集中,水质溶氧不足 。傍晚时分就出现扒边浮头现象 。此时检查有软壳(焦皮)或发现是
蜕壳的 。
但人为养殖环境中,事实上是打破了它在自然水域中的规律的 。包括(吃食活动)习性等有所改变 。
所以,也发现下午也有蜕壳的现象(只见到新壳) 。至于到底是个别现象还是正常有待研究观察后确定(白天不扒边) 。
南美对虾养殖中期如何消毒?1生石灰
生石灰(CaO),加水吸湿后生成氢氧化钙(Ca(OH)2),呈碱性 , pH值达11~12,同时释放出大量热能 , 从而杀灭野杂鱼、鱼卵、虾蟹类、昆虫、致病细菌、病毒等,并能使水澄清,还能增加水体钙肥,提高水体的pH值 。一般用于放养前清塘,用量为100~200kg/667m2 , 失效时间为7~8d;在养殖期间,用于升高塘水pH值 。使水提升1单位pH值的用量为10ppm 。
2漂白粉
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其吸收水份或二氧化碳时,产生大量的氯 , 因而杀菌效果比生石灰强 。但露空时,氯易散失而失效 。漂白粉是使用了多年的第1代消毒剂 。一般用于放养前的水体消毒和养殖过程中的水体消毒,前者使用浓度为20~30ppm,后者一般使用1~2ppm 。用于消毒的漂白粉,应使用含氯量达到32%以上的,含氯量低于25%的不能使用,失效时间为4~5d 。
3强氯精
强氯精的化学名称为三氯异氰尿酸,为白色粉末 , 含有效氯达60%~85%,其化学结构稳定,能长期存放,1~2年不变质 。在水中分解为异氰尿酸、次氯酸,并释放出游离氯,能杀灭水中各种病原体,强氯精可称为第2代消毒剂 。强氯精的出现 , 逐步代替了漂白粉的使用 。通常用于放养前的水体消毒和养殖期间的水体消毒,前者使用浓度1~2ppm , 后者为0.15~0.20ppm 。失效时间为2d 。
4二氯异氰尿酸钠
二氯异氰尿酸钠为白色晶粉,含有效氯60%~64%,其化学结构稳定 , 比漂白粉有效期长4~5倍 。一般室内存放半年后仅降低有效氯含量的40.16% 。易溶于水 。在水中逐步产生次氯酸 。由于次氯酸有较强的氧化作用,极易作用于菌体蛋白而使细菌死亡,从而杀灭水体中的各种细菌、病毒 。二氯异氰尿酸可称为第3代水体消毒剂 。养殖中后期的水体消毒,应首选此药物 。使用浓度为0.2ppm 。失效时间为2d 。
5二氧化氯制剂
市面上销售的二氧化氯有固体和液体的 。固体二氧化氯为白色粉末,分A、B两药,即主药和催化剂 。使用时分别将A、B药加水溶化,混合后稀释,即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游离氯和氧气 , 达到杀菌消毒效果 。水剂的稳定性二氧化氯使用效果更好 。二氧化氯制剂可称为第4代水体消毒剂,其还可以用于虾鲜活饵料的消毒 。前者使用浓度为0.1~0.2ppm,后者为100~200ppm 。失效时间为1~2d 。
.6碘
碘又称碘片 , 是由海草灰或盐冈中提?。?为灰黑色或兰黑色片状结晶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其醇溶液溶解于水,能氧化病原体原浆蛋白的活性基因,对细菌、病毒有强大的杀灭作用 。在水产养殖水体消毒中,一般使用碘的化合物或复合物,如碘化聚乙烯咯烷酮(PVP-1)、贝它碘、Ⅰ碘灵等 。我国已生产PVP-1 , 其消毒浓度为150ppm 。碘与汞相遇产生有毒的碘化高汞,必须特别注意 。
7敌百虫
敌百虫是一种有机磷酸酯 。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 。其作用主要为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用浓度为2.0~2.5ppm , 对鱼类杀伤力大 。常用于放养前的清塘,以杀灭塘中敌害鱼类、白虾及蟹类 。
8茶子饼
茶子饼在两广俗称茶麸,是油茶榨油后的残渣 。市面上销售的茶麸有大块的和小片状的 。其含皂角甙10%~15% , 对鱼类的杀伤力大 。常用于放养前的清塘,以杀灭塘中敌害鱼类及鱼卵 。也可用于养殖过程中的中间清塘,以杀灭混入塘中的敌害鱼类,并且还可以促使对虾脱壳 。前者一般使用15~20kg/667m2 , 后者一般使用15~20ppm,失效时间为2~3d 。
对于没有放苗的养殖塘口的水体消毒,我们可以选用漂白粉或者强氯精进行消毒杀菌,不用担心刺激苗种 , 成本也较低,对于已经放过苗的虾塘,由于苗小对消毒剂的刺激比较敏感 , 我们可以选取比较温和的消毒剂比如碘制剂进行消毒进行消毒 。
消毒完以后需要对池塘进行解毒,这里推进大家用有机酸进行解毒,解毒完以后再进行肥水或者放苗的操作 。放苗前用纳维素防虾苗应激 。
早期肥水可以促进藻类的繁殖,培育浮游动物 , 为苗提供开口饵料;丰富藻类可调节水体透明度,避免阳光的直射,控制青苔的生长 。EM菌配合有机肥,养殖前期使用,有益菌分解有机质,为水体藻类提供充足的养料 , 促进藻类繁殖 。
对虾断须最好的方法?断须分为两种,断须面有无黑点 。
造成对虾断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应激反应,环境应激引起的,池塘换水过快或者天气突变都会引起对虾的应激反应 。断须是没有黑点的 。
2、缺钙引起,对虾脱壳困难,在对虾蜕壳的过程中,部分虾须的外壳无法正常全部脱离虾体 , 最后导致无法蜕出的部分断裂,出现断须的现象 。
3、细菌感染,断续的截面发红或者发黑,正常情况下是没有颜色的 , 病原微生物感染导致 。病原微生物在池塘底部大量繁殖,对虾体质下降之后,引发的细菌感染 。断须处由于没有足够的VC使断须处及时愈合 , 容易被分解几丁质的细菌感染或者被氧化成黑色,造成断须处的黑点 。
断须的几点处理建议:
1、在养殖的过程中做好底质和水质的管理 , 确保水质指标的稳定和在养殖对虾适宜的范围内 , 保证池塘底部溶氧的充足,如果发现水体的不良,氨氮 , 亚硝酸盐,pH偏高等需要及时进行调节 。
2 , 补充VC
在对虾蜕壳高峰期来临之前,使用VC拌料,增强对虾的体质,迅速补充离子钙等补充水体中的矿物质 , 微量元素促进对虾的顺利脱壳 。
3、倡导生物改底
可以先进行消毒,后补EM菌 , 改良底质环境,减少底部细菌的滋生,在养殖管理中 , 保持底氧的充足 。
大虾皮薄是什么原因?1、长期投饵不足,使对虾呈饥饿状态 。
2、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钙和磷的比例不恰当 , 很多虾农用低档饲料来投喂南美白对虾,这些饲料往往达不到要求 。
3、投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
4、池水中的溶解磷的含量下降,对虾摄磷量不足 , 而磷是对虾甲壳的形成和钙化过程的主要元素 。
5、由于当地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恶劣,水质恶化,导致虾壳变软 , 严重者并发其它疾病 , 形成暴发病 。
6、水中含有机锡或有机磷杀虫剂,杀虫剂可抑制对虾甲壳中几丁质的合成 。
7、用药不当或水质突变造成对虾应激,发生异常脱壳现象,对虾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正常的状态 。
白对虾养殖中水面有杂质如何处理?【对虾脱壳不好怎么办】有效防治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对虾偷病方法: 需要根据养殖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的偏信报道 。
水质混浊很有可能是放养密度过大 , 也可能是吸附性的地改投的过多,导致池底絮凝层打破亚硝酸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也是放养密度大,或者是转水了,再就下雨藻也很有可能导致升高,这个最好是提前预防 。如果对虾现在还在偷,适当的减少料的投喂,然后使用光和细菌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等降氮菌 。加倍量使用抗应激产品和硬壳产品 , 后期亚硝酸盐高了,很有可能造成脱壳未遂和软壳,加倍量解毒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