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鱼缺氧怎么办

石斑鱼鱼缺氧怎么办 , 大山里的溪水比较清凉?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不知道题主所在的地区是南方还是北方 。大山溪流属于自然水域 , 这种水域一般来说水质都非常的好 。水温适中 , 这种水域最大的有点就是成品鱼的质量非常高 。这里我向题主推荐草鱼 , 还有鲢鳙两种鱼 , 之前已经有过相当成功的案例 。其它鱼种也可以养,但是相对来说收入利润和周期责没这两种鱼好一点 。
首先说一下,本人家养鱼的 。这种自然溪流环境养殖的鱼偏瘦,特别是鲢鳙,成品鲢鳙头大身子小,但是这种鱼非常的受欢迎,价格也是其它鲢鳙的2到3倍 。之前已经有过成功的案例,很多地区也开始这种放养模式,但是缺点便是生长周期长 。
接下来说下草鱼 。这种水域养殖草鱼也是很不错的 。草鱼食性杂,只要能吃的它几乎都会吃,再加上特殊的环境和水质,鱼的质量非常的好 , 缺点和鲢鳙一样,生长周期长,一般草鱼生长到20斤左右只需要3到4年,而这种环境生长到20斤左右要6年左右 。但是当草鱼生长到20斤左右以后,它的价格也会高出普通草鱼5倍左右 。
针对题主提问推荐的两种鱼,在投放鱼苗的时候也可以投放适量的鲫鱼 。可能有人会说,其它鱼也可以 , 这里我要说一下,题主既然要养鱼,肯定是要赚钱的 , 鲤鱼还有其它鱼种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饲养难度均不如以上两种鱼难度低,而且不同地区都能进行放养,而不是和一些特殊鱼种只适应特定的地区和环境 。
以上便是针对题主的提问所回答 。如果题主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继续交流 。
鱼护买多大的合适?鱼护总体说来有两种 , 一种是普通鱼护,也就是鱼护中间有若干个金属圈,把鱼护分成很多个小格 。还有一种是竞技鱼护 , 鱼护中间没有金属圈,看上去就是一个大网兜 。普通鱼护无论是在黑坑还是野钓都可以使用,但是竞技鱼护在水底条件比较复杂的时候就很容易挂到水底的石头或者树枝 。
然后再来说一说鱼护的形状问题,绝大多数的鱼护都是圆形口,但是现在也有一些方形口的鱼护,我个人认为没有太大的区别,不必过于计较这个细节 。
最后来说鱼护的两大关键因素:口径和长度
鱼护的口径选择目前鱼护最小的口径是25公分,最大的口径是45公分 。选择口径多大的鱼护关键要看你平时钓多大的鱼,如果是经常在野河钓鱼 , 大部分都是1斤以下的鱼 , 那么选择一个口径较小的鱼护就可以了 。如果经常能够钓到3斤以上的大鱼,那么就应该选择40公分或45公分的鱼护,如果鱼护的口径太小,在把鱼放进鱼护的时候就很有可能让鱼逃脱 。
鱼护的长度选择【石斑鱼鱼缺氧怎么办】最短的鱼护是1米 , 这样的鱼护只能用来钓一些小鲫鱼或者白条 。最长的鱼护能达到3米 , 放10斤以内的鱼都没有问题,10斤以上的大鱼就不适合长时间装在鱼护里了 。选择多长的鱼护主要看你能钓多少鱼,如果是密度很低的自然水域,买一个小鱼护就可以了 。如果经常玩高密度的黑坑,鱼护的长度至少要在2米以上 。如果既玩高密度的黑坑 , 而且技术很好 , 建议至少买两个2.5米至3米的大鱼护 。
鱼护的价格选择鱼护也是一分钱一分货,最便宜的鱼护10块出头,最贵的鱼护300左右 。便宜的鱼护质量比较差,金属部分容易生锈或者断裂,网兜部分也容易破洞,所以便宜的鱼护只能在低密度的自然水域中使用 。如果野钓大鱼或者是玩密度较高的黑坑至少应该选择一款价格在60元以上的鱼护 。
兰瓜子石斑鱼苗的养植方法?1.养殖场所的选择
因为石斑鱼是海域,所以我们应该选择风浪不大没有污染的海域建立养殖场 。同时养殖场的要求有良好的避风条件,不收台风的袭击 。海底要求沙质或者礁石质最好 。当落潮的时候要求水深不能低于4米 。海水的流速最好维持在0.2-0.75米每秒最好,这是最适合石斑鱼养殖的流速 。需要注意的是冬季的水温不能低于15摄氏度 , 全年要求22-28摄氏度的水温天数不能低于200天 。交通也需要便利,这样有利于运输石斑鱼还有饲料等等 。
2.鱼苗的选择
养殖场所选择好了之后,我们就要选择鱼苗了 。我们选择鱼苗的时候要从正规的养殖场购买,鱼苗的大小要统一适中,选择活泼身体健康的鱼苗 。选择好了之后我们要对鱼苗进行消毒,防止传染病造成经济损失 。放养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鱼苗的密度,这样才最有于石斑鱼的生长发育 。每立方体大约投放3公斤左右的鱼苗 。
3.饲料的选择
石斑鱼属于肉食性鱼类,我们可以选择投喂一些小的鱼虾等 。需要注意的是投喂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石斑鱼的大小将饲料切成适合的大小 。在投喂的时候注意石斑鱼所处的生长阶段,根据这点来调整投喂次数以及饵料 。石斑鱼的饲料排空时间大约在36小时左右,所以建议每两天左右投喂一次,有利于石斑鱼的生长发育 。在投喂的时候需要进行摄食驯化,为以后投喂人工饲料做好准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好地减少经济成本,保证石斑鱼的身体健康,更有利于石斑鱼的生长 。投喂的时候需要注意营养均衡 。设置固定的投喂地点,这样有利于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也便于打扫石斑鱼产生的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 。
4.水温的控制
需要注意石斑鱼在温度过低的情况下饮食量会下降,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死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而水温一旦超过33摄氏度石斑鱼的抵抗力则会下降,容易患?。?所以水温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
5.日常管理
在养殖的过程中我们要定期的观察 , 根据石斑鱼的大小合理地调节养殖密度 , 防止缺氧的发生 。同时要给鱼定期的体检,排除病害 , 一旦发生病害要及时的隔离,同时对鱼苗还有水源进行处理 。定期检查网箱是否破损,一旦破损要及时的修理更换,防止石斑鱼逃跑造成经济损失 。注意将大小不同的鱼分网箱饲养,石斑鱼具有自相残杀的特性,防止大鱼压制小鱼的情况发生一定要定期的检查石斑鱼的生长情况 。
石斑鱼苗怎么养殖?近两年石斑鱼行情好 , 价格高 , 鱼苗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但随着养殖环境逐年恶化,石斑鱼苗养殖过程中问题越来越多 , 处理难度越来越大,成活率普遍偏低,导致养殖效益降低 。鉴于此,我们根据近年海南文昌石斑鱼苗发病情况,总结出提高石斑鱼苗成活率的关键点 。
一、 放苗前做好准备工作
1、彻底消毒 由于病毒、细菌等对石斑鱼苗成活率影响较大,彻底消毒杀灭病原非常必要,建议使用氯制剂消毒 , 提高塘底氧化还原电位 , 降低病毒病、细菌病的发生概率 。
2、分解塘底有机质 石斑鱼养殖池塘都是养殖时间较久的老塘,塘底脏物难以彻底清洗干净,易沉积在塘底形成有毒有害物质,加水后很快溶解到水体中 , 加快水质恶化速度,影响水体稳定性,降低鱼苗抵抗力 , 诱发病害 。所以消毒后分解塘底有机质非常必要,建议使用“三环活力源(净水型)”和“活力碳”活化塘底,分解塘底有机质 , 释放底肥,稳定水体 , 抑制有害菌繁殖 。
3、抑制青苔 青苔是影响鱼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 青苔的危害主要有难肥水、大量生长时会缠死小鱼苗、大量死亡时造成底脏底臭,这几种情况都会直接或间接降低鱼苗成活率 。所以放苗前预防青苔尤为重要,建议养殖朋友清塘后进水到40-50cm,使用“苔藻净”(1包/亩)全池泼洒,抑制青苔生长 。
4、老水放苗 培养一塘好水是放苗成功的关键,稳定、自净能力强且指标正常的水是好水 , 即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微生物平衡的水 。水质清瘦,缺乏苗种生长所需的生物饵料;水质过肥,pH值高,石斑鱼苗易患气泡?。以謇嗬匣笠壮鱿值乖濉⑺涞认窒? ,引起石斑鱼苗缺氧、中毒,严重影响放苗成活率 。老水放苗即是培水后10~15天以后(图1),典型标志是水体中出现桡足类,此时水体相对稳定又有丰富的饵料生物 , 很适合鱼苗生存 。
二、放苗操作防应激
1、鱼苗从标粗场运输到养殖池塘 , 由于环境变化较大,鱼苗应激很大,所以放苗时,一定注意抗应激 。建议放苗前1个小时,全塘泼洒“碧水安”和“激活”解毒抗应激,提高鱼苗抗应激能力,减少发病 。
2、高温期最好选择上午9时之前放苗(图2),低温期选择下午水温较高时放苗,减少应激 。
3、白天藻类光合作用强,溶解氧容易过饱和,所以放苗时加大曝气力度 , 减少气泡病发生几率 , 建议氧机全开 , 配合外用“速解安”效果更佳 。
三、放苗后加强管理
1、水质稳定是决定鱼苗成活率的关键 。小鱼苗体质弱,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差,一旦水变 , 易诱发各种病害 。建议定期使用活菌(“利生多”+“活力碳”或“利菌多”)保水稳水 , 给鱼苗提供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 。
2、石斑鱼苗吃料猛(图3) , 肝脏及肠胃负担重,投喂过多易引发肠炎、病毒性黑身等病症 。建议:合理投喂 , 天气好时投喂7-8成饱,天气不稳定时根据情况减料或停料,苗期可以长期内服营养保?。ā袄嗑?“营养快线”+“LY-生命素”),促消化、促生长、防肠炎、提高鱼苗抗病力,减少发病 。
3、经实地测得,文昌地区溶氧过饱和的时间段为中午11点到下午5点,这段时间内鱼苗易得气泡病 , 造成鱼苗呼吸系统受损,体质下降,容易继发各种病害,严重影响鱼苗成活率 。因此预防气泡病尤为重要,建议中午11点到下午5点 , 多开增氧机,加大曝气力度,预防气泡病 。
4、苗期的虫害主要是车轮虫,预防车轮虫是保苗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议 3-5天使用一次“福地安”和“氧速保” , 改底防虫,减少虫害 。
5、鱼苗阶段,体质相对较弱,对消毒、杀虫等刺激性大的药物比较敏感 。同时,使用消毒、杀虫等药物,可杀灭细菌和藻类 , 破坏水体稳定,进一步增加病害的发生几率 。所以,苗期慎用消毒、杀虫等刺激性大的药物 。
如何消除养殖水中的二氧化碳?一、底部溶解氧变化是反映鱼虾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能对管理底质和水质做出科学参考
利用测氧仪器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一天应做四次溶解氧记录:第一次是早上05:30,一天内溶解氧最低阶段;第二次是上午08:30,可作为是否开始喂料的依据;第三次是下午15:30,一天内溶解氧最高阶段;第四次是晚上23:00 , 可作为是否全部开增氧机的依据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可预知底质、水质变化,提前调控 。
1、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不宜超过7mg/L,这是鱼虾健康的重要指标,底质、水质均良好,适合鱼虾生长 。
要特别注意:在养殖早期阶段,如果由于藻相不平衡而产生有害藻类,虽然底部溶解氧变化正常 , 鱼虾也可能会发病 。因此在养殖早期阶段要定期投放清除池底有机物和培养有益藻相的微生物制剂;在养殖中后期阶段,定期投放清除池底有机物和降解亚硝酸盐及氨氮的微生物制剂,以减少由有机物诱发的缺氧 , 培养有益菌相和藻相;定期投放由贝壳烧制的粉末,以提高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养虾适宜的总碱度是100-200,超过300或低于60,虾子都不好养 。稳定pH值,养殖适宜的pH值是7.8-8.6 。
2、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在8-9mg/L,说明此塘养殖环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水质偏肥,藻类趋于丰富,底质往不良方向变化,塘底开始滋生大量的有害细菌、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导致鱼虾生长缓慢 。
处理方法:A、减料并且拌微生物制剂投喂以增强鱼虾体质; B、适量杀一部分过度繁殖的藻类(如早上6:00多泼洒二氧化氯); C、塘底:底部增氧、消毒(如晚上11:00多泼洒双氧水或干撒增氧剂),第三天中午施用微生物制剂 , 培养有益菌相,应培养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习惯;D、投放贝壳粉以增加水体总碱度,稳定水体 。
3、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超过10mg/L , 说明鱼虾养殖环境处于不健康状态,底质黑化严重,水质严重偏肥,藻类过于丰富 , 虾甲壳变软甚至生长停滞,极易引起偷死或其它疾病 。
二、底部溶解氧之科学喂料
底部溶解氧最适宜范围是5-8mg/L,在2.5-4.5mg/L之间是亚缺氧状态,不能长时间处于此状态,特殊天气除了全部打开增氧机外,还要底部增氧 。大部分鱼虾在1.5mg/L(蟹是2.5mg/L)开始浮头,虾在0.5mg/L(石斑鱼、鲑鱼、鳟鱼、鲈鱼0.8 mg/L,鳗鱼0.6 mg/L,蟹1.5mg/L)开始窒息死亡 。第一次喂料时底部溶解氧应高于5mg/L,最后一次喂料应高于5.5mg/L 。这样既能够提高消化吸收率 , 降低饲料成本,又可以降低塘底污染,减少发病几率 。
三、底部溶解氧之有效利用增氧机
水中溶解氧的饱和程度受温度、盐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纯净淡水不管如何增氧只能达到饱和值,这是自然规律 。在超过饱和溶氧值的时候,开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不明显,不但浪费电费,还易引起鱼虾气泡病 。晚上藻类停止了光合作用,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溶解氧会溢出水面,这时开增氧机只会加速过饱和溶解氧的溢出 , 增氧机开得越多,溶解氧降得越快 。
晴天中午13:30-15:30开增氧机搅拌水体,使上下水体交流,增加底部溶解氧,促进池内物质循环,改善池塘的水质和底质条件 。
四、咸水中溶解氧值的计算方法
在30℃水温,淡水的饱和溶解氧是7.6mg/L 。而在盐度10‰的水中,此时的饱和溶解氧是7.6-10×0.036=7.24mg/L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