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是如何从化外之地 从化在什么地方


台湾是如何从化外之地 从化在什么地方

文章插图
史书中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载,出自《尚书禹贡》,当时台湾被称为“岛夷” 。汉代班固所著的《汉书》记载,“会稽海外有东鯷人”,有学者认为这就是台湾 。三国时代,台湾又被称之为“夷州” 。
因为战乱,造成了大量人口死亡 。其中吴国只有区区230万人 。为了掠夺人口,公元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水师渡海到夷州 。由于水土不服,数千将士染上瘟疫病亡,他们返回大陆时,带走了数千土著 。这是大陆政权第一次对台湾的大规模行动 。
为什么后人能确定夷州就是今日的台湾呢?因为丹阳太守沈莹写的《临海水土异物志》(大约成书于264—280年)中明确记载:“夷州在临海(浙江宁海、天台一带)东南,去郡两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众山夷所居 。”
到了隋代,中原称台湾为“流求” 。隋炀帝为了实现“海上远略”,曾经三次派人去当时的台湾 。


大业元年(605年),“海师何蛮等言,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 。”(《隋书?流求传》)这个岛屿,就是流求 。此流求非彼琉球(今日本冲绳) 。根据何蛮的描述,站在大陆上,可以望到对岸 。台湾距离大陆很近,天晴时从福建沿海是可以望到的,琉球则不行 。这说明隋代的流求就是今日的台湾 。
两年后,隋炀帝命羽骑尉朱宽入海寻访 。到达流求后,因为不通晓当地人的语言,仅仅带回一名土著人 。第二年,隋炀帝又派朱宽前往,这次又碰了壁 。
恼火的隋炀帝决定武力征讨 。610年,大将陈棱、张镇州率东阳(今浙江金华、永康一带)兵一万多人,从义安出海(今广东潮州),经过澎湖,到达了流求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流求人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贸易 。(《隋书?陈棱传》)”可见,至少隋代起,大陆与台湾就有了相对频繁的商业往来 。
起初,登岛的陈棱打算招抚流求王的,结果遭到了强烈反对,双方索性兵戎相见 。“棱击走之,送至其都,频战皆败,焚其宫室,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 。《隋书?流求国》” 。没有在此地留下驻军和行政机构 。
台湾地形图


到了宋代,有一批汉人百姓前往台湾生活 。凡是前往台湾东南部的船,必须经过澎湖,加上不断有汉人移居,从乾道七年(1171年)起,泉州知府汪大猷为保护当地汉人不受海盗劫掠,正式在此驻军,这意味着澎湖被纳入版图 。到了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赵汝适更是明确指出“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 。
到了元朝,统治者又设立了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 。巡检司出现在五代时期,是隶属县衙的基层组织 。巡检等级不高,只有九品,相当于乡派出所所长 。
元朝灭亡后,代之而起的明朝保留了澎湖巡检司,治理澎湖 。


明朝立国之初,东南沿海就面临着倭寇势力的侵扰 。台澎地区民众更是苦不堪言 。洪武五年(1372年),汤和上奏,迁台澎岛民于近海安置,朱元璋不许 。
为消除倭患,朱元璋派出使臣敦促日方解决问题,正值日本国内战乱,所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 。
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命汤和整饬海防 。得到命令后,汤和用3年时间,在沿海招募了58000名兵,构筑了59座卫所,但倭寇依然肆虐 。洪武二十年(1387年),无奈的朱元璋宣布废除澎湖巡检司,将当地居民迁走 。
郑和下西洋期间,郑和曾率水师进驻台湾(当时叫“小琉球”),赐铜铃于当地部族首领 。从此,大陆与台湾的接触更为密切,越来越多的大陆人前往定居 。随着日本、荷兰等国海上势力的侵扰,一段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台湾保卫史开始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