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降低鱼塘的盐度

怎么降低鱼塘的盐度,鱼池氨氮指标?鱼塘氨氮每升不超过0.02mg属正常 。氨氮含量超标与pH值、不科学施用氮肥、缺氧等有关 。发生氨浓度超标后使用降碱药物全池泼洒,降低氨氮比例;养殖的中后期,不能使用硫酸铵、尿素等含氮化学肥料 , 应该使用含磷、钾肥料;开动增氧机,促使分子状态的氨挥发到空气中,降低底层水中氨分子的含量 。
养殖海沙子需要海水多少盐度?沙虫投苗放养时间主要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每亩投苗50公斤,规格为每公斤400多条,放养的苗种要求个体完整无伤 , 颜色为深褐色 。放养宜选择晴天进行,池塘海水盐度在25‰左右,养殖水体与育苗盐度差不宜超过5‰ 。
沙虫苗种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0条为宜,放养前计算好池塘所需苗种数量,然后将苗种均匀散播于养殖块面上,让其自然钻入泥沙中 。
沙虫苗种放养后即进入养成管理 。经常检查养殖块面 , 定期疏通水沟 。放养2~3天后 , 下塘检查苗种放养的成活率 , 发现成活率低 , 应立即补苗 。以后每个星期都要下塘检查,水沟和堤坝要经常护理 。进入夏季,及时疏通沟道 , 把块面平整成“马路形”,不使块面积水,使块面结实起来 , 形成稳定的生活环境,便于沙虫的生长
池塘里食蚊鱼怎么养?【怎么降低鱼塘的盐度】食蚊鱼怎么养
1、水质:食蚊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不但能够适应弱酸或者弱碱性的水,而且能够适应盐度低于3%的水 。可以用放在太阳下晾晒过的自来水作为养殖用水 。
2、水温:它对水温的要求不高,能够在5-40℃的水中生存 。水温有小幅度的变化它们也能够适应 。但是在养殖时,建议将水温控制在18-30℃之间,这是它们的最适生长温度 。
3、喂食:它是杂食性的鱼类,养殖时可以用热带鱼的饲料来喂它们 。它们比较喜欢吃小型的水生昆虫,尤其喜欢吃蚊子的幼虫孑孓,这也是它们被称为食蚊鱼的原因 。如果有条件,也可以喂一些孑孓给它们吃 。
4、换水:因为它们适应能力较强,所以养殖的时候不用频繁换水 。通常每3-4天换一次水就可以了
金目鲈人工养殖技术?1、池塘 。每口池塘的面积以8~12亩、水深2米左右为宜 。池塘过小 , 水体窄 , 溶氧不足 , 难以高产;池塘过大过深,不利生产操作 。池塘最好设进、排水闸,分别通向进、排水河,不重复使用养殖水,以免二次污染 。
2、机械配备 。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增氧机,这是高产养殖的基本条件;池塘需配置抽水机,以保证随时可更换新水,没有进、排水闸的池塘更有必要;此外需配置柴油发电机以防停电池塘缺氧 。
3、清塘 。用来养殖鲈鱼的池塘要经过干塘、清淤和曝晒,尤其是多年养殖的旧塘 。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一次消毒,每亩施放生石灰150斤或使用20毫克/升漂白粉带适量池水消毒 。如果未经干塘曝晒的,还要使用茶麸打碎浸水全塘泼洒,以彻底清除野杂鱼 。
4、插网 。用细网将池塘分小,便于鱼苗吃食 。
5、培水 。消毒后的池塘经滤网纳入新鲜水(80厘米左右),施放部分复合肥培育浮游生物 。
管理与病害防治
1、日常管理
(1)投饵:鲈鱼易暴食,应适当控制投饵量 , 有利于降低成本、减少肠胃病的发生和水质的污染 。投饵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一般日投喂2餐,分别在早晨的6~7时和傍晚的6~7时 , 一般在塘中搭一饵桥 , 每餐正常投喂至八成饱为宜 。如遇高温、变天应适当减少投饵量,每次投饵注意观察鱼群的进食和健康状况,以便及时采取应变措施 。
(2)水质管理:鲈鱼的高产养殖也就是高密度养殖,保持水质清新和溶氧充足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有:
①勤换水,特别是在中后期;
②勤增氧,鱼苗期可适当开动增氧机,随着鱼体的长大开动增氧机的次数愈趋频繁,尤其是在高温天气和养殖后期 , 要开动全部增氧机,保持塘水的溶氧充足;
③施放生物制剂,高密度养殖带来塘底大量的残饵和排泄物,有害物分解浓度高 , 大量消耗水中氧气 , 尤其是高温天气更为严重,适当施放生物制剂可以有效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保持良好水质 , 此点最易被养殖户忽略 。
④做好消毒与杀虫工作,一般每15天消毒一次,频率视鱼吃食情况而定 。
(3)巡塘:白天主要观察吃食增减情况来判断鲈鱼健康情况,一般鱼有不适最先反应在吃食上面,另外巡查有无鱼游水,大量发病前一般有少量几条鱼游水,此时是看病与用药的最佳时期也是关键期 。晚上,特别是下半夜2~3点钟要巡查增氧机运转情况 。
(4)防盗:每年都会发生偷鱼事件,所以养殖中后期一定要注意防盗 , 一般办法是鱼塘晚间应保持照明充足,鱼塘设置栅栏,条件宽裕的可装监控设备 。
2、病害防治
(1)氨氮、亚硝酸盐中毒 。高温天气时 , 水中的氨氮高,甚至产生亚硝酸盐,会致使鲈鱼缺氧中毒吃食减少严重时出现死鱼 。主要症状:鳃丝暗红,吃食减少 。防治方法:施放絮凝剂吸附水中氨氮,施放底质处理剂降减氨氮;放出部分老水 , 注入新水,注水时要避免直接冲起塘底污物加速鱼的死亡;发病前注意用生物制剂预防 。
(2)肠炎病 。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挤压腹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 。主因投喂变质饲料或过量投喂引起 。治疗时先减料(最好能停喂一餐),用广普抗菌药拌饵投喂3~5天一般可痊愈 。
(3)出血病 。病鱼的胸鳍、背鳍基部红肿并充血,病鱼行动迟缓,摄食下降 。此病为病毒感染,传染性较强 。治疗上可使用病毒灵、氟哌酸混合拌饵投喂,连续6天 。同时对池塘用强氯精全池泼洒 , 每天1次,连续3天 。
(4)水霉病 。此病多发生在水温较低的冬春季节,病鱼体表伤口处附着灰白色棉絮状菌丝体,鱼体虚弱无力 , 慢慢死亡 。此病感染后传播较快,预防可以抽部分地下水保持咸度,和多加水以保持水温 。此病特定环境下容易发生,使池塘水环境改变并保持鱼体营养充足提高抗病力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 。
(5)车轮虫 。斜管虫、聚缩虫?。憾喾⑸谥屑渑嘤锥斡愕奶灞砗腿?。症状为鱼体消瘦 , 体色变黑,口端糜烂,一年四季均有发病 。预防上多采用换水 , 改良水质 。治疗可用0.77~1毫克/升的硫酸铜及硫酸亚铁合剂(5:2)全塘均匀泼洒,或用20~25毫克/升的福尔马林全塘泼洒 。一般寄生虫容易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所以杀虫后一般要消毒 。
(6)肝胆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吃食减少,逐步有鱼游水并出现不明死亡 。主要原因是高密度养殖下药物施放频繁,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在鱼体中慢性积累,导致鱼体器官功能失调和组织损伤;长期过量投喂,鱼体肝脏长期超负荷致代谢失调甚或代谢紊乱所致 。防治主要是调控好水环境,科学投喂 , 定期用一些疏肝利胆类中草药拌料投喂有一定预防作用 。
养鱼池土质氮高怎么回事?在养殖水体中,氨态氮具有很强的毒性,所以氨氮的调控是养殖中后期水质调控的重要项目,在阐述调控措施之前 , 我们先总结造成氨氮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一、氨氮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1)养殖期间对虾的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骸等分解后产生的含氮的中间产物大部分以氨的形式存在,加上对虾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中氮元素以氨的形式直接通过鳃排入水中,这两部分是池塘氨氮的主要来源 。
2)当水中缺氧时,含氮有机物、硝酸盐、亚硝酸盐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发生反硝化作用产生氨 。
3)当水中缺氧时,氨不能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进而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为硝酸盐被植物直接利用 。
4)养殖水体的pH值升高 , 温度升高,水中以氨分子的形式存在的浓度升高 。pH值越小,温度越低,分子氨NH3的比例也越小,毒性越低 。pH值越大,水温越高,分子氨NH3比例越大,毒性也越大 。
5)细心地养殖者可能发现,氨氮升高经常发生在天气骤变或者水中的藻类发生变化的时候 。所以预测水质和天气变化,随时准备减少或停止投饵是预防氨氮浓度升高的重要手段 。
二、养殖生产中氨氮浓度的测定及计算
分子状态的氨在水中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水反应生成无毒的离子状态的铵(NH4+),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这个平衡受养殖池塘水中pH值和温度的影响很大;我们平常使用快速水质分析试剂测得的氨的浓度其实是分子氨(NH3)和离子铵(NH4+)的总和 , 所以给出氨氮含量的结论时需先测养殖水体的pH值和水温,再根据表3-3查得分子氨的比例,用该比例乘以测得的氨的总和值,结果即为分子氨(NH3)的含量(以氮计) 。
例如:若测得氨氮值为1.20毫克/升,pH值为8.5,温度为25℃ , 可从表中查得分子氨的比例为15% , 则有毒分子氨(NH3)的含量(以氮计)为1.20×15%=0.18毫克/升 。严格意义上讲,分子氨(NH3)含量一般应控制在0.02毫克/升以下,实际生产中由于氨氮的毒性和水的盐度、其他离子浓度等都有关系,所以以对虾活动摄食正常为准,这是测得的氨氮值往往会高于0.0毫克/升 。
三、氨氮的调控措施:
1)清淤
每年清塘时清除含大量含有机质的池塘淤泥 , 这是预防养殖水中氨氮超标的首要条件,池底淤泥太厚的老塘,后期没有办法进行水质调控 。
2)排底层水,加新水
有条件的池塘 , 在养殖中后期、使用潜水泵每天抽取部分底层水 , 加入少许新水,换水量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